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常绿植物 > 蜜黄血红杜鹃

蜜黄血红杜鹃

编辑:姜雯淳发布时间:2021-02-07 10:42:30

蜜黄血红杜鹃(RhododendronsanguineumFranch.var.himertum(Balf.f.etForrest)Chamb.exCullenetChamb.),杜鹃花科,杜鹃属的一种植物。?

拉丁名
Rhododendron sanguineum Franch. var. himertum (Bal
别名
红蓖麻、红大麻子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杜鹃花目
杜鹃花科
蜜黄血红杜鹃
亚科
绣球花亚科
山梅花族
杜鹃属
类型
常绿花灌木类

与蜜黄血红杜鹃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225a.血红杜鹃(原变种)RhododendronsanguineumFranch.var.sanguineum常绿小灌木,高1-2米;树皮灰褐色,薄片剥落;幼枝绿色,被白色的薄毛被,无腺体;在花序下的小枝直径3-3.8毫米。顶生的冬芽长圆形,长8毫米。叶革质,常4-5枚集生于枝顶,倒卵形、宽椭圆形至狭长圆形,长3.8-8厘米,宽1.8-3厘米,先端圆或钝,有小突尖头,基部钝而下延至叶柄,上面暗绿色,无毛,下面灰白色,被薄层灰色毛被,中脉在上面凹下,下面凸出,略具白色柔毛,侧脉19-20对,在上面凹下,下面稍明显;叶柄长5-8毫米,幼时被白色绒毛,后渐脱落。顶生伞形花序,有花(3-)5-7朵;花梗纤细,长1.2-3厘米,密被淡黄褐色丛卷毛;花萼杯状,带红色,长2-4毫米,外面有丛卷毛,裂片5,几裂至基部,不整齐,边缘有睫毛;花冠管状钟形,长3-4厘米,直径3.9-4.3厘米,花冠亮深红色,肉质,无毛,内面基部有5枚深色的蜜腺囊,裂片5,近圆形,长1.4厘米,宽1.9厘米,顶端有缺刻;雄蕊10,不等长,长2-2.8厘米,花丝无毛,基部红色,花药长圆形,紫黑色,长2-2.5毫米;子房卵状椭圆形,先端钝圆,长约5毫米,直径4毫米,密被黄褐色分枝毛,无腺体,花柱长约2厘米,无毛,柱头头状,宽约2.2毫米。蒴果长圆柱形,长1.2-1.5厘米,直径5-6.8毫米,有明显的肋纹及毛被残迹。花期5-7月,果期9-10月。225c.蜜黄血红杜鹃(变种)(云南植物研究)本变种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花冠为黄色而非亮红色。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3100-4050米的杜鹃灌丛中。

分布范围

产于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模式标本采自西藏东南部。

亚组

灌木,有时矮小或爬生,稀为小乔木,树皮光滑,幼枝被薄或厚的白色至棕色簇生或有分枝的绒毛,有时被腺体或刚毛及腺体。叶椭圆形,狄椭圆形、披针形、倒披针形、长圆形、倒卵形,稀卵形至圆形,下面无毛或至少布连续或不连续紧贴的多少呈白色至淡黄色或褐色至棕色的毛被。花序有花1--12(--20)朵,疏松或紧密;总轴长3--10毫米,花萼小或大,chen早杯状,通常有色,长1—6(--20)毫米;花冠管状钟形、稀钟形,黄色或白色,通过粉红色的各种变化至深红色、通常内质,内面基部有蜜腺囊,裂片5;雄蕊10,花丝有或无毛;子房被绒毛,有或无有柄腺体或无毛,花柱无毛。本亚组的模式种:火红杜鹃R.NeriiflorumFranch.本亚组的亲缘关系近于Subsect.ThomsoniaSleumer.本亚组有27种,5亚种,16变种,中国全有之,主要产于云南,西藏,缅甸、印度亦有少数种类的分布。

