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常绿植物 > 思茅松

思茅松

编辑:程蕾萍发布时间:2021-02-05 10:16:19

思茅松(Pinuskesiyavar.langbianensis)是松科松属常绿乔木,为卡西亚松的地理变种?。树皮较薄,褐色,裂成龟甲状薄片剥落。枝条每年生长2至数轮,树冠广圆形。针叶3针一束,长10~22厘米,径1毫米以内,细柔,边缘有细齿,树脂道3~6,边生。球果成熟后宿存树上多年不落,卵圆形,长5~6厘米,径3.5厘米,基部稍偏斜,鳞盾斜方形,稍肥厚隆起,或显著降起呈锥状,横脊显著,间或有纵脊,鳞脐小,稍突起,有短刺,种子椭圆形,长5~6毫米,连翅长1.7~2厘米。极喜光,深根性,喜高温湿润环

拉丁名
Pinus kesiya Royle ex Gordon var. langbianensis (A
别名
香榧、野榧、羊角榧、榧子
裸子植物门
松杉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松杉目
松科
晚松
亚科
松亚科
榧树族
松属
类型
常绿针叶乔木类

与思茅松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30米,胸径60厘米;树冠广圆形;树皮褐色,裂成龟甲状薄块片脱落;枝条一年生长两轮或多轮;一年生枝淡褐色或淡褐黄色,有光泽,二、三年生枝上叶之基部的苞片逐渐脱落;芽红褐色,圆锥状,先端尖,稍有树脂,芽鳞披针形,边缘白色丝状,外部的芽鳞稍反卷。针叶3针一束,细长柔软,长10~22厘米,径0.7~1毫米,先端细有长尖头,叶鞘长1~2厘米;横切面三角形,二型皮下层细胞,第一层连续,第二层断续,稀出现个别的第三层细胞,树脂道3~6个,边生。雄球花矩圆筒形,长2~2.5厘米,在新枝基部聚生成短丛状。球果卵圆形,基部稍偏斜,长5~6厘米,径约3.5厘米,通常单生或2个聚生,宿存树上数年不脱落;中部种鳞近窄矩圆形,先端厚而钝,长2.5~3厘米,宽1~l.5厘米,鳞盾斜方形,稍肥厚隆起,或显著隆起呈圆锥形,横脊显著,间或有纵脊,鳞脐小,椭圆形,稍凸起,顶端常有向后紧贴的短刺;种子椭圆形,黑褐色,稍扁,长5~6毫米,径3~4毫米。

生长习性

思茅松为喜光树种,深根性,喜高温湿润环境,不耐寒冷,不耐干旱瘠薄土壤。适生地区为云南南部南业热带与热带地区,年平均温度17~22℃,年降水量1500mm以上,相对湿度80%以上,海拔600~1700m的宽谷、盆地周围低山、丘陵及河流两岸山地。云南中部、四川西昌地区在同海拔地区引种,生长良好。适宜立地条件为土层深厚的山地红壤、砖红壤化红壤、幼年红壤。

分布范围

中国分布:产于云南南部麻栗坡、思茅、普洱、景东及西部潞西等地。中国以外分布:越南中部、北部及老挝。

栽培管理

思茅松砧木培育每年12月下旬至一月在选定的采种母树上采种,经种子脱粒、浸种处理后,到播种季节即可播种。播种在每年的3月10~25日进行,播种前种子使用0.3%~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消毒10~20min,消毒后用清水清洗2~3次。然后用30~50℃温水浸种24h(种水比例为1:3以上,12h后除去杂质,更换一次水),稍晾干即可播种。采用营养袋播种,每个营养袋2~3粒。待思茅松苗生长100天左右,苗高达15~20cm,地径达0.2~0.3cm时即可上山定植。定植前需对砧木定植地整地、挖塘,定植塘规格为40cm×40cm×40cm,株行距为5m×5m或5m×6m。将苗木放入定植塘内,撕去营养袋,扶正苗木,填入细土,踩紧,再覆盖松土即可。思茅松嫁接时间当砧木定植10~12个月后,苗高达0.7~1.3m,地径达1.5~2.0cm时,可进行第一次苗木嫁接。一般在每年的5~6月或11~12月嫁接,以11~12月最佳。思茅松主要技术措施思茅松嫁接采用髓心形成层对接法进行嫁接。嫁接时穗条的接面要与砧木切面对齐,使形成层相互紧密接合,然后压紧穗条,用宽2~3cm、长40~50cm的塑料薄膜绑带进行绑扎,在穗条顶芽套上保湿袋,扎紧。思茅松嫁接后的管理50~60天后,摘除塑料袋,松开嫁接绑扎带和抹除砧木萌芽,接穗生长至15~20cm时,从接口以上约2cm处切除砧木的上部,促进接穗生长。待接穗针叶完全展开能独立生活时,除去上部砧木的顶端优势及部分侧枝,及时抹除砧木萌芽,减少养分和水分的消耗。为了不让杂草、灌丛与植株争夺养分而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分布在每年的6~7月和10~12月对嫁接苗木林地进行抚育管理。

