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多年生植物 > 龙柏

龙柏

编辑:霍宝权发布时间:2021-02-05 11:12:54

龙柏(拉丁学名:Sabinachinensis(L.)Ant.cv.Kaizuca),又名刺柏、红心柏、珍珠柏等,是圆柏(桧树)的栽培变种,龙柏长到一定高度,枝条螺旋盘曲向上生长,好像盘龙姿态,故名“龙柏”。柏科圆柏属乔木,高达21米,胸径达3.5米;树皮深灰色,纵裂,成条片开裂;幼树的枝条通常斜上伸展,形成尖塔形树冠,老则下部大枝平展,形成广圆形的树冠,树皮灰褐色,纵裂,裂成不规则的薄片脱落;小枝通常直或稍成弧状弯曲,生鳞叶的小枝近圆柱形或近四棱形。常用于园林绿化,如街道绿化、小区绿化、公路绿

拉丁名
Sabina chinensis (L.) Ant. cv. Kaizuca
别名
龙爪柏、爬地龙柏、匍地龙柏
裸子植物门
松柏纲
亚纲
金缕梅亚纲
松柏目
柏科
圆柏
亚科
圆柏亚科
金缕梅族
圆柏属
类型
常绿针叶乔木类

与龙柏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龙柏是圆柏的人工栽培变种。树冠圆柱状或柱状塔形;枝条向上直展,常有扭转上升之势,小枝密、在枝端成几相等长之密簇;鳞叶排列紧密,幼嫩时淡黄绿色,后呈翠绿色;球果蓝色,微被白粉。

高可达8米,树干挺直,树形呈狭圆柱形,小枝扭曲上伸,故而得名。小枝密集,叶密生,全为鳞叶,幼叶淡黄绿色,老后为翠绿色。球果蓝绿色,果面略具白粉。龙柏树形除自然生长成圆锥形外,也有的将其攀揉盘扎成龙、马、狮、象等动物形象,也有的修剪成圆球形、鼓形、半球形,单值或列杆、群植于庭园,更有的栽址成绿篱,经整形修剪成平直的圆脊形,可表现其低矮、丰满、细致、精细。龙柏侧枝扭曲螺旋状抱干而生,别具一格,观赏价值很高,中国各地广为栽培。

(原种)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3.5米;树皮深灰色,纵裂,成条片开裂;幼树的枝条通常斜上伸展,形成尖塔形树冠,老则下部大枝平展,形成广圆形的树冠;树皮灰褐色,纵裂,裂成不规则的薄片脱落;小枝通常直或稍成弧状弯曲,生鳞叶的小枝近圆柱形或近四棱形,径1-1.2毫米。叶二型,即刺叶及鳞叶;刺叶生于幼树之上,老龄树则全为鳞叶,壮龄树兼有刺叶与鳞叶;生于一年生小枝的一回分枝的鳞叶三叶轮生,直伸而紧密,近披针形,先端微渐尖,长2.5-5毫米,背面近中部有椭圆形微凹的腺体;刺叶三叶交互轮生,斜展,疏松,披针形,先端渐尖,长6-12毫米,上面微凹,有两条白粉带。雌雄异株,稀同株,雄球花黄色,椭圆形,长2.5-3.5毫米,雄蕊5-7对,常有3-4花药。球果近圆球形,径6-8毫米,两年成熟,熟时暗褐色,被白粉或白粉脱落,有1-4粒种子;种子卵圆形,扁,顶端钝,有棱脊及少数树脂槽;子叶2枚,出土,条形,长1.3-1.5厘米,宽约1毫米,先端锐尖,下面有两条白色气孔带,上面则不明显。

(注:龙柏图册网址)

生长环境

喜阳,稍耐阴。喜温暖、湿润环境,抗寒。抗干旱,忌积水,排水不良时易产生落叶或生长不良。适生于干燥、肥沃、深厚的土壤,对土壤酸碱度适应性强,较耐盐碱。对氧化硫和氯抗性强,但对烟尘的抗性较差。

分布范围

龙柏产于中国内蒙古乌拉山、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河南、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湖北西部、湖南、贵州、广东、广西北部及云南等地。生于中性土、钙质土及微酸性土上,各地亦多栽培,西藏也有栽培。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嫁接

嫁接常用2年生(1年生壮苗亦可)侧柏或圆柏作砧木,接穗选择生长健壮的母树侧枝顶梢,长10-15厘米。露地嫁接于3月上旬进行,室内嫁接则可提前至1-2月,但接后须假植保暖,3月中下旬再移栽圃地,嫁接方法采用腹接,接穗剪去下半部之鳞叶,腹接于砧木根颈部,砧木枝叶全部保留,接后壅土近接穗部或用塑料薄膜覆盖于床面,使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成活后可施薄肥,并修去砧木顶梢,第二年春将砧木上部齐接口剪除。

