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常绿植物 > 亮叶忍冬

亮叶忍冬

编辑:田煜佳发布时间:2021-02-07 10:57:38

亮叶忍冬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拉丁名
Lepisorus tricholepis Shing ex Y. X. Lin
别名
蜡花,淘金彩梅,风蜡花,澳洲腊梅
蕨类植物门
蕨纲
亚纲
薄囊蕨亚纲
真蕨目
水龙骨科
九翅豆蔻
亚科
瓦韦亚科.
刺葵族
瓦韦属
类型
常绿花灌木类

与亮叶忍冬相似植物

亮叶忍冬

中文学名亮叶忍冬

拉丁学名LoniceraligustrinaWall.subsp.yunnanensis(Franch.)P.S.Hsu&H.J.Wang

别称云南蕊帽忍冬、铁楂子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亚纲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目茜草目Rubiales

科忍冬科Caprifoliaceae

族忍冬族Lonicereae

属忍冬属Lonicera

亚属忍冬亚属Subgen.Chamaecerasus

组囊管组Sect.Isika

亚组蕊帽亚组Subsect.Pileatae

形态特征

常绿或半常绿灌木,高达2(-5)米;幼枝被灰黄色短糙毛,后变灰褐色。叶革质,近圆形至宽卵形,有时卵形、矩圆状卵形或矩圆形,长(0.5-)1-4(-8)厘米,顶端圆或钝,上面光亮,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上面有光泽,中脉稍下陷或低平而不凸出,无毛或有少数微糙毛。总花梗极短,具短毛;苞片钻形,长2.5-5毫米;杯状小苞外面有疏腺,顶端为由萼檐下延而成的帽边状突起所覆盖;相邻两萼筒分离,萼齿大小不等,卵形,顶钝,有缘毛和腺;花冠黄白色或紫红色,漏斗状,长(4-)5-7毫米,筒基部有囊肿,外面密生红褐色短腺毛,内面有长柔毛,裂片稍不相等,卵形,顶钝,长约为筒的1/2-1/4;花丝伸出。果实紫红色,后转黑色,圆形,直径3-4毫米;种子卵圆形或近圆形,长约2毫米,淡褐色,光滑。花期4-6月,果熟期9-10月。

此亚种与其说同蕊帽忍冬L.pileataOliv.最相似,倒不如说它同女贞叶忍冬关系更为密切,因为观察大量的蜡叶材料的结果表明,叶上面中脉隆起与否是区分蕊帽忍冬和女贞叶忍冬唯一可靠的特征,而在这一点上本亚种无疑与后者相一致。至于花冠裂片与筒的长度比例以及雄蕊的花丝是否伸出花冠等性状,看来变化都比较大,很难作为区分以上两个种的根据。这个地理亚种的分布区位于原亚种女贞叶忍冬的西北部,即四川西部和西南部至云南,与该亚种有着相当长的接触带。在垂直分布上,本亚种大多分布在2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而女贞叶忍冬则往往分布在2000米以下,但两者之间有交错。在形态上,它同女贞叶忍冬之间存在着大量的过渡类型,如叶的形状和大小的变化就很大,即使在同一标本上也是如此,以至有时难以截然把它们区分开。花丝的长短看来是不太稳定的,可能与花的发育期有关。

生长习性

四季常青,叶色亮绿,生长旺盛,萌芽力强,分枝茂密,极耐修剪;耐寒力强,能耐-20℃低温,也耐高温;对光照不敏感,在全光照下生长良好,也能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土、中性土及轻盐碱土中均能适应。

产地分布

产陕西西南部、甘肃南部(文县、武都)、四川北部至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富宁)、东北部至西北部。生于山谷林中,海拔(1600-)2100-3000米。欧洲已广为引种。模式标本采自云南洱源。

栽培技术

土壤改良粘土或土壤肥力不足,必须进行土壤改良。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另加磷肥50公斤,为预防地下害虫,每亩施入杀虫剂呋喃丹2公斤。第一次采用深翻,深25厘米以上,田间不留死角。然后细耙一次,再第二次翻耕,床面平整。