本组

主要分布于北半球,亚洲东南部,少数种类分布于欧洲及北美洲。我国有251种,多集中分布于西南部,少数种类向东分布至台湾;在我国西南部山区,海拔2000—3500米的中山地带,常有纯杜鹃林分布,在贵州西部、黔西、大方及毕节三县,更是杜鹃林连成一片,绵延百余里,成为我国特有而著名的“百里杜鹃林”.每当春末夏初,各种杜鹃花争相开放,千姿百态,色彩缤粉,汇成花海,持续达一月之久,景色十分壮观。组的模式种:RhodendronponticumLinn.本组的杜鹃花、叶常绿,花形较大,色彩艳丽,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各国已广泛引种栽培,尤以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最为普遍。我国的庐山植物园、四川灌县的华西树木保护中心、昆明植物园及杭州植物园栽培较多,有一定规模。此外,其木材细密可以用于制造器具及精细雕刻。

相关植物
  • 西洋鹃

    形态特征西洋鹃,杜鹃花属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由大乔木(高可达20m以上)至小灌木(高仅10cm-20cm),主干直立或呈匍匐状,枝条互生或轮生。花色艳丽可人,可比花中西施!尤其是凤冠类的品种,使你看了以后有心灵的震撼!婉若林妹妹再现,非常艳丽。生长环境

  • 大鳞杜鹃

    形态特征灌木,高3米;幼枝圆柱形,灰褐色,无毛。叶革质,宿存,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0-13.5厘米,宽3-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于圆形,全缘,微反卷,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白色,中脉在上面凹陷,下面显著凸起,侧脉纤细,约16对;叶柄粗壮,半圆形,长1.5-2厘

  • 退色血红杜鹃

    形态特征退色血红杜鹃(RhododendronsanguineumFranch.var.cloiophorum(Balf.f.etForrest)Chamb.exCullenetChamb.),杜鹃花科,杜鹃属的一种植物。225a.血红杜鹃(原变种)Rhododendrons

  • 纤细短柄树萝卜

    形态特征附生灌木;茎伸长至75厘米或更长,纤细,直径1-1.5毫米,密被平展的硬毛或锈色毛。叶片厚革质,椭圆形,倒卵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1.4-1.9厘米,宽0.7-1厘米,先端圆形,基部楔形,边缘浅波状或微具小齿,表面灰绿色,皱褶,背面平滑,褐色,中脉和侧脉在表面下陷,背面

  • 熊果

    简介熊果:bearberry、亦作kinnikinnick。熊果又名熊葡萄、熊莓,是杜鹃花科熊果属的一种植物。杜鹃花科匍匐生长的常绿灌木,学名Arctostaphylosuvaursi。广布於北美多岩石砂地的树林及开阔地。茎木质,通常

  • 四季杜鹃

    形态特征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树体矮冠状,枝叶密、紧凑。树皮灰褐色,枝条光滑,嫩梢红色,叶两端微尖,倒卵形,革质,叶脉不明显。花瓣狭长,花丝红色,花药金黄色,四季开花不断。生长环境喜疏荫,忌曝晒。喜酸性土壤。主要价

  • 盛春1号

    简介名称:盛春1号所属属种:杜鹃花属植物类别:观赏植物申请人:方永根地区:浙江国家:中国申请日:2011/8/10:00:00年份:2012申请号:20110072

  • 西施花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高2-3米;幼枝粗壮,直径2.5毫米,干后淡紫色,无毛,老枝灰褐色。叶革质,常5-7轮生枝顶,狭椭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7-11.2厘米,宽1.4-3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狭楔形,边缘微反卷,上面干后深褐色,有光泽,下面苍白色,两面无毛,中脉

  • 早春杜鹃

    形态特征早春杜鹃是常绿灌木至小乔木,高2-7米;幼枝圆柱形,被灰色微柔毛,不久脱净,花序下小枝直径5-6毫米,无毛。冬芽卵圆形,长8毫米,无毛。叶革质,椭圆状倒披针形,长(9-)10-19.5厘米,宽(2-)3.3-5厘米,先端钝尖或短急尖,基部楔形至宽楔形,边缘反卷,上面深

  • 杜鹃花

    植物学史中国杜鹃花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神农本草经》,书中将“羊踯躅”列为有毒植物。杜鹃花的栽培历史,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到唐代,出现了观赏的杜鹃花,此时杜鹃花就已移栽入庭园栽培,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772-846年)对杜鹃花情有独钟,不但写下了许多赞美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