扦插

扦插繁殖有硬枝(休眠枝)和半熟枝扦插两种。休眠枝扦插又有春插和初冬插之分。春插于2月下旬至3月中旬进行,初冬插于11月上中旬进行。插后用薄膜覆盖,保温、保湿,可促进愈合和提早生根。半熟枝扦插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进行。插穗选用侧枝顶梢,长15厘米左右,剪除下部小枝及鳞叶,插入土中5-6厘米,株行距可采用5厘米×12厘米,插后掀实,充分浇水,搭棚遮荫,以后经常喷水,保持苗床湿润,冬季干燥时在中午亦须喷水。扦插初期忌阳光直射,需全日庇荫,待愈合后早晚逐渐增加光照,龙柏发根慢,一般需6-8个月左右,根数少,宜留床1年,第三年春移栽。在培养期需立引杆,注意修剪、摘心、扎枝,使苗木长得挺直、紧密,若培养龙柏球,可去顶摘心,一年行3-4次,逐步养成,龙柏移植在2月中旬至3月下旬或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进行,带泥球移植。

栽培技术

柏苗管理

大棚内气温在14至20℃,湿度在50至70%较为理想。栽好柏苗的大畦内要建小拱棚,也叫棚内棚。以竹子为骨架,罩上无滴膜四周压住膜,这样可明显提高幼苗生长环境温湿度,对成活十分有利。嫁接后砧木要分次修剪,苗子植好后,先浇水,第一次剪砧木要剪去砧木总高三分之一(从嫁接处至梢顶),第二次剪去已留高度的一半,这时龙柏已成活,新梢长到3至5厘米,第三次龙柏新梢长到12至16厘米,在嫁接处上留0.8至1厘米,剪掉上部,时间大约在嫁接后45天左右。再生长一段时间后为增加光照可将小拱棚撤掉,及时清除杂草。

注意事项:

在接穗紧张时可将长条枝剪成两段用。

嫁接时,砧木过粗,接穗细时,可将接穗一边靠对准形成层绑好即可。

假植后,浇第一次水,千万不能采用撒水和喷水,这是以往成活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砧木三段剪也叫三次剪,是提高成活率的有效措施,不能随意更改。

保证大棚的光照和温湿度,晴天上午太阳出来拉苫,下午太阳落前落苫,雪天不要落苫,便于积雪清理。

提高温湿度可用双层棚门,一层是原有的,二层是用苫或棉被制成。

整形修剪

一、圆柱形:龙柏主干明显,主枝数目多,若主枝出自主干上同一部位,必须剪除一个,每轮只留一个主枝。主枝间一般间隔20-30cm,并且错落分布,各主枝要短截并剪成下长上短,剪口落在向上生长的小侧枝上,以确保优美树形。主枝间瘦弱枝及早疏除以利透光,各主枝的短截工作,在生长期内每当新枝长到10-15cm时依旧短截,全年剪2-8次,以抑制枝梢的徒长,各主枝修剪时应从下至上,逐渐缩短,以促进圆柱形的形成。注意控制主干顶端竞争枝,以免造成分杈树形。对大枝的修剪主要在休眠期进行,以免树液外流。

二、飞跃形:一般均匀保留少量主枝、侧枝,并让其突出生长,其余的主、侧枝一律短截。全树新梢在生长期进行6-8次类似短截的去梢修剪,并使突出树冠的主、侧枝长度保持在树冠直径的11.5倍,以形成巨龙飞跃出树冠的姿势。

三、人工式整形:龙柏树形除自然生长成塔形外,常根据设计意图,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形体,但应注意树木的形体要与四周园景谐调,线条不宜过于繁琐,以轮廓鲜明简练为佳。整形的具体做法视修剪者的技术而定,也常借助于棕绳或铅丝,事先作成轮廓样式进行整形修剪。将其攀揉盘扎成龙、马、狮、鹿、象等动物形象。

肥水管理

龙柏喜欢大肥大水,栽植成活后,结合灌溉,第一年追肥2至3次,每次每亩追施尿素15kg,入秋后停止施肥。第二年早春,结合浇灌返青水,条沟式追施一次含氮量稍高的复合肥,每亩40kg。因龙柏根系浅且水平根多,应随开沟随施肥随埋土,尽量避免伤根。夏季再追施2至3次尿素,每次每亩25kg。

病虫害防治

龙柏病害发生较少,常见的除上述梨赤星病以外,扦插苗床基质不干净或重复使用时,易发生紫纹羽病,可根据前述方法防治。虫害常见的有布袋蛾,应在6月上旬幼虫尚未扩散时喷布1000倍98%晶体敌百虫以治之。

