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紫杜鹃
暗紫杜鹃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Xylosma controversa Clos
- 别名
- 竻(拼音:è)凿树。[1]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侧膜胎座目
- 科
- 大风子科
- 种
- 山枣
- 亚科
- 鼠李亚科
- 族
- 刺篱木族
- 属
- 柞木属
- 类型
- 常绿花灌木类
与暗紫杜鹃相似植物
暗紫杜鹃基本信息
学名RhododendronatropuniceumH.P.Yang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杜鹃花目Ericales
杜鹃花科Ericaceae
杜鹃花亚科Rhododendroideae
杜鹃属Rhododendron
杜鹃亚属Subgen.Rhododendron
髯花杜鹃组Sect.Pogonanthum
形态特征
直立常绿灌木,高1-1.8米。分枝极多,当年生枝直径1.5毫米,被锈色、后变黑色而随树皮脱落的鳞片。叶聚生枝顶,芳香,革质,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1-2厘米,宽0.4-1厘米,顶端近圆形,具短尖头,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上面暗绿色,无鳞片,下面密被鳞片,鳞片极小,黑锈色,因具柄的长短不一而成层,中脉在叶面下陷,在下面突起,侧脉在两面均不明显;叶柄长2-4毫米,密被鳞片。花序顶生,伞形总状,有花4-6朵;花梗长2-3毫米,密被鳞片;花萼5裂,裂片长圆状椭圆形,长2.5-4毫米,被鳞片,沿边缘密被鳞片;花冠漏斗形高脚碟状,长9-11毫米,白色,外面被疏柔毛,花管圆筒形,长7-8毫米,内面直到喉部被长髯毛,裂片近圆形,短于花管,长2-3毫米;雄蕊5-6,常较花管短,花丝长约4毫米,近基部被疏毛;子房近圆球形,长约2毫米,密被鳞片,花柱短,长不及1毫米。花期6月。
产地分布
产四川西南部。生于林缘,海拔3600米。模式标本采自木里。
-
尖萼紫珠
尖萼紫珠基本信息学名CallicarpaloboapiculataMetc.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马
-
假马鞭
假马鞭基本信息学名Stachytarphetajamaicensis(L.)Vahl.别名假败酱(种子植物名录、海南植物志),倒团蛇(广东),玉龙鞭(广西、广东),大种马鞭草、大蓝草(广东)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
-
四川藤山柳
四川藤山柳基本信息学名ClematoclethrasichuanensisC.Shih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侧膜胎座目Pariet
-
布洛华丽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株高60厘米以上,多分枝;叶对生或互生,卵形,叶面光滑,翠绿;花单生于叶腋,叶柄较叶片短,花冠筒较萼片长2—3倍,花瓣5,淡蓝色,花期夏季。生长环境春季室内盆播,幼苗期间应加强水肥管理,促使开花繁茂,花期可将植株移至
-
倒披针叶蝇子草
产地分布四川、云南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多裂叶荆芥
多裂叶荆芥基本信息学名Schizonepetamultifida(L.)Briq.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
-
齿果草
形态特征齿果草(原变种)莎萝莽(海南植物志),细黄药(云南屏边),一碗泡、斩蛇剑、过山龙(广西)一年生直立草木,高5-25厘米;根纤细,芳香。茎细弱,多分枝,无毛,具狭翅。单叶互生,叶片膜质,卵状心形或心形,长5-16毫米,宽5-12毫米,先端钝,具短尖头,基部心形,全缘或微
-
褐苞薯蓣
学名:DioscoreapersimilisPrainetBurkill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百合目Liliflorae百合亚目SubordoLiliineae薯蓣科D
-
少裂西藏白苞芹
种名:少裂西藏白苞芹学名:NothosmyrniumxizangenseShanetT.S.Wangvar.simpliciorumShanetT.S.Wang别名:科:伞形科属:白苞芹属产地分布:产我国西藏。生于山坡林间草
-
西藏泡囊草
西藏泡囊草基本信息学名Physochlainapraealta(Decne.)Miers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管状花目Tubiflor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