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多瓣蒲桃
假多瓣蒲桃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Xylosma controversa Clos
- 别名
- 竻(拼音:è)凿树。[1]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侧膜胎座目
- 科
- 大风子科
- 种
- 山枣
- 亚科
- 鼠李亚科
- 族
- 刺篱木族
- 属
- 柞木属
- 类型
- 常绿花灌木类
与假多瓣蒲桃相似植物
基本信息
学名SyzygiumpolypetaloideumMerr.etPerry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桃金娘目Myrtiflorae
桃金娘科Myrtaceae
桃金娘亚科SUBFAM.Myrtoideae
蒲桃族Trib.Pliniae
蒲桃属Syzygium
蒲桃组Sect.Jambosa
形态特征
灌木,高2-3米;嫩枝圆形,干后灰褐色。叶片狭披针形,长9-12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渐尖或略尖,基部狭楔形,上面干后绿色,稍发亮,下面褐绿色,两面均有不明显的腺点,侧脉8-12对,在上面不明显,在下面稍突起,斜行向上靠近边缘1.5毫米处相结合,脉间相隔7-10毫米,网脉明显;叶柄长4-6毫米。聚伞花序通常顶生,有时腋生,总梗长约1厘米;花梗长1-1.5厘米,花白色,直径约3厘米;萼管阔倒圆锥形,长8毫米,宽1厘米,萼齿4,半圆形,长3毫米,宽7-8毫米;花瓣分离,圆形,直径8毫米;雄蕊长约2厘米;花柱稍超出。果实球形,直径约2厘米。花期4-7月。
产地分布
产广西百色至云南西双版纳一带。喜生河边沙地上。
-
变色秋海棠
基本信息学名BegoniaversicolorIrmsch别名花叶酸筒(屏边)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侧膜胎座目Par
-
马蛋果
高大乔木。一年生枝条髓心大而松软。叶草质,长圆形,长12-20cm,宽5-8cm。马蛋果形态特征近全缘,先端突渐尖,渐尖头长达1cm,基部宽楔形至钝圆形;例脉5-7对,向下面突起。花单性,雌雄异株,簇生,多生于老茎上,少数生于叶腋;花萼成杯状,平截或具5齿;花瓣5,基部具1鳞片;
-
竹叶楠
竹叶楠学名Phoebefaberi(Hemsl.)Chu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毛茛目Ranales樟科Lauraceae樟亚科S
-
普兰鹅观草
形态特征:秆疏丛,高30-50厘米,具3-4节。叶扁平或内卷,长7-10厘米,宽1.5-3毫米,无毛或在两面偶有极稀疏分布的长柔毛。穗状花序弯曲,长8-10厘米,具5-8小穗,穗轴平滑无毛,穗轴节间长14-20毫米;小穗长22-26毫米,含7-9小花;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具短芒,
-
阔叶竹茎兰
阔叶竹茎兰种名:阔叶竹茎兰学名:Tropidiaangulosa别名:竹茎兰科:兰科属:竹茎兰属产地分布:产于我国云南西南部。锡金、印度、斯里兰卡、缅甸也有。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稍膨大,粗短。茎直立,似
-
新宁新木姜子
学名NeolitseashingningensisYangetP.H.Hu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毛茛目Ranales樟科La
-
察隅獐牙菜
基本信息学名SwertiazayuensisT.N.HoetS.W.Liu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捩花目Contortae龙胆科G
-
光药芨芨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须根较细而柔韧。秆直立,丛生,细弱,高40-60厘米,径1-1.5毫米,具2-3节,基部具有分蘖并宿存枯萎的叶鞘。叶鞘平滑,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约0.5毫米,顶端截平,常具裂齿;叶片内卷成细线状,稍糙涩,茎生者长8-9厘米,基生者长达12厘米。圆锥花序稍紧缩,
-
丝叶葛缕子
种名:丝叶葛缕子学名:CarumburiaticumTurcz.f.angustissimum(Kitag.)ShanetPu别名:科:伞形科属:葛缕子属产地分布:产我国东北。模式标本采自吉林。形态特征:
-
卵苞猪屎豆
形态特征植株草本,高100-150厘米;茎圆柱形,密被短柔毛。叶托叶丝状,通常早落;单叶,叶片厚纸质,倒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5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或钝圆,具短尖头,基部楔形,两面被锈色柔毛,尤以下面毛更密,叶脉在上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