病虫防治

已知危害思茅松人工林的虫害有37种,其中危害较大、易大规模爆发的有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rubellaHampson)、松实小卷蛾(Retiniacristata)、云南松毛虫(Dendrolimushoui)、思茅松毛虫(D.kikuchii)、广西新松叶蜂(Neodiprionguangxiicus)、南华松叶蜂(Diprionnanhuaensis)、云南松镰象(Drepanoderusleucofasciatus)、松大蚜(Cinarapintabulaeformis)、牡荆叶甲(Pholasp.)等9种。其中微红梢斑螟、松实小卷蛾主要危害幼树主梢及侧枝,其余7种为食叶害虫。思茅松病虫害持续控制技术主要从提高林分本身的抗虫能力及有效降低虫口密度两方面着手进行。采取选择抗虫种源(家系)、营建针阔混交林、进行封山育林和及间伐抚育等措施,以增强思茅松人工林抵御害虫危害的抗性。对思茅松人工林小面积受害林分,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综合治理措施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以达到持续控制思茅松人工林害虫,保证思茅松人工林优质、速生、丰产地持续发展。

经济价值

思茅松树干端直不扭曲,材质优于云南松,供建筑、枕木,矿柱等用,树干可采松脂,树皮可提取烤胶,是云南重要的用材、产脂和林化工原料树种,具有速生、优质、高产脂及生态适应性强等特点。云南省思茅松立木蓄积量9306万立方米,松香年蓄积量为11.5万。云南云景林业开发有限公司从1998年开始大面积营造思茅松,其林木长势良好,据测定:6年生思茅松平均树高达8m以上,平均胸径9cm以上,每亩木材蓄积量达5m3。就商品价值而言,生产松脂的价值要远远高于木材。用思茅松高产脂优树种苗培育出的子代林比一般的思茅松林产脂量高1~3倍,10~12年就可以陆续采脂,能连续采割10年,每株林木年均产松脂6kg左右。

相关植物
  • 笔直石松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晚松

    形态特征晚松具有很强的萌蘖能力,无论平茬、伐倒或火烧后,都能从根或枝干萌生出新枝,且生长较快,年均高生长约1m,伐蔸萌芽枝条数少则十几根多则超过100根,生长环境晚松具有松类树种的速生、适应性强、抗污染等优良特性,在粘土、矿渣土、石砾土上生长良

  • 长白松

    形态特征长白松是乔木,高20-30米,径25-40厘米,稀达1米;树干通直平滑,基部稍粗糙,棕褐色带黄,龟裂,下中部以上树皮棕黄色至金黄色,裂成鳞状薄片剥落;冬芽卵圆形,芽鳞红褐色,有树脂;一年生枝淡褐色或淡黄褐色,无白粉,二至三年生枝淡灰褐色或灰褐色。针叶2枚

  • 伸筋草

    形态特征长叶牛尾莱多年生草本,攀援状。茎细长,有纵条,无皮刺。叶互生;卵形,长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6~9厘米,宽2.8-6.5厘米,先端渐尖或突尖,基部楔形或近圆,两面光滑无毛;叶柄基部具卷须2根。花单性,异株;花序伞形;腋生;花被6片,离生,向外反折;雄花有雄蕊6,较花

  • 黄山松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30米,胸径80厘米;树皮深灰褐色,裂成不规则鳞状厚块片或薄片;枝平展,老树树冠平顶;一年生枝淡黄褐色或暗红褐色,无毛,不被白粉;冬芽深褐色,卵圆形或长卵圆形,顶端尖,微有树脂,芽鳞先端尖,边缘薄有细缺裂。针叶2针一束,稍硬直,长5-13厘米,

  • 毛枝垂穗石松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香港、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生于海拔100-1800米的林下、林缘及灌丛下荫处或岩石上。国外分布:亚洲其他热带地区有亚热带地区、大洋洲、中南美洲有分布。形态特征暂无

  • 赤松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5米;树皮桔红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片状块片脱落,树干上部树皮红褐色;枝平展形成伞状树冠;一年生枝淡黄色或红黄色,微被白粉,无毛;冬芽矩圆状卵圆形,暗红褐色,微具树脂,芽鳞条状披针形,先端微反卷,边缘丝状。针叶2针一束,长5-12厘米,径约1毫

  • 香脂冷杉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平均树高18m,胸径达0.45m。木材浅白至浅褐色,无明显气味,木理通直,木肌粗或疏。生长轮明显,早晚材移行渐进。不具树脂沟,具伤愈树脂沟。交叉区壁孔杉木型,小,大小均匀;纵向薄壁细胞稀疏或缺少;木质线单列,高1-30个细胞,全由木质线薄壁细胞

  • 白皮松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30米,胸径可达3米;有明显的主干,或从树干近基部分成数干;枝较细长,斜展,形成宽塔形至伞形树冠;幼树树皮光滑,灰绿色,长大后树皮成不规则的薄块片脱落,露出淡黄绿色的新皮,老则树皮呈淡褐灰色或灰白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状块片脱落,脱落后近光滑,露出粉白色的内皮,

  • 华北落叶松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30米,胸径1米;树皮暗灰褐色,不规则纵裂,成小块片脱落;枝平展,具不规则细齿;苞鳞暗紫色,近带状矩圆形,长0.8-l.2厘米,基部宽,中上部微窄,先端圆截形,中肋延长成尾状尖头,仅球果基部苞鳞的先端露出;种子斜倒卵状椭圆形,灰白色,具不规则的褐色斑纹,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