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常绿植物 > 江南越桔

江南越桔

编辑:亓官玲煜发布时间:2021-02-07 11:13:23

江南越桔基本信息学名VacciniummandarinorumDiels别名米饭花(中国树木分类学)、夏菠(福建)、羊豆饭(湖南)、小三条筋子树(湖北)、乌饭(江苏)、早禾酸、早禾子

拉丁名
Xylosma controversa Clos
别名
竻(拼音:è)凿树。[1]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侧膜胎座目
大风子科
山枣
亚科
鼠李亚科
刺篱木族
柞木属
类型
常绿花灌木类

与江南越桔相似植物

江南越桔

基本信息

学名VacciniummandarinorumDiels

别名米饭花(中国树木分类学)、夏菠(福建)、羊豆饭(湖南)、小三条筋子树(湖北)、乌饭(江苏)、早禾酸、早禾子、糯米饭、杨春花树、五桐子(江西)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杜鹃花目Ericales

杜鹃花科Ericaceae

越桔亚科Vaccinioideae

越桔属Vaccinium

坛花组Sect.Eococcus

江南越桔(原变种)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4米。幼枝通常无毛,有时被短柔毛,老枝紫褐色或灰褐色,无毛。叶片厚革质,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1.5-3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至钝圆,边缘有细锯齿,两面无毛,或有时在表面沿中脉被微柔毛,中脉和侧脉纤细,在两面稍突起;叶柄长3-8毫米,无毛或被微柔毛。总状花序腋生和生枝顶叶腋,长2.5-7(-10)厘米,有多数花,序轴无毛或被短柔毛;苞片未见,小苞片2,着生花梗中部或近基部,线状披针形或卵形,长2-4毫米,无毛;花梗纤细,长(2-)4-8毫米,无毛或被微毛;萼筒无毛,萼齿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或半圆形,长1-1.5毫米,无毛;花冠白色,有时带淡红色,微香,筒状或筒状坛形,口部稍缢缩或开放,长6-7毫米,外面无毛,内面有微毛,裂齿三角形或狭三角形,直立或反折;雄蕊内藏,药室背部有短距,药管长为药室的1.5倍,花丝扁平,密被毛;花柱内藏或微伸出花冠。浆果,熟时紫黑色,无毛,直径4-6毫米。花期4-6月,果期6-10月。

产地分布

产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生于山坡灌丛或杂木林中或路边林缘,海拔180-1600米,在云南高原常见于海拔1800-2900米的地方。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巴东。

本种提示

过去曾以“米饭花”作为本种的中名,经考订《植物名实图考》珍珠花(一名米饭花)应是Lyoniaovalifolia(Wall.)Drude,故对本种新拟了中名。

大多数作者均将中国标本定名为V.sprengelii(G.Don)Sleumer(Syn.:V.do-nianumWight,etc.),据WightinIconPl.Ind.Orient.t.1191所示以及MetcalfinJourn.Arn.Arb.12:272.1931指出的,这两个种的区别在于V.mandarinorumDiels有一无睫毛的萼以及内、外无毛的花冠,叶片较宽,花梗较短,中国标本均属于此种,而V.sprengelii(G.Don),Sleumer萼片边缘有睫毛,花冠内密被微柔毛,分布限于喜马拉雅地区。作者观察了中国标本以及缅甸、泰国、印度(东部)等地的标本,认为被H.Sleumer定名为V.sprengelii(G.Don)Sleumer的大多数标本,包含有几个可以分辨的种,其中包括了V.mandarinorumDiels,V.duclouxii(Levl.),Hand.-Mazz.,V.brachybotrysHand.-Mazz.V.exaristatumKurz.,V.laetumDiels.

具苞江南越桔(变种)

与原变种不同在于苞片大而宿存,长卵状披针形,长4-15毫米;花药的药管比药室长得多,长达4毫米。

产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贵州。生于海拔400-1150米的山坡杂木林中、灌丛中。模式标本采自湖南。

Hand.-Mazz.(1936)对本变种作过描述,译录于下:叶比原变种稍厚,通常宽椭圆形,渐尖。总状花序长3.5-8厘米,有时成复总状;苞片草质,披针形或宽椭圆形,长4-15毫米,通常有小锯齿,久存;花梗长1-4毫米;花冠长8-11毫米,裂片极短;花药管极纤细,长4毫米。

相关植物
  • 花乃井

    简介花乃井拟石莲花属多肉植物,植株小型或微型,直径在3-5厘米,叶片肉质肥厚,匙形,有短柄或无柄,轮生,排列紧密,形成莲座状,蓝绿色、或紫色、粉红色,叶片有白粉,叶端钝圆,有小尖,或几乎无尖。易生侧芽,从植株底部长出,容易长成群生株,花期春季。花乃井,习性比较强

  • 江梅

    形态特征小乔木,稀灌木,高4-10米;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幼嫩时两面被短柔毛,成长时逐渐脱落,或仅下面脉腋间具短柔毛;叶柄长1-2厘米,幼时具毛,

  • 小果盾翅藤

    形态特征木质藤本,通常攀援状;小枝圆柱形,无毛。叶对生,薄革质,卵形,长7-12厘米,宽4.5-6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基部圆形,全缘,叶面深绿色,背面苍白色,两面无毛,主脉在叶面凹下,在背面隆起,侧脉9-10对,平行,上面平坦,背面凸起,于叶缘处网结,细脉网状,不明显;叶柄长

  • 披碱草

    产地分布产东北、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陕西、青海、四川、新疆、西藏等省区。模式标本采自苏联外贝加尔。形态特征穗状花序直立,较紧密,长14-18厘米,宽5-10毫米;穗轴边缘具小纤毛,中部各节具2小穗而接近顶端和基部各节只具1小穗;小穗绿色,

  • 川西合耳菊

    川西合耳菊基本信息学名Synotissolidaginea(Hand.-Mazz.)C.JeffreyetY.L.Che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 大理珊瑚苣苔

    大理珊瑚苣苔基本信息学名Corallodiscustaliensis(Craib)Burtt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

  • 大武金腰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4-10厘米;根状茎较长;不育枝出自叶腋,被长柔毛,其叶对生,阔卵形至扇状卵形,边缘具4-8圆齿(不明显),基部宽楔形,腹面与叶柄具长柔毛。花茎疏生长柔毛。基生叶具柄,叶片阔卵形,长与宽均为7-15毫米,边缘具6-8圆齿(不明显),基部宽楔形,疏生柔毛;

  • 绉面草

    绉面草基本信息学名Leucaszeylanica(L.)B.Br.别名蜂窝草、蜂巢草(广东),半夜花(广东海南)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 白花韧

    生长环境白花韧,喜凉爽、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怕湿热,耐半阴,也耐干旱,有一定的耐寒性,具有夏季高温休眠,秋季至春季的冷凉季节生长的习性。弹簧草喜凉怕热,主要生长期在9月至翌年的4月,冬季宜保持10℃至20℃的温度,在此环境中植株能继续生长,可进行正常的肥水管理。若控制浇水,

  • 亚东耳蕨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蕨纲Filicopsida薄囊蕨亚纲Leptosporangiatidae真蕨目Eufilicales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耳蕨属Polystichum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