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木姜子
新木姜子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Roystonea oleracea (Jacq.) O. F. Cook
- 别名
- 火灰树
- 门
-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初生目 Principes
- 科
- 棕榈科 Palmae
- 种
- 西南猫尾木
- 亚科
- 槟榔亚科 Arecoideae
- 族
- 槟榔族 ARECEAE
- 属
- 王棕属 Roystonea
- 类型
- 常绿阔叶乔木类
与新木姜子相似植物
新木姜子学名Neolitseaaurata(Hay.)Koidz.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毛茛目Ranales
樟科Lauraceae
樟亚科Subfam.Lauroideae
木姜子族Trib.litseeae
木姜子亚族Subtrib.litseineae
新木姜子属Neolitsea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14米,胸径达18厘米;树皮灰褐色。幼枝黄褐或红褐色,有锈色短柔毛。顶芽圆锥形,鳞片外面被丝状短柔毛,边缘有锈色睫毛。叶互生或聚生枝顶呈轮生状,长圆形、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8-14厘米,宽2.5-4厘米,先端镰刀状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革质,上面绿色,无毛,下面密被金黄色绢毛,但有些个体具棕红色绢状毛,离基三出脉,侧脉每边3-4条,最下一对离叶基2-3毫米处发出,中脉与侧脉在叶上面微突起,在下面突起,横脉两面不明显,叶柄长8-12毫米,被锈色短柔毛。伞形花序3-5个簇生于枝顶或节间;总梗短,长约1毫米;苞片圆形,外面被锈色丝状短柔毛,内面无毛;每一花序有花5朵;花梗长2毫米,有锈色柔毛;花被裂片4,椭圆形,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外面中肋有锈色柔毛,内面无毛;能育雄蕊6,花丝基部有柔毛,第三轮基部腺体有柄;退化子房卵形,无毛。果椭圆形,长8毫米;果托浅盘状,直径3-4毫米;果梗长5-7毫米,先端略增粗,有稀疏柔毛。花期2-3月,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
产台湾、福建、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生于山坡林缘或杂木林中,海拔500-1700米。日本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根供药用,可治气痛、水肿、胃脘胀痛。
本种提示
本种叶片下面的毛被颜色和叶形变化较大,老叶毛被色淡或全然脱落秃净,往往易误认为他种。刘厚根据方文培采自四川綦江县的1315号和南川县的5640号标本发表了N.au-rataf.glabrescensLiou,在原记载曾指出与原变型区别在于小枝和叶近于无毛,叶下面有点微白色,但据我们检查上述标本和模式产地标本,小枝与叶并非近于无毛,与原变型无何区别,只是叶下面颜色较原变型略淡,似退了颜色的,这种情况在原变型中常有。又张宏达根据曾怀德采自广东惠阳莲花山的25521号幼果标本发表的广东新木姜N.kwangtungensisH.T.Chang,根据我们检查藏于广东植物研究所标本室的该号标本,除多数叶片下面毛被已秃净外,尚有少数叶片下面仍有金黄色绢毛,其余特征与原变型同,故予归并。
浙江新木姜子
与原变种不同在于叶片披针形或倒披针形,较狭窄,宽0.9-2.4厘米,下面薄被棕黄色丝状毛,毛易脱落,近于无毛,具白粉。
产浙江、安徽、江苏、江西及福建。生于山地杂木林中,海拔500-1300米。
果核可榨油,供制肥皂和润滑油用,枝叶可蒸馏芳香油,作化妆品原料;树皮民间用来治胃脘胀痛。
粉叶新木姜子.
与原变种不同在于幼枝具少量黄褐色短柔毛;叶片多为长圆状倒卵形,下面被白粉,有密生贴伏的白色绢状毛,老后毛脱落存稀疏毛。
产四川。生于山坡阔叶林中,海拔800-850米。
云和新木姜子
与原变种不同在于幼枝、叶柄均无毛,叶片通常略较窄,下面疏生黄色丝状毛,易脱落,近于无毛,具白粉。
产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北部、广西。生于山地杂木林中,海拔500-1900米。
浙闽新木姜子
与原变种不同在于幼枝、叶柄均无毛,叶片下面初时被红褐色丝状毛,老时脱落变无毛,基部下延,边缘波状,透明。
产浙江南部、福建。生于山坡杂木林中。
-
硬毛磨芋
形态特征:块茎近球形,顶部中央根系放射状。叶未见。花序连柄高1米,由块茎中央伸出;花序柄绿紫色,肉质,极光滑,长60厘米,直径1.5厘米,基部具鳞叶;鳞叶3,膜质,苍绿色或浅紫色,具绿色或紫色斑块,基部鞘状抱茎,不等长,外面的短,卵形,长5厘米,第二片长11厘米,最内面的长达25
-
黄花泡泡叶杜鹃
基本信息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门英文名Angiospermae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纲英文名Dicotyledoneae目中文名菫菜目目英文名Violales科中文名杜鹃花科科拉丁名Ericaceae属中文名杜鹃花属属拉丁名Rhododendron种中文名黄花泡泡叶杜鹃种拉丁名Rh
-
黄绒润楠
学名MachilusgrijsiiHanc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毛茛目Ranales樟科Lauraceae樟亚科S
-
三裂毛茛
形态特征外观形态三裂毛茛,多年生草本植物。须根基部稍粗厚,伸长。茎倾斜上升或直立,高5-20厘米,有叉状分枝或单一,大多生柔毛。基生叶数枚,叶片肾状圆形或近圆形,直径8-15毫米,基部心形至截形,3深裂,中
-
白黄粘盖牛
简介子实体较小。菌盖直径1.5-9cm,半球形,表面粘,白色,淡白色或带黄褐色,老后呈红褐色,幼时边缘有残留菌幕。菌肉白色,后渐变淡黄色。菌管直生或弯生,白色。管口小,近圆形。每毫米3-4个,有腺眼。柄长4-6cm,粗0.8-1.5cm,柱形,基部稍膨大,内实,初白色,后与菌
-
含羞草决明
形态特征一年生或多年生亚灌木状草本,高30-60厘米,多分枝;枝条纤细,被微柔毛。叶长4-8厘米,在叶柄的上端、最下一对小叶的下方有圆盘状腺体1枚;小叶20-50对,线状镰形,长3-4毫米,宽约1毫米,顶端短急尖,两侧不对称,中脉靠近叶的上缘,干时呈红褐色;托叶
-
宝岛杓兰
形态特征宝岛杓兰植株具稍粗壮而匍匐的根状茎,常成片生长。茎直立,被腺毛,基部具1-2枚鞘,鞘上方具3-4枚叶。叶片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5-3厘米,先端近急尖,两面被短柔毛。花序顶生,具1花;花序柄纤细,被腺毛;花苞片叶状,披针形,长2.5
-
尖叶薄鳞苔
尖叶薄鳞苔种名:尖叶薄鳞苔学名:Leptolejeuneaelliptica(lehm.etlindenb.)schiffn.别名:科:细鳞苔科属:薄鳞苔属产地分布:产于彝良、贡山、福贡、元阳、绿春、屏边、河口
-
勐海凤尾蕨
种名:勐海凤尾蕨学名:PterismonghaiensisChingexChingetS.H.Wu别名:科:凤尾蕨科属:凤尾蕨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云南南部。形态特征:植株高80-90厘米。叶柄长
-
长柄亮叶山香圆
产地分布广西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