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叶菝葜
学名:Smilaxnigrescens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百合目Liliflorae百合亚目
- 拉丁名
- Smilax rigida
- 别名
- 蜡花,淘金彩梅,风蜡花,澳洲腊梅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百合目
- 科
- 百合科
- 种
- 九翅豆蔻
- 亚科
- 叶下珠亚科
- 族
- 菝葜族
- 属
- 菝葜属
- 类型
- 常绿花灌木类
与黑叶菝葜相似植物
学名:Smilaxnigrescens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百合目Liliflorae
百合亚目SubordoLiliineae
百合科Liliaceae
菝葜族Smilaceae
菝葜属Smilax
土茯苓组Sect.Coilanthus
形态特征:
攀援灌木。茎长达2米,枝条多少具稜,疏生刺或近无刺。叶纸质,干后近黑色,通常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3.5-9.5厘米,宽1.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至浅心形,下面通常苍白色,较少淡绿色;叶柄长6-12毫米,约占全长的1/2-2/3具狭鞘,一般有卷须,脱落点位于近顶端。伞形花序具几朵至10余朵花;总花梗长8-15(-25)毫米,比叶柄长;花序托稍膨大,具卵形宿存小苞片;花绿黄色,内外花被片相似,长约2.5毫米,宽约1毫米;雌花与雄花大小相似,具6枚退化雄蕊。浆果直径6-8毫米,成熟时蓝黑色。花期4-6月,果期9-10月。
产地分布:
产甘肃(东南部)、陕西(秦岭以南)、四川(中部至东部)、湖北、湖南、贵州和云南(中部至东南部)。生于海拔900-2500米的林下、灌丛中或山坡阴处。
本种提示:
在本组中平滑菝葜的叶在干后也有变黑褐色的情况,但它的枝条无刺,叶先端急尖并具尖凸,花序通常只具1-3花,可以区别。
植物图片:
-
屏边桂
学名CinnamomumpingbienenseH.W.Li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毛茛目Ranales樟科Lauraceae
-
栗色巴戟
栗色巴戟基本信息学名MorindabadiaY.Z.Rua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茜草目Rubiales茜草科Rubiaceae
-
白柴果
学名BeilschmiediafasciataH.W.Li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毛茛目Ranales樟科Lauraceae
-
嘉兰百合
形态特征地上茎细柔,蔓生,高达3m,绿色,直径不到1cm,不分枝或有少数分枝。叶无柄,互生、对生或3枚轮生,卵形至卵状披针形,翠绿色,先端渐细成尾状,顶端卷须状,藉以卷缠它物而使茎向上生长。花两性,单生或数朵着生于顶端组成疏散的伞房花序。花大色艳,直径达10cm
-
五蕊寄生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云南、广西、广东国外分布:孟加拉、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海拔:100-700(-1600)形态特征:灌木,高约2米,嫩芽密被灰色短星状茸毛,不久毛脱落,成长枝、叶均无毛。叶革质,互生或近对生,叶形多样
-
甘青大戟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圆柱状,长10-12厘米,直径6-9毫米。茎自基部3-4分枝,每个分枝向上不再分枝,高20-50厘米,直径3-6毫米。叶互生,长椭圆形至卵状长椭圆形,长1-3厘米,宽5-7毫米,先端钝,中部以下略宽或渐狭,变异较大,基部楔形或近楔形,两面无毛,全缘;侧脉
-
棣棠花
形态特征棣棠花是落叶灌木,高1-2米,稀达3米;小枝绿色,圆柱形,无毛,常拱垂,嫩枝有稜角。叶互生,三角状卵形或卵圆形,顶端长渐尖,基部圆形、截形或微心形,边缘有尖锐重锯齿,两面绿色,上面无毛或有稀疏柔毛,下面沿脉或脉腋有柔毛;叶柄长5-10毫米,无毛;托叶膜质
-
高冠尼泊尔黄堇
产地分布产青海南部,西藏东部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宽花香茶菜
宽花香茶菜基本信息学名RabdosialatifloraC.Y.WuetH.W.Li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
-
北柴胡
产地分布产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和华中各地。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生长于向阳山坡路边、岸旁或草丛中。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