龙柏易发生红蜘蛛、立枯病、枯枝病等病虫害,要注意经常观察,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防治红蜘蛛可交替喷施20%螨克乳油3000倍液,1.8%齐螨素乳油5000倍液,或15%达嗪酮乳油3000倍液;立枯病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至800倍液浇灌;防治枯枝病可喷施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主要价值

龙柏树形优美,枝叶碧绿青翠,公园篱笆绿化首选苗木,多被种植于庭园作美化用途。应用于公园、庭园、绿墙和高速公路中央隔离带。龙柏移栽成活率高,恢复速度快,是园林绿化中使用最多的灌木,其本身清脆油亮,生长健康旺盛,观赏价值高。

相关植物
  • 北美乔柏

    形态特征大乔木,在原产地高达70米,胸径2米;树皮棕红褐色,不规则条状浅裂;大枝平展,枝稍下垂。生鳞叶的小枝排成平面,分枝多,扁平,上面的鳞叶绿色,下面的微有白粉,鳞叶长1-3毫米,先端急尖,延伸成一长尖头,中央之叶的尖头下方有很小的圆形隆起的透明腺点,有时腺点不明显,两侧之

  • 日本扁柏

    形态特征乔木,在原产地高达40米;树冠尖塔形;树皮红褐色,光滑,裂成薄片脱落;生鳞叶的小枝条扁平,排成一平面。鳞叶肥厚,先端钝,小枝上面中央之叶露出部分近方形,长1-1.5毫米,绿色,背部具纵脊,通常无腺点,侧面之叶对折呈倒卵状菱形,长约3毫米,小枝下面之叶微被白粉。雄球花椭

  • 粉柏

    形态特征灌木,高1-3米,或成匍匐状,或为乔木,高5-10余米,稀高达16米或更高,胸径可达1米;树皮褐灰色;枝条斜伸或平展,枝皮暗褐色或微带紫色或黄色,裂成不规则薄片脱落;小枝直或弧状弯曲,下垂或伸展。叶全为刺形,三叶交叉轮生,披针形或窄披针形,基部下延生长,通常斜伸或平展

  • 台湾杉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60米,胸径3米;枝平展,树冠广圆形。大树之叶钻形、腹背隆起,背脊和先端向内弯曲,长3-5毫米,两侧宽2-2.5毫米,腹面宽1-1.5毫米,稀长至9毫米,宽4.5毫米,四面均有气孔线,下面每边8-10条,上面每边8-9条;幼树及萌生枝上之叶的两侧扁的四棱钻形

  • 香柏

    形态特征该变种与垂枝香柏的区别在于它为匍匐灌木或灌木,枝条直伸或斜展,枝梢常向下俯垂,若成乔木则枝条不下垂。该变种的叶形、叶的长短、宽窄、排列方式及其紧密程度,叶背棱脊明显或微明显,基部或中下部有无腺点或腺槽,均有一定的变异。而以叶为刺形、三叶交叉轮生、背脊明显,生叶小枝呈六

  • 侧柏叶

    生理特性本品多分枝,小枝扁平。叶细小鳞片状,交互对生,贴伏于枝上,深绿色或黄绿色。质脆,易折断。气清香,味苦涩、微辛。产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枝梢和叶。炮制方法

  • 金星桧

    产地分布北京以南均有栽培。形态特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冠近球形或塔形,枝密生,多为鳞叶,绿叶丛中杂有金黄色枝叶。生长习惯耐修剪,适应性强。繁殖培育扦插繁殖。园林用途

  • 金线日本花柏

    产地分布原产日本。形态特征长绿针叶乔木的矮型黄叶品种,高仅4-5m,广圆锥形。树皮坚硬,红棕色,有纵纹,树皮呈细条状剥落,枝条纤细而长,呈金黄色。生长习惯喜光,耐寒,喜湿润而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繁

  • 蓝冰柏

    形态特征形态特征垂直、整洁且紧凑,整体呈圆形。适宜温度-25至35度,叶色霜蓝色,适用于隔离树墙、绿化背景或树木样本。蓝冰柏树姿优美,可孤植或丛植,是欧美传统的彩叶观赏树种,常绿,极端耐寒。生长环境常绿树种,耐酸碱度强。极度耐寒,耐高温,能适应

  • 高山柏

    产地分布产于西藏、云南、贵州、四川、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安徽黄山、福建及台湾等省区。缅甸北部也有分布。形态特征1、灌木,高1~3m,或匍匐状;或为小乔木,高5~10m;稀达16m或更高,胸径1m;树皮褐灰色。小枝直或弧状弯曲,下垂或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