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叶鼠李
亮叶鼠李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Ziziphus mairei Dode.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鼠李目
- 科
- 鼠李科
- 种
- 大果枣
- 亚科
- 鼠李亚科
- 族
- 枣族
- 属
- 枣属Ziziphus
- 类型
- 常绿阔叶乔木类
与亮叶鼠李相似植物
亮叶鼠李基本信息
学名RhamnushemsleyanaSchneid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鼠李目Rhamnales
鼠李科Rhamnaceae
鼠李族Trib.Rhamneae
鼠李属Rhamnus
鳞芽亚属Subgen.Rhamnus
四核组Sect.Tetrarhamnus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稀灌木,高达8米,无刺;幼枝从老叶叶腋发出,无毛。叶革质,长椭圆形,稀长矩圆形或倒披针状长椭圆形,长6-20厘米,宽2.5-6厘米,顶端渐尖至长渐尖,稀钝圆,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具锯齿,上面亮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仅脉腋具髯毛,侧脉每边9-15条;叶柄粗短,长3-8毫米,上面具小沟,常被疏短柔毛;托叶线形,长8-12毫米,早落。花杂性,2-8个簇生于叶腋,无毛,4基数,萼片三角形,具3脉,中肋和小喙不明显;无花瓣,雄蕊短于萼片;两性花的子房球形,4室,每室有1胚珠,花柱4半裂;雄花具退化雌蕊,子房球形,不发育,无胚珠,花柱短,不分裂;花盘稍厚,盘状,边缘离生。核果球形,绿色,成熟时红色,后变黑色,长4-5毫米,直径4,5毫米,具4分核,各有1种子;种子倒锥形,紫黑色,顶端宽2毫米,腹面具棱,背面具与种子等长的纵沟。花期4-5月,果期6-10月。
产地分布
产四川、贵州西部(威宁、毕节、纳雍、盘县)、云南东北部(大关、镇雄)、陕西西南部(安康、岚皋)。生于山谷林缘或林中,海拔700-2300米。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巫山。
本种提示
Rehder曾经将采自四川灌县(方文培2243)的标本与贵州产的MaesabliniiLevl.(J.Cavalerie3103)的模式标本碎片相比较,认为两者的形态特征基本一致,而将其重新组合为Rhamnusblinii(Levl.)Rehd.,但从我们检查到的该号标本中,发现除叶纸质外,叶形、侧脉的数目、脉腋具髯毛及叶缘具锯齿等与本种均一致。本种的幼叶常膜质至纸质,这个特征在被Rehder鉴定为后者的标本中同样可以看到,因此,后者应为本种的同物异名。
高山亮叶鼠李(变种)
幼枝无毛。叶椭圆形或矩圆形,长4.5-13.5厘米,顶端渐尖至尾状渐尖,稀圆形,边缘具不明显的疏锯齿,侧脉每边8-14条,两面无毛,叶柄长8-15毫米,无毛。花期4-5月,果期6-9月。
产云南西北部(丽江、中甸、贡山、鹤庆、漾濞)、四川西南部(木里、盐源、米易、冕宁)。常见于海拔2200-2800米的亚高山混交林或林缘。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中甸。
本变种的叶较小,脉腋无髯毛,叶柄长8-15毫米,与原变种var.hemsleyana相区别。
-
金叶络石
形态特征络石系夹竹桃科、络石属的常绿攀缘藤本直物。茎长可达10m,有乳汁,具气生根,有较强的吸附攀缘能力和缠绕能力,是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植物。络石老枝呈赤褐色,苍古曲折,疏朗清新,自然悬垂或攀缘向外,分枝较多,嫩枝绿色。叶革质,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花白色、清香,花
-
粉花绣线梅
形态特征灌木,高1-2米;小枝圆柱形稍有棱角,幼时被毛,不久脱落近于无毛,黄褐色,老时灰褐色,纵裂;冬芽卵形,先端微尖,无毛或顶端微被柔毛,紫红色,有2-3枚外露鳞片。叶片宽卵形至三角卵形,长4-6厘米,宽3--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稀圆形,边缘有尖锐重锯齿,通常3深
-
锯鳞耳蕨
学名:Polystichumprionolepis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蕨纲Filicopsida薄囊蕨亚纲Leptosporangiatidae真蕨目Eufilicales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
-
普文楠
普文楠学名PhoebepuwenensisChe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毛茛目Ranales樟科Lauraceae
-
宝岛杓兰
形态特征宝岛杓兰植株具稍粗壮而匍匐的根状茎,常成片生长。茎直立,被腺毛,基部具1-2枚鞘,鞘上方具3-4枚叶。叶片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5-3厘米,先端近急尖,两面被短柔毛。花序顶生,具1花;花序柄纤细,被腺毛;花苞片叶状,披针形,长2.5
-
谷地翠雀花
该种提示本种叶的末回裂片卵形至狭披针形,是蓝翠花系ser.Caerulea中叶分裂程度最小的种,这系其他种的叶多细裂,末回裂片呈线形或狭线形。形态特征茎高28-70厘米,疏被反曲的短毛,生少数叶,中部以上分枝。基生叶数个,与茎下部叶有长柄;叶片
-
黑木蕨
形态特征黑木蕨的根3mm左右,茎较细,叶齿较少、较圆润,叶面不平整,透明度较高,较薄。是一种水生蕨类,具有互生性的叶部,叶片全裂呈羽毛状,色泽呈暗绿色。不论水上叶或水中叶只要有足够的光线,叶片就会直立生长。适合栽种在沉木、岩石上,会长出群生状的根茎或侧根。生长
-
西藏独花报春
基本信息学名Omphalogrammatibeticum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报春花目Primulales报春花科Primula
-
布查早熟禾
形态特征:多年生,具根状茎。秆直立,下部倾斜,高50-80厘米。叶鞘平滑无毛;叶舌长约1毫米;叶片狭线形,长10-15厘米,扁平或内卷,质地较厚,宽1-3毫米。圆锥花序狭窄紧缩,长5-10厘米,宽1-3厘米,密生小穗或上部有间隔;分枝短,平滑无毛,长0.5-1.5厘米;小穗长4-
-
珊瑚树
珊瑚树(Viburnumodoratissinum),又名法国冬青,枝干挺直,树皮灰褐色,具有圆形皮孔,叶对生,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表面暗绿色光亮,背面淡绿色,终年苍翠。圆锥状伞房花序顶生,3~4月间开白色钟状小花,芳香;花退却后显出椭圆形的果实,初为橙红,之后红色渐变紫黑色,形似珊瑚,观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