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 > 常绿植物 > 南烛

南烛

编辑:汪天霖发布时间:2021-02-07 11:14:31

南烛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拉丁名
Xylosma controversa Clos
别名
竻(拼音:è)凿树。[1]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侧膜胎座目
大风子科
山枣
亚科
鼠李亚科
刺篱木族
柞木属
类型
常绿花灌木类

与南烛相似植物

南烛

基本信息

学名VacciniumbracteatumThunb.

别名染菽(古名),乌饭树(江苏、浙江、江西),米饭树、乌饭叶、康菊紫(浙江)、饭筒树、乌饭子、零丁子、大禾子(江西),称杆树、米碎子木(广西),苞越桔(江苏植物名录),米饭花(台湾植物志)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杜鹃花目Ericales

杜鹃花科Ericaceae

越桔亚科Vaccinioideae

越桔属Vaccinium

南烛组Sect.Bracteata

南烛(原变种)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6(-9)米;分枝多,幼枝被短柔毛或无毛,老枝紫褐色,无毛。叶片薄革质,椭圆形、菱状椭圆形、披针状椭圆形至披针形,长4-9厘米,宽2-4厘米,顶端锐尖、渐尖,稀长渐尖,基部楔形、宽楔形,稀钝圆,边缘有细锯齿,表面平坦有光泽,两面无毛,侧脉5-7对,斜伸至边缘以内网结,与中脉、网脉在表面和背面均稍微突起;叶柄长2-8毫米,通常无毛或被微毛。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长4-10厘米,有多数花,序轴密被短柔毛稀无毛;苞片叶状,披针形,长0.5-2厘米,两面沿脉被微毛或两面近无毛,边缘有锯齿,宿存或脱落,小苞片2,线形或卵形,长1-3毫米,密被微毛或无毛;花梗短,长1-4毫米,密被短毛或近无毛;萼筒密被短柔毛或茸毛,稀近无毛,萼齿短小,三角形,长1毫米左右,密被短毛或无毛;花冠白色,筒状,有时略呈坛状,长5-7毫米,外面密被短柔毛,稀近无毛,内面有疏柔毛,口部裂片短小,三角形,外折;雄蕊内藏,长4-5毫米,花丝细长,长2-2.5毫米,密被疏柔毛,药室背部无距,药管长为药室的2-2.5倍;花盘密生短柔毛。浆果直径5-8毫米,熟时紫黑色,外面通常被短柔毛,稀无毛。花期6-7月,果期8-10月。

产地分布

产台湾省、华东、华中、华南至西南。生于丘陵地带或海拔400-1400米的山地,常见于山坡林内或灌丛中。分布朝鲜、日本(南部),南至中南半岛诸国、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本种提示

本种分布至云、贵高原及台湾,植株上出现了一些变异:花序各部分毛变少甚至近于无毛;苞片变小。

“南烛”一名最早记载于《开宝本草》,以后在《图经本草》、《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等本草著作中均有记载。但长期以来,“南烛”用于称呼不同的植物。自日本人把Lyoniaovalifolia(Wall.)Drude误称南烛之后,我国一些书籍也沿袭误用。另一方面,宋朝沈括所著《梦溪笔谈》一书将小檗科的南天竹NandinadomesticaThunb.和南烛混为同物,宋朝《图经本草》,清朝《本草纲目拾遗》的记载或附图也把南天竹视作南烛。而《图经本草》一书中更把两物作为一物来记载。根据江苏植物研究所陈重明所作的详尽考证,应当纠正这一中名的误用。

用途

果实成熟后酸甜,可食;采摘枝、叶渍汁浸米,煮成“乌饭”,江南一带民间在寒食节(农历四月)有煮食乌饭的习惯;果实入药,名“南烛子”,有强筋益气、固精之效;江西民间草医用叶捣烂治刀斧砍伤。

变种

1.小叶南烛(变种)

与原变种不同在于叶较小,长1.1-4厘米,宽0.7-1.4厘米;植株各部分近于无毛或少毛。

产广东、香港、广西南部。生于海拔830-1220米的山地林下。模式标本采自香港。

2.倒卵叶南烛(云南植物研究)(变种)石子陵木(广东)

与原变种不同在于叶小,倒卵形,长1.2-1.4厘米,宽约0.9厘米,顶端钝圆,边缘具齿,基部楔形渐狭。

产广东东南部。生于路边草丛。模式标本采自海丰莲花山。

3.淡红南烛(云南植物研究)(变种)

与原变种不同在于花淡红色而非白色,花冠筒较窄,直径(1.6-)2-3(-3.2)毫米。

产江西(分宜)、浙江(平阳)。生于山坡灌丛或岩边。模式标本采自江西分宜。

相关植物
  • 乐东链珠藤

    乐东链珠藤种名:乐东链珠藤学名:AlyxialehtungensisTsiang别名:科:夹竹桃科属:链珠藤属产地分布:广东、海南。形态特征:攀援灌木,除花外其余均无毛;小枝具稜,老枝圆柱状,有稀少皮孔。叶近革

  • 丽叶沿阶草

    学名:Ophiopogonmarmoratus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百合目Liliflorae百合亚目SubordoLiliineae百合科Liliaceae

  • 阿尔泰兔唇花

    阿尔泰兔唇花基本信息学名LagochilusaltaicusC.Y.WuetHsua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

  • 沙坝榕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产云南(富民、峨山、金平、砚山)及四川米易。国外分布:缅甸、越南北部有分布。形态特征小乔木或灌木,高2-10米;小枝被褐色柔毛。叶纸质,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长5-13厘米,宽2-6厘米,先端钝渐尖,基部钝或宽楔形,全缘,表面深

  • 黄毛牡荆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1-5-(8)米;小枝四棱形,密生黄褐色柔毛,老枝逐渐无毛。三出复叶,叶柄长2-6厘米;小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顶端骤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或中部以上有疏浅锯齿,表面有糙毛和小瘤状突起,背面密被绵毛状长柔毛及黄色腺点;中间的小叶片长2.5-

  • 箱根乱子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具匍匐根茎,长3-5厘米,径约2毫米,被质地较硬且背部隆起的鳞片。秆直立,上部不分枝,细弱,高40-80厘米,基部径约1毫米,光滑无毛,节处稍膨大,尤以基部为最明显。叶鞘疏松,光滑无毛,长于或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0.5-1毫米,先端平截,呈破碎状;叶片扁平,长

  • 黄花梅花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3-20厘米。根状茎粗短,常呈块状,其上部有褐色膜质鳞片,向下生出多数细长纤维状根。基生叶2-4,具长柄;叶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8-13(-25)毫米,宽5-9(-15)毫米,先端圆,基部下延或微近心形,全缘,上面深绿色,叶脉微下陷,下面粉绿色,有3

  • 西藏瘤果芹

    西藏瘤果芹形态特征植株高8---30厘米,无毛。根长圆锥形,长5—10厘米,直伸或分枝呈叉状。茎一般伸长,可达20厘米,为密集的叶鞘包围。基生叶的柄长而纤细,包括叶鞘长5—13厘米,叶片轮廓呈三角形,长2—8厘米,宽2—5厘米,三出式1—2回羽状分裂,第一回羽片3—4对,末回裂片披针形,长约5

  • 奇台沙拐枣

    学名:CalligonumklementziiA.Los.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蓼目Polygonales蓼科Polygonace

  • 浙江岩荠

    浙江岩荠学名Cochleariawarburgii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罂粟目Rhoeadales白花菜亚目Capparine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