开沟作床翻耕耙细,平整床面之后,在田块四周开边沟,深50厘米至80厘米,宽60厘米。在田块中央开中沟,与边沟相通,深40厘米至60厘米,宽50厘米至60厘米。作床,床面宽110厘米,床面土块整细,床面中央稍高,两侧稍低。每条苗床之间开步道,深25厘米以上,宽40厘米,步道中部高两头低,保证沟沟相通,排水流畅。

移栽容器苗移栽除七八月高温干旱季节外,其他时间都可以。苗床宽110厘米,横向栽3株,株距35厘米,行距35厘米,每亩3500株。容器苗搬运到田头,不能堆放,要整齐地排放在泥地上,立即喷雾浇湿。按株行距定点挖穴,及时移栽,深度略深于原来植株根际部位。然后用细土覆盖于苗的基部,轻轻压实。

水分管理移栽后当天浇透定根水,如遇连续晴天,要天天浇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如遇雨天,要及时排水。

光照管理移栽后1个月内要架设遮阳网,透光度50%,1个月后可全光照管理。

养分管理移栽前施足基肥,移栽后15天开始,每隔10天左右施一次肥。4月份施尿素,5月至6月施复合肥,7月至8月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9月每隔10天施一次尿素,可配成0.2%浓度浇施,每次每亩5公斤。10月至12月施腐熟有机肥,开浅沟施于株间。

土壤管理结合施肥,松土除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苗床上基本无杂草。雨后晴天,要及时松土除草,避免土壤表面板结。

扦插繁殖采穗一年内可采穗两次,第一次采穗条时间为5月下旬,第二次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剪取当年生半本质化枝条,在早上或傍晚进行,剪下的枝条细而长,按同一个方向整齐地排放在筐中,上面覆盖浸湿的无纺布,洒水保湿。运输途中要降温保湿,到达目的地后尽快摊开洒水,放在室内,以最快速度剪穗扦插。剪穗条时间掌握在当年生枝条达到半木质化程度,由于生长快,母本匍匐生长,保留母本枝条的长度为当年生枝条与上年生枝条交接处,长度15厘米。穗条长3厘米,保留叶片4片。穴盘采用128孔穴盘,长54厘米,宽27厘米,深4.5厘米。基质蛭石、泥炭和珍珠岩的比例为5∶3∶2。苗床苗床宽100厘米,纵向放置3只穴盘。步道40厘米,深25厘米。床面铺地布,也可填木屑厚3厘米。用高锰酸钾500倍液消毒24小时,用薄膜覆盖。扦插完成后,喷多菌灵1000倍液消毒。生根剂采用“森生1号”生根剂,浓度1500毫升/克,穗条基部浸泡2秒。扦插穴盘每个孔或每个网袋扦插一根穗条,深1厘米。

湿度管理穴盘装满基质后,提前一天浇透水。扦插当天每条苗床扦插完后立即浇透水,叶面水分蒸发后喷药消毒防病。然后搭架小拱棚,盖上薄膜,四周密封,保持棚内空气相对湿度95%以上。

日常管理事先在苗床上方架设遮阳网,五六月份盖1层,七八月份盖2层。日最高温30℃以下时,可全部揭除遮阳网全光照管理。在小拱棚内挂一支棒状温度计,当小拱棚内气温38℃以上时,要采取喷雾降温措施,特别是晴天高温时,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每隔半小时喷雾一次,降至38℃以下。每天检查基质湿度,每隔三四天,在傍晚或清早浇一次水。扦插当天,浇水之后结合喷药喷洒叶面肥,以后结合浇水喷洒叶面肥。用绿芬威粉剂1000倍液喷雾,也可用0.2%尿素喷雾。

炼苗扦插后25天有85%以上穗条发根,即可进行炼苗。傍晚先揭除两头薄膜,通风2天,然后全部揭除薄膜,再在小拱棚竹片架上面盖一层遮阳网,2天后全部揭除遮阳网。

苗期管理经炼苗的苗床实行全光照管理,及时浇水和喷洒液肥,喷洒多菌灵500倍液,预防病害。采用128孔的穴盘或4厘米×5厘米(深)的网袋,经3.5个月的苗期管理,苗高5厘米,根系完整,植株健壮,无病虫害,成品率90%。再将小苗移栽到12厘米×10厘米(深)的容器中,经5个月苗期管理,不用修剪,培养成地被苗,苗高20厘米,冠幅25厘米,根系完整,冠形紧凑,可提供园林工程和水土保持建设。

