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果山龙眼
小果山龙眼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Staphylea bumalda DC.
- 别名
- 水榕
- 门
-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
- 目
- 无患子目 Sapindales
- 科
- 省沽油科 Staphyleaceae
- 种
- 海南龙血树
- 亚科
- 牡荆亚科
- 族
- 龙血树族
- 属
- 省沽油属 Staphylea
- 类型
- 常绿阔叶乔木类
与小果山龙眼相似植物
小果山龙眼基本信息【拉丁种名】cochinchinensisLour.
【中文种名】小果山龙眼
【中文属名】山龙眼属
【拉丁属名】HeliciaLour.
【拉丁科名】Proteaceae
【中文科名】山龙眼科
【习性】乔木或灌木
【海拔】20-1300
【生境】丘陵或山地湿润常绿阔叶林中
【花期】6-10【果期】11-15
【用途】02;03
【分布】云南;四川;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台湾
形态特征
小果山龙眼枝叶编辑本段特性常绿大乔木,树体高大。多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或互生,革质,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短尖或钝,基部偏斜,全缘或波浪形,下面通常粉绿色;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黄白色,被锈色星状小柔毛:花萼5深裂:花瓣5,匙形,内面有毛:雄蕊通常8:子房2~3室,柱头2裂;果球形,种子黑色,有光泽。花期3~4月,果期7~8月。喜温忌冻,年均温20~22℃较适宜,对低温敏感;通常年均温<17.5~18℃,最冷月均温<10℃,绝对低温<-5℃,龙眼难作经济栽培。较耐旱,最适年降水总量为1000~1600mm;对土壤适应性强。
野生龙眼是海南西南部低山丘陵台地半常绿季雨林常见的树种。分布区年平均气温24~26℃,年降水量900~1700毫米。喜干热生境,在全年生长发育过程中,冬春(11~4月)要求18~25℃的气温和适当的干旱,夏秋间(5~11月)生长期需要26~29℃的高温和充沛的雨量。为喜光树种,幼苗不耐过度荫蔽,壮龄树更需充分阳光。天然更新良好,属深根性树种,能在干旱、贫瘠土壤上扎根生长。萌芽力强,被采伐或被火烧的树桩,能迅速萌芽更新。自然生长较慢,83年生树的高仅20.2米,胸径27厘米。3~4月开花,7~8月果熟。
作用
龙眼营养丰富,是珍贵的滋养强化剂。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制成罐头、酒、膏、酱等,亦可加工成桂圆干肉等。此外龙眼的叶、花、根、核均可入药。龙眼树木质坚硬,纹理细致优美,是制作高级家具的原料,又可以雕刻成各种精巧工艺品。龙眼花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龙眼蜜是蜂蜜中的上等蜜。
繁殖
7~8月果实成熟呈黄褐色时采摘。种子寿命短,剥去果壳后除去假种皮,用清水洗净后即行播种。待苗高8~10厘米时,分床栽植或移入营养袋内,用半年或1年生苗于春雨或秋雨天造林。林地选海拔500米以下低山丘陵台地。栽培品种须采用嫁接繁殖法。
保护
在龙眼育种上,野生龙眼是很有价值的种质资源。木材结构细致,坚重,极耐腐、不受虫蛀,为工业强材,适作车、船、桥梁、水工、家具等用材。果实可食。
建议将未遭破坏和分布较多的半常绿季雨林划为野生龙眼自然保护区,同时在附近国营林场建立种子园,为栽培育种提供种质资源。
-
细芒羊茅
形态特征:多年生,丛生。秆直立,平滑无毛,高20-70厘米,具3-4节,节呈黑褐色。叶鞘平滑无毛,短于节间;叶舌长1-2毫米,顶具纤毛;叶片纵卷,较柔软,上面粗糙或被短微毛,下面平滑;叶横切面具维管束5,厚壁组织束5-7,仅存于下表皮内,上表皮具稀疏的毛。圆锥花序开展,长10-1
-
类早熟禾
形态特征:多年生,根状茎匍匐粗壮。秆高50-110厘米,直立,粗壮,径约5毫米,无毛,有沟纹。叶片长达50厘米,宽0.5-1厘米,渐尖,扁平,边缘甚粗糙;叶舌长1-2毫米,边缘有纤毛。圆锥花序椭圆形,紧缩,长达20厘米,有多数小穗,分枝多少贴向主轴,平滑;小穗长(6)7-9毫米,
-
拟骤尖楼梯草
学名:ElatostemasubcuspidatumW.T.W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荨麻目Urticales荨麻科Urtic
-
同色白点兰
学名:Thrixspermumtrichoglottis(Hook.f.)Kuntz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兰科Orchidaceae兰亚
-
杂交马褂木
形态特征落叶大乔木,高可达40米。树皮灰色,一年生枝灰色或灰褐色,具环状托叶痕。单叶互生,叶两侧通常各1裂,向中部凹,形似马褂;叶柄长。4-5月开花,花较大,鹅黄色,花形杯状,单生枝顶。10月果熟,果实纺锤状。生长环境具杂交优势,抗逆性与生长特
-
红花继木
产地分布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印度北部也有分布。产于湖南浏阳、长沙县、江苏苏州、无锡、宜兴、溧阳、句容等。形态特征为檵木的变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皮暗灰或浅灰褐色,多分枝。嫩枝红褐色,密被星状毛。叶革质互生,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5
-
尼泊尔繁缕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细,长4-8厘米。茎丛生,匍匐,长10-30厘米;小枝近圆棒形或三角形,疏生白色伏毛(毛长0.4-0.7毫米)。叶片宽卵形或卵形,长0.5-1.5厘米,宽0.4-1.3厘米,顶端急尖,具尖头,基部圆形,具短柄或近无柄,边缘具缘毛,上面无毛,下面疏被伏柔毛
-
素羊茅
种名:素羊茅学名:FestucamodestaSteud.别名:科:禾本科属:羊茅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四川、云南、陕西秦岭南北坡、甘肃、青海等地。国外分布:分布于印度、尼泊尔。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形态特征:
-
乳突薹草
种名:乳突薹草学名:CarexmaximowicziiMiq.别名:麦薹草(东北草本植物志)科:莎草科属:薹草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辽宁、山东。国外分布:分布于朝鲜、日本。
-
茂汶绣线菊
形态特征灌木,高可达2米;小枝细瘦开张,圆柱形,嫩枝有时具稜角,被短柔毛,老时脱落无毛;冬芽卵形,先端稍钝,褐色,有数枚外露鳞片,幼嫩时被短柔毛。叶片椭圆状长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长1-3厘米,宽0.7-1.2厘米,先端急尖或有少数锯齿,基部楔形,上面暗绿色,被稀疏柔毛,下面密被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