首页 > 植物 > 常绿植物 > 易武柯

易武柯

编辑:雷童发布时间:2021-02-05 10:14:25

易武柯,Lithocarpusfarinulentus,为壳斗科柯属乔木,产云南南部(易武、勐海)。生于海拔约1000米以下山地常绿阔叶林中。?

拉丁名
Lfarinulentus(Hance)A.Camus
别名
小箱椆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山毛榉目
壳斗科
易武柯
柯属
类型
常绿针叶乔木类

与易武柯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乔木,高6-12米,枝、叶无毛,干后淡茶褐色,略油润。叶薄革质,略硬,宽卵形或椭圆形,长8-15厘米,宽3-7厘米,顶端钝或短渐尖,基部宽楔形,沿叶柄下延,全缘,中脉在叶面明显凸起,侧脉每边8-11条,至叶缘附近急弯向上而隐没,支脉不明显或极纤细,叶背带苍灰色,有紧贴的细片状蜡鳞层,稍油润;叶柄长约1厘米。雌花序长8-22厘米,顶部常着生少数雄花,花序轴粗1.5-2.5毫米,无毛或被粉末状细毛;雌花3或2朵一簇,或位于花序下部的为单朵散生,花或花簇的基部有长1-3毫米的垫状花柄,花柱3枚,长不及1毫米,彼此靠合,劲直,果序长达20厘米,果序轴粗3-4毫米;壳斗浅碟状,高3-5毫米,宽8-10毫米,包着坚果基部,壳斗柄长3-4毫米,粗与长相等,小苞片细三角形,几与壳壁愈合,下部常连生成6-8个圆环,但顶端钻尖部分仍可见;坚果宽圆锥形,高7-10毫米,宽7-12毫米,顶端尖,无毛,栗褐色,果脐深0.5-1毫米,口径4-6毫米。花期8-10月,果次年10-11月成熟。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约1000米以下山地常绿阔叶林中。

分布范围

产自云南南部(易武、勐海)。

参考文献

Lithocarpusfarinulentus(Hance)A.CamusinRiv.Sci.18:40.1932etChenes3:988.1954,Atlaspl.470,f.1-14.1947.——QuercusfarinulentaHanceinJourn.Bot.13n.s.4:365.1875.——Pasaniafarinulenta(Hance)Hick.etA.CamusinAnn.Sci.Nat.Bot.10.ser.3:392.1921.——LithocarpusiwuensisHuangetY.T.Chang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1:80.1982,nom.tantum.——L.cambodiensisauct.nonA.Camus:HuangetY.T.ChanginGuihaia8(1):19.1988.

本种提示

本种的雌花及壳斗都有明显的柄,但壳斗和坚果均细小,是有柄种类中最小的,在同一植株上全为单花散生的雌花序,也有3或2朵一簇的花序,这现象与硬壳柯一样,说明单花与花簇之间有过渡,还有一些种,如绵柯、大叶柯、缅宁柯等,在同一雌花序上,位于下部的有时为单朵,位于上部的则为花簇。

相关植物
  • 美洲栗

    形态特征美洲栗是落叶乔木,稀灌木,树高18-24米,最高达30米;树冠幅径达3米。树皮纵裂,无顶芽,冬芽为3-4片芽鳞包被;叶互生,叶缘有锐裂齿,羽状侧脉直达齿尖,齿尖常呈芒状;托叶对生,早落。花单性同株或为混合花序,则雄花位于花序轴的上部,雌花位于下部;穗状花

  • 板栗

    形态特征板栗是壳斗科(山毛榉科)栗属中的乔木或灌木总称,约有7-9种。我国一般分为2种:野生板栗和杂交改良板栗。我国普遍种植的是杂交培养后的改良品种,因个大、味甜、抗病性强被我国广泛种植。板栗原生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大部分板栗树高20~40米,为落叶乔木,只有少数是灌木。各种板

  • 毛果柯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25米,胸径50厘米;二年生枝有皮孔,枝、叶无毛。叶厚纸质,倒披针形,有时兼有长椭圆形,长8-18厘米,宽2-4厘米,顶部钝或近于圆,很少急尖,基部楔尖,沿叶柄下延,中脉在叶面稍凸起或近于平坦,侧脉每边9-14条,有时在叶面微凹陷,互不连接,支脉不显,全缘,

  • 圆锥柯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15米,胸径约15厘米,树皮不开裂,暗灰色,芽鳞被毛,当年生枝、花序轴及嫩叶背面沿中脉均被毛,三年生枝黑褐色,皮孔多但细小。叶硬纸质,长椭圆形或兼有倒卵状长椭圆形,长6~15厘米,宽2.5~5厘米,顶部短突尖或尾状,基部楔尖,全缘,中脉在叶面至少下半段稍凸起

  • 美苞柯

    形态特征植株乔木,高约15米,当年生嫩枝暗紫褐色,有明显的纵沟棱,芽鳞被毛。叶叶披针形,或兼有倒披针形,长8-15厘米,宽2.5-5厘米,顶部短至长渐尖,基部短楔尖或宽楔形,硬纸质,全缘,中脉在两面稍凸起,侧脉每边15-16条,甚纤细

  • 南川柯

    形态特征叶片略厚的脆纸质,倒卵状椭圆形或倒披针形,常兼有椭圆形的叶,长12-30厘米,宽4-10厘米,稀较小,全缘,顶部突狭的短或长尾状,中脉在叶面凸起,侧脉每边14-22条,稀较小,支脉多且明显,彼此近于平行,在叶面(至少是侧脉)明显凹陷,新生嫩叶背面沿中脉两侧被长柔毛,毛

  • 向阳柯

    形态特征树高2~5米,新生枝顶部被灰色微柔毛,小枝干后暗褐黑色,有甚多灰色小皮孔。叶近革质,卵形或椭圆形,长8~15厘米,宽3.5~6厘米,顶部长尖或尾状,基部急尖,全缘,中脉在叶面稍凸起,但中央细裂沟状,侧脉8~12条,在叶缘附近常分枝且上下连结,在叶面稍凹陷,嫩叶背面被红

  • 闭壳柯

    形态特征乔木,高10-15米,枝、叶无毛。叶纸质,椭圆形或有时为倒卵状椭圆形,长18-25厘米,宽6-8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沿叶柄下延,全缘,中脉在叶面近于平坦,侧脉每边10-12条,支脉颇明显,两面同色或叶背稍带苍灰色;叶柄长2-3厘米。雌花每3很少5朵一簇,果序长达

  • 永福柯

    形态特征永福柯为壳斗科、柯属乔木,高16米,胸径约30厘米,树皮纵浅裂,芽鳞、嫩枝及花序轴均被稀疏、松散的灰色腊鳞,芽鳞半圆形或卵形。叶薄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7-13厘米,宽2-4厘米,顶部渐尖,基部楔形或急尖,全缘,中脉在叶面凸起,侧脉每边10-14条,在叶面微凹陷

  • 齿叶柯

    形态特征乔木,胸乔达70厘米,一年生枝苍灰色,皮孔多,枝、叶均无毛。叶纸质至薄革质,倒卵状长圆形,常兼有长椭圆形的叶,长12-15厘米,宽5-7厘米,顶部突尖或短渐尖,基部短尖或渐狭尖,沿叶柄下延,叶缘在近顶部有少数钝裂齿,或兼有全缘,中脉在叶面近于平坦,侧脉每边12-2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