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山桂花
大叶山桂花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Ziziphus mairei Dode.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鼠李目
 - 科
 - 鼠李科
 - 种
 - 大果枣
 - 亚科
 - 鼠李亚科
 - 族
 - 枣族
 - 属
 - 枣属Ziziphus
 - 类型
 - 常绿阔叶乔木类
 
与大叶山桂花相似植物
基本信息
学名BennettiodendronmacrophyllumC.Y.WuexS.S.Lai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侧膜胎座目Parietales
山茶亚目Theineae
大风子科Flacourtiaceae
刺篱木族Trib.Flacourtieae
山桂花属Bennettiodendron
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高约5米;树皮灰褐色;冬芽卵球形,有4-6鳞片,鳞片外面有毛;小枝圆柱形,密被棕色短绒毛。叶纸质,椭圆状长圆形,长10-23厘米,宽6-12厘米,先端突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齿,齿尖有胼底体,上面灰褐色,无毛,下面棕色,被棕色毛,沿脉较密,并有黄色腺点,侧脉10-12对,在上面平坦或稍凹,在下面突起;叶柄长2-5厘米,有棱,密被棕色绒毛;托叶缺。圆锥花序,通常生于小枝上部一些叶腋;苞片披针形,早落;花梗长约8毫米,被毛;花萼3-5,长约3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突尖,基部平截,外面有毛,内面无毛,边缘有睫毛;退化雄蕊短,花丝长约1.5毫米,被毛,花药长圆形,浅黄色;子房长圆形,长约3毫米,无毛,花柱3,柱头呈圆形。浆果长圆形,长4-5毫米,直径4-5毫米,干后棕褐色;果梗长6-9毫米,有短毛和瘤状突起;种子1粒,近圆形。花期春季,果期冬季。
产地分布
产云南(屏边)。生于海拔800-1000米的湿润疏林中。
毛山桂花(变种)
var.pilosum(G.S.FanetY.C.Hsu)S.S.LaiinBull.Bot.Res.14(3):227.1994.——B.leprosipes(Clos)Merr.var.pvlosumG.S.FanetY.C.HsuinGuihaia9(1):32.1989.
本变种和原变种的区别是:叶革质,长圆形,长20-34厘米,宽8-14厘米,边缘锯齿较疏,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有硬毛,沿脉的毛较疏。花序生于枝干的落叶叶穴上方。
产广西(田阳)。生于海拔630米的山地林下。
倒卵叶山桂花(变种)
var.obovatumS.S.LaiinBull.Bot.Res.14(3):227,Pl.3,fig.1.1994.
本变种和原变种区别为灌木,高1-2米。叶薄革质,倒卵形,长12-25厘米,宽6-13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而稍凹,锯齿不明显,中脉在上面凹,在下面突起,侧脉10-12对。圆锥花序顶生,疏被灰白色短柔毛。花期春季,果期秋末至冬末。
产广西(龙州、弄冈)。生于海拔270-300米的低山常绿阔叶林下。
- 
        
        
黑缘千里光
黑缘千里光基本信息学名Seneciododrans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ompositae
 - 
        
        
披针贯众
形态特征:植株高40-80厘米。根茎直立,密被披针形棕色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6-50厘米,基部直径3-5毫米,禾秆色,腹面有浅纵沟,密生卵形及披针形棕色有时中间带黑棕色鳞片,鳞片边缘流苏状,有时上部秃净;叶片卵状披针形,长34-55厘米,宽12-2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不变狭有
 - 
        
        
中华蟹甲草
中华蟹甲草基本信息学名Paraseneciosinicus(Ling)Y.L.Che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
 - 
        
        
暗褐飘拂草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于广东、海南岛、福建、台湾、广西、湖南。国外分布:分布于马来亚、印度、泰国、越南、缅甸及喜马拉雅山区。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
 - 
        
        
龙池报春
龙池报春基本信息学名PrimulalungchiensisF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报春花目Primulales报春花科Pr
 - 
        
        
薄荷
薄荷基本信息学名MenthahaplocalyxBriq.别名野薄荷(各地),南薄荷、夜息香(山东),野仁丹草、见肿消(江苏),水薄荷、水益母、接骨草(云南昆明),水薄荷(云南),土薄荷、鱼香草、香薷草(四川)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 
        
        
四川毛耳苔
种名:四川毛耳苔学名:Jubulajaoiichen别名:科:耳叶苔科属:毛耳苔属产地分布:产于四川峨眉山。形态特征:纤细,柔弱,灰绿色,无光泽,交织成片生长。茎匍匐贴附于基质,长3-4厘米,连叶
 - 
        
        
千头椿
种名:千头椿学名:Ailanthusaltissima’Qiantou’别名:科:苦木科属:臭椿属产地分布:分布于中国黄河下游地区。形态特征:为落叶乔木,高约30m,树冠圆球形,树皮灰褐色。分枝较
 - 
        
        
斜基贯众
形态特征:植株高20-35厘米。根茎直立,密被披针形棕色鳞片。叶簇生,叶柄长6-10厘米,基部直径1-2毫米,禾秆色,腹面有浅纵沟,密生卵形及披针形棕色鳞片,鳞片边缘有齿;叶片披针形,长13-35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略变狭,奇数一回羽状;侧生羽片12-21对,互生,
 - 
        
        
繸瓣珍珠菜
繸瓣珍珠菜基本信息学名LysimachiaglandulifloraHanelt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报春花目Primulal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