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罗汉松
台湾罗汉松学名PodocarpusnakaiiHay
- 拉丁名
- Phoenix dactylifera L
- 别名
- 冲天柏、干柏杉、滇柏
- 门
-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初生目 Principes
- 科
- 棕榈科 Palmae
- 种
- 圆柏
- 亚科
- 贝叶棕亚科 Coryphoideae
- 族
- 刺葵族 PHOENICEAE
- 属
- 刺葵属 Phoenix
- 类型
- 常绿针叶乔木类
与台湾罗汉松相似植物
台湾罗汉松
学名:PodocarpusnakaiiHayata
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
松杉纲Coniferopsida
罗汉松目Podocarpales
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
罗汉松属Podocarpus
形态特征:
乔木,胸径可达60厘米;树皮淡灰色。叶条状披针形、条形或披针形,革质,长5-9厘米,宽8-12毫米,直或微弯,边缘稍薄,上部微渐窄,先端钝尖或锐尖,基部窄狭,上面光绿色,中脉隆起,下面淡绿色,微被白粉,中脉稍凸起或微平,叶柄短,长达5毫米。种子单生叶腋,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先端窄尖,长约1.2厘米,径约8毫米,肉质种托倒圆锥状椭圆形,有两条不明显的纵槽,长5-8毫米,种梗长约5毫米。
产地分布:
为我国台湾特有树种,分布于中部及北部,散生于阔叶树林中。模式标本采自台湾。
本种提示:
本种极似罗汉松P.macrophyllus(Thunb.)D.Don,早田文藏(Hayata)发表本种时认为种子先端狭窄有尖头而不同于罗汉松。我们所见台湾标本(T.Suzuki19678K.Hisauti127),种子先端并无明显的狭长尖头,但因所见台湾标本不多,暂延用早田文藏的种名,有待进一步研究。
植物图片:
-
冠毛榕
产地分布分布于印度(北部至东北部)、缅甸北部及越南(北部至中部)。形态特征灌木,小枝纤细,节短,幼嫩部分被糙毛,后近于无毛。叶纸质,倒卵状椭圆形至倒披针形,长6-10厘米,宽2-3厘米,先端急尖至渐尖,基部楔形,微钝,全缘,表面粗糙,具瘤体,背
-
毛缘薹草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马蹄荷
种名:马蹄荷学名:Exbucklandiapopulnea别名:白克木、解阳树科:金缕梅科属:马蹄荷属产地分布:产中国西藏、云南、贵州、广西,缅甸、泰国、印度也有。形态特征:高达20m,小枝被柔毛
-
宽穗赖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具下伸根茎。秆单生,基部具枯褐色纤维状叶鞘,高70-100厘米,具3-4节,光滑无毛或于花序下密被贴生细毛。叶鞘光滑无毛;叶舌膜质,截平,长约1毫米,被细毛;叶片长5-15厘米,宽5-8毫米,扁平或内卷,上面密被白色长柔毛,下面密被短毛。穗状花序直立,密集成椭圆
-
余蝴蝶
特征余蝴蝶叶长25~35cm边叶宽1cm,中心叶细0.6cm,叶姿斜垂,半成苗直立性较强,且叶梢,偶有叶中承内扣状,老叶端幅弯垂,叶脉较平,叶沟较浅,新叶叶缘内卷,老叶叶缘呈背卷状。叶色黄绿,叶缘锯齿细密脉偏离叶中,叶质软,糯润。叶背中脉两侧有多条细脉达梢。新叶有亮光,叶梢尖
-
双柏复叶耳蕨
双柏复叶耳蕨学名ArachniodesshuangbaiensisChing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蕨纲Filicopsida薄囊蕨亚纲Leptosporangiatidae真蕨目Eufilicales鳞毛蕨科Dr
-
蔺草
生物分类学名:Schoenoplectustrigueter(L.)Palla科别:莎草科(Cyperaceae),莎草属。俗名:茳芏、茳肚、席草、大甲蔺、苑里蔺、三角蔺草、石草、咸草、江蘺子、蓝草、七岛蔺、灯心草、三角葱,英名MatRush。
-
南京玄参
基本信息学名ScrophularianankinensisTsoo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玄参科S
-
勇将丸
形态特征勇将丸为球状或扁球状。棱数少,棱脊圆,刺座之间有横沟或颜色和球体不同的色带,刺长短不一。喜阳光,花顶生,花托简附很大的鳞片,但无毛和刺。勇将丸花开粉红色和白色,黄色花比较稀少。繁殖方法开花的时候植株至少有一半的球体要接受一天的强光照射,
-
橡皮树
形态特征大乔木,高可达30米,有丰富乳汁。指状复叶具小叶3片;叶柄长达15厘米,顶端有2(3-4)枚腺体;小叶椭圆形,长10-25厘米,宽4-10厘米,顶端短尖至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侧脉10-16对,网脉明显;小叶柄长1-2厘米。花序腋生,圆锥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