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裂树萝卜
深裂树萝卜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Xylosma controversa Clos
- 别名
- 竻(拼音:è)凿树。[1]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侧膜胎座目
- 科
- 大风子科
- 种
- 山枣
- 亚科
- 鼠李亚科
- 族
- 刺篱木族
- 属
- 柞木属
- 类型
- 常绿花灌木类
与深裂树萝卜相似植物
基本信息
学名AgapeteslobbiiC.B.Clarke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杜鹃花目Ericales
杜鹃花科Ericaceae
越桔亚科Vaccinioideae
树萝卜属Agapetes
树萝卜组Sect.Agapetes
树萝卜系Ser.Agapetes
形态特征
附生常绿灌木,小枝圆柱形,无毛。叶片革质,披针形,长7-8厘米,宽约2.5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基部渐狭,全缘,无毛;具短柄。总状花序或伞房状花序,腋生,长5-7.5厘米,多花,总花梗长0.6-1.25厘米,花梗长0.6-1.8厘米,先端杯状扩大,无毛;苞片小,钻形,长约1毫米;花萼筒圆球形,长2毫米,宽2.5毫米;花萼裂片披针状钻形,长3-4毫米,渐尖,无毛;花冠狭筒状,长2-2.5厘米,直径3-4毫米,深红色,深裂至冠筒1半,裂片线形,长1.25-1.8厘米;花丝长3毫米,被微柔毛,药室长7毫米,具乳突状突起和微柔毛,喙长1.3厘米,无毛,背面具极短的距;花柱光滑,柱头截形。花期12月至翌年6月,果期7月。
产地分布
产云南南部(景东、西双版纳)。附生于海拔约1350米的林中树上或岩石上。分布于缅甸(毛淡棉)和印度(阿萨姆那加山)。
本种提示
C.B.Clarke根据缅甸(毛淡棉)产的标本描写本种花序为伞房状,花药无距,而Airy-Shaw认为印度(阿萨姆)产的植物由Kanjilal定为A.racemosa的也应为本种,它们共同的特征是花冠狭筒状,深裂至1半,裂片线形,而产我国云南的标本,花序为总状,花冠也为狭筒状,深裂至1半,但花药有极短的距,而总的看来,基本特征与A.lobbii-致,故也定名为同种。
-
瑶山越桔
瑶山越桔基本信息学名VacciniumyaoshanicumSleumer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杜鹃花目Ericales杜鹃花科
-
水锦树
种名:水锦树学名:Wendlandiauvariifolia别名:科:茜草科属:水锦树属产地分布:产中国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形态特征:高5-12m。小枝被锈色粗毛。叶对生,卵形、椭圆形或倒卵形,
-
尖果洼瓣花
种名:尖果洼瓣花学名:LloydiaoxycarpaFranch.别名:科:百合科属:洼瓣花属产地分布:产云南西北部至中部(维西、中甸、德钦、大理、丽江、禄劝)、西藏(折拉山口西侧)、四川西南部(木里、九龙、西
-
红秋葵
基本信息学名Hibiscuscoccineus(Medicus)Walt别名槭葵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锦葵目Malv
-
准噶尔蝇子草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吉林、内蒙古、新疆国外分布: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
-
蓬蘽
形态特征蓬蘽为灌木,高1-2米;枝红褐色或褐色,被柔毛和腺毛,疏生皮刺。小叶3-5枚,卵形或宽卵形,长3-7厘米,宽2-3.5厘米,顶端急尖,顶生小叶顶端常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两面疏生柔毛,边缘具不整齐尖锐重锯齿;叶柄长2-3厘米,顶生小叶柄长约1厘米,稀较长,均具柔毛和
-
小薹草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于陕西、甘肃、青海、云南、西藏。国外分布:分布于天山地区至喜马拉雅地区。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
-
白毛紫珠
白毛紫珠基本信息学名Callicarpacandicans(Burm.f.)Hochr.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
-
瓜叶菊花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70厘米,被密白色长柔毛。叶具柄;叶片大,肾形至宽心形,有时上部叶三角状心形,长10-15厘米,宽10-20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深心形,边缘不规则三角状浅裂或具钝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被密绒毛;叶脉掌状,在上面下凹
-
白瓜子
名称考证白瓜子最早见于《本经》:“一名水芝”。《名医别录》:“一名白爪(侧绞切)子。”川古代医家对白瓜子名称的认识主要有二种:一是甘瓜子即甜瓜子,二是冬瓜仁。认为白瓜子为甜瓜子者,出于《唐·新修本草》。《唐本草》曰:“经云(白瓜子)冬瓜仁也。八月采之,已下为冬瓜仁说,非谓冬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