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石楠
蔷薇科石楠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中国西南贵州等。常绿乔木类,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抗寒力不强,喜光也耐荫,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湿润的砂质土壤最为适宜,萌芽力强,耐修剪,对烟尘和有毒气体有一定的抗性。
- 拉丁名
- Photinia esquirolii (Lévl.) Rehd.
- 别名
- 扇骨木,光凿树,红檬子,石斑木,山官木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蔷薇目
- 科
- 蔷薇科
- 种
- 黔南石楠
- 亚科
- 苹果亚科
- 族
- 印加树族
- 属
- 石楠属
- 类型
- 常绿阔叶乔木类
与黔南石楠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高达12米,株形紧凑,叶革质,长椭圆至侧卵状椭圆形,有锯齿,新叶亮红色,复伞房花序。叶色美、姿态美;按常规自然生长,红叶石楠一年中基本上萌发3-4次,新芽萌发时,新梢及嫩叶均鲜红夺目。
生长环境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抗寒力不强,喜光也耐荫,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湿润的砂质土壤最为适宜。
分布范围
原产于中国西南贵州等。
相关的种
锐齿石楠
中华石楠
闽粤石楠
湖北石楠
短叶石楠
厚齿石楠
福建石楠
陷脉石楠
陷脉石楠(原变种)
陷脉石楠毛序变种
台湾石楠
斜脉石楠
小花石楠
毛果石楠
罗汉松叶石楠
绒毛石楠
福贡石楠
-
琴叶悬钩子
形态特征攀援灌木,高达5米;枝细,有长柔毛,疏生微弯皮刺或紫红色腺毛。单叶卵状披针形,长10-18厘米,宽4-9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深心形,弯缺狭而深达2厘米,形成相互靠近的两耳,上面除沿叶脉有长硬毛或疏生腺毛外,通常均无毛,下面密被灰白绒毛,沿叶脉疏生长柔毛,
-
兴安悬钩子
形态特征多年生低矮草本,雌雄异株,有长而分枝的匍匐根状茎。茎一年生,直立,高5-30厘米,基1部具少数鳞叶,被短柔毛或稀疏短腺毛。基生叶肾形或心状圆形,直径4-9厘米,顶端圆钝,上面近无毛,下面具柔毛并幼时有疏密不等的短腺毛,边缘5-7浅裂,有不整
-
毛序花楸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15米;小枝圆柱形,嫩时具白色绒毛,不久脱落;二年生枝黑褐色,具显著皮孔;冬芽卵形,先端稍急尖,外有数枚暗褐色鳞片,无毛。叶片倒卵形或长圆倒卵形,长7-11.5厘米,宽3.5-6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圆钝细锯齿,近基部全缘,上下两面均有绒毛,不久
-
灰栒子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2-4米;枝条开张,小枝细瘦,圆柱形,棕褐色或红褐色,幼时被长柔毛。叶片椭圆卵形至长圆卵形,长2.5-5厘米,宽1.2-2厘米,先端急尖,稀渐尖,基部宽楔形,全缘,幼时两面均被长柔毛,下面较密,老时逐渐脱落,最后常近无毛;叶柄长2-5毫米,具短柔毛;托叶线
-
角裂悬钩子
形态特征攀援灌木,高达3米;小枝灰褐色,具柔毛,疏生钩状小皮刺。单叶、卵形或长卵形,长8-14厘米,宽5-1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上面除沿叶脉具柔毛外均无毛,下面密被浅灰至浅黄灰色绒毛,沿叶脉具较长柔毛,边缘明显浅裂,侧生裂片三角形,顶生裂片三角披针形,比
-
石楠球
产地分布: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南至华南北部。形态特征:常绿阳性树,小乔木,高达10m。萌芽力强,生长速度中等。叶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9~22cm,先端渐尖,基部圆,叶缘具刺状锯齿,无毛;叶柄长2~4cm。复伞房花序;花白色。果近球形,红色。花期5
-
闽粤悬钩子
形态特征攀援灌木;枝疏生微弯小皮刺,幼时被黄褐色绒毛。单叶,革质,宽卵形,长5-10厘米,宽3-6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上面无毛,绿褐色,下面密被黄褐色至铁锈色绒毛,边缘具浅钝粗锯齿,侧脉7-9对;叶柄长1-2厘米,疏生短小皮刺,有时具绒毛;托叶卵圆披针形至
-
临桂石楠
形态特征小乔木,高4米;幼枝密生灰色绒毛,以后脱落近无毛,老枝灰黑色,有少数皮孔;冬芽卵形,先端急尖,长2毫米,棕色,有灰色绒毛。叶片革质,长圆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5-11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渐狭,边缘微外卷,有疏生具腺细锐锯齿,上面深绿色,光亮,下
-
瓦屋山悬钩子
形态特征瓦屋山悬钩子直立开展灌木;枝紫褐色,具疏柔毛;密被针刺并混生稀疏长腺毛。小叶5—7枚,卵形、菱状卵形或长圆形,长2.5-7厘米,宽2—5(6)厘米,顶端急尖;顶生小叶顶端常渐尖,基部常截彭,侧生小叶基部圆形,上面伏生细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沿叶脉疏生小针刺,边缘具
-
翻白蚊子草
形态特征植株多年生草本,高约80-100厘米。茎茎几无毛,有稜。叶叶为羽状复叶,有小叶2-5对,叶柄几无毛,顶生小叶稍比侧生小叶大或几相等,常7-9裂,裂片狭窄,带形或披针形,边缘有整齐或不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