病害防治

常见的有炭疽病,为炭疽菌引起,危害嫩梢,使其发褐枯死。防治方法:控制密度,保持室内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叶、病枝,集中烧毁。发病初期控制水量,增强生长势,减轻病害发生程度。发病初期可喷洒疽休1000倍液每周1次,连续两三次。立枯病为丝核菌、镰刀菌、腐霉菌引起,使根系发褐腐烂,也危害枝,轻的使半边枝发病,严重时整个枝发病,叶片枯黄萎蔫。防治方法:清除病梢、病株,集中烧毁。控制密度,适当通风透光,增加磷钾肥。发病初期可喷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700倍至800倍液,每周1次,连喷两三次。

亚种信息

种:女贞叶忍冬LoniceraligustrinaWall.

原亚种:女贞叶忍冬(原亚种)LoniceraligustrinaWall.subsp.ligustrina

亚种:亮叶忍冬LoniceraligustrinaWall.subsp.yunnanensis(Franch.)P.S.Hsu&H.J.Wang[1]

相关的种

蕊被忍冬LoniceragynochlamydeaHemsl.”

女贞叶忍冬LoniceraligustrinaWall.

女贞叶忍冬(原亚种)LoniceraligustrinaWall.subsp.ligustrina

亮叶忍冬(亚种)LoniceraligustrinaWall.subsp.yunnanensis(Franch.)P.S.Hsu&H.J.Wang

蕊帽忍冬LonicerapileataOliv.

条叶蕊帽忍冬(变种)LonicerapileataOliv.var.linearisRehder

蕊帽忍冬(原变种)LonicerapileataOliv.var.pileata

赤水忍冬LoniceratricalysioidesC.Y.Wu

绢柳林忍冬LoniceravirgultorumW.W.Sm.

相关植物
  • 假尖嘴薹草

    种名:假尖嘴薹草学名:CarexlaevissimaNakai别名:科:莎草科属:薹草属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国外分布: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日本。形态特征

  • 阿尔泰兔唇花

    阿尔泰兔唇花基本信息学名LagochilusaltaicusC.Y.WuetHsua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

  • 厚棉紫菀

    厚棉紫菀基本信息学名Asterprainii(Drumm.)Y.L.Che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

  • 长果木棉

    长果木棉基本信息学名BombaxinsigneWall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锦葵目Malvales木棉科Bombac

  • 少脉假脉蕨

    植株高6-8厘米。根状茎细长如铁丝,粗约1毫米,横走,黑褐色,被黑褐色的短毛。叶远生;叶柄长2-2.5厘米,粗约0.4毫米,基部黑褐色并被短毛,其余灰褐色并几光滑,上半部两侧有翅;叶片卵形,长3-6厘米,宽2.5-3厘米,2-3回羽裂;羽片4-7对,互生,几无柄,斜向上,长圆状斜卵形,长1.5

  • 黄背叶柃

    种名:黄背叶柃学名:EuryanitidaKorthalsvar.aurescens(Rehd.etWils.)Kobuski别名:科:山茶科属:柃木属产地分布:广泛分布于浙江东南部(宁波、镇海、缙云、平阳)、

  • 灰枝鸦葱

    基本信息学名Scorzonerasericeo-lanata(Bunge)Krasch.etLipsch.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

  • 贡山小檗

    产地分布产于云南形态特征半常绿灌木。叶匙形,长10-25毫米,宽8-12毫米,叶缘全缘,先端微凹,基部楔形,叶背面苍白色。圆锥花序具7-20朵花,长3-5厘米,有时缩为总状花序或簇生花序;花梗长4-5毫米。浆果长圆状球形,长5-6毫米,直径4.

  • 南岭黄檀

    参考资料南岭黄檀(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南岭檀(海南植物志),水相思(广州),黄类树(海南),茶丫藤图版31:10-18DalbergiabalansaePraininJourn.As.Soc.Beng

  • 地檀香

    地檀香基本信息学名GaultheriaforrestiiDiels别名岩子果、香叶子、冬青叶、老鸦果、炸山叶(云南)、透骨消(四川)、阿门吉利(云南丽江纳西族语)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