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杨叶
赤杨叶(学名:Alniphyllumfortunei(Hemsl.)Makino)是安息香科,赤杨叶属乔木,高可达20米,树干通直,树皮灰褐色,叶嫩时膜质。
- 拉丁名
- Alniphyllum fortunei (Hemsl.) Makino
- 别名
- 拟赤杨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合瓣花亚纲
- 目
- 柿目
- 科
- 安息香科
- 种
- 赤杨叶
- 亚科
- 樟亚科
- 族
- 山茶族
- 属
- 赤杨叶属
- 类型
- 常绿花灌木类
与赤杨叶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乔木,高15-20米,胸径达60厘米,树干通直,树皮灰褐色,有不规则细纵皱纹。不开裂;小枝初时被褐色短柔毛,成长后无毛,暗褐色。
叶嫩时膜质,干后纸质,椭圆形、宽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8-15(-20)厘米,宽4-7(-11)厘米,顶端急尖至渐尖,少尾尖,基部宽楔形或楔形,边缘具疏离硬质锯齿,两面疏生至密被褐色星状短柔毛或星状绒毛,有时脱落变为无毛,下面褐色或灰白色,有时具白粉,侧脉每边7-12条;叶柄长1-2厘米,被褐色星状短柔毛至无毛。
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8-15(-20)厘米,有花10-20多朵;花序梗和花梗均密被褐色或灰色星状短柔毛;花白色或粉红色,长1.5-2厘米;花梗长4-8毫米;小苞片钻形,长约3厘米,早落;花萼杯状,连齿高4-5毫米,外面密被灰黄色星状短柔毛,萼齿卵状披针形,较萼筒长;花冠裂片长椭圆形,长1-1.5厘米,宽5-7毫米,顶端钝圆,两面均密被灰黄色星状细绒毛;雄蕊10枚,其中5枚较花冠稍长,花丝膜质,扁平,上部分离,下部联合成长约8毫米的管,花药长卵形,长约3毫米;子房密被黄色长绒毛;花柱较雄蕊长,初被稀疏星状长柔毛,以后被毛脱落。
果实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长(-8)10-18(-25)毫米,直径6-10毫米,疏被白色星状柔毛或无毛,外果皮肉质,干时黑色,常脱落,内果皮浅褐色,成熟时5瓣开裂;种子多数,长4-7毫米,两端有不等大的膜质翅。花期4-7月,果期8-10月。
近种区别
该种的叶形状、大小、被毛多少、颜色和花果大小等常因分布区或生长期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异,如生于中国南部海南岛和云南的植物,其花、果和叶均较小,而向北分布则逐渐变较大,又如有些植物嫩叶密被星状毛,老叶常逐渐脱落变为无毛或呈灰白色。这些变异的形态特征作为分变型或变种的依据,从较多数植物标本看,种些形态变异没有明显的界限。
生长环境
适生于气候温暖,土层深厚湿润的山地。深根性,适应性较强,生长迅速,在疏林或林缘生长旺盛,天然下种更新力强,在密林中为优势的上层木。
该种分布较广、适应性较强,生长迅速,阳性树种,常与山毛榉科和茶科植物混生;生于海拔200-22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中。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和云南等。印度、越南和缅甸也有。模式标本采自福建厦门。
繁殖方法
繁殖用播种或扦插。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选择海拔200米-12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由花岗岩、板页岩、砂砾岩和红色粘土类等发育的红壤、黄壤、山地黄棕壤,坡度为缓坡、平坡,坡向以南、西、东南、西南及无坡之地为最好,坡位以山坡的中下部、山谷、山洼的土层深厚肥沃地带,腐殖质层厚度以中至厚为最好,土壤厚度以中至厚为最好,土壤质地以沙土、沙壤土和轻壤土最合造,立地条件以肥沃型和中等肥沃型合适,土壤酸碱度应在5-6.5之间。极端最低温度(℃):-10。
林地清理:拟赤杨只适应于荒地、皆伐作业等类似之地造林,在造林迹地清理过程中先将地中的树枝、树叶和杂草进行清理和集中,然后选择无风的天气、放到迹地的中央、并在有人看护的前提下进行集中烧毁。在清理过程中,必须保留生长好的乔木树种的幼苗和幼树。
整地时间:冬季或造林前,以冬季最好。
整地方式:⑴全垦整地缓坡(15°以下)、平地适宜的整地方式,全垦深度25-30厘米,穴规格视立地条件,可为40厘米×40厘米×40厘米。因全垦整地花工多,又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应严格控制范围,如土壤板结等。
⑵穴垦整地低山、丘陵、平原广泛采用的整地方式。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50厘米或60厘米×60厘米×50厘米。视立地条件而定,如土壤板结,石砾含量又高,穴规格可高一些。穴垦整地节省用工,减少水土流失,便于保留荒地或皆伐作业迹地上留下来的小树、灌木,可为以后形成混交林,增加林分综合效益。
造林密度
在抛荒地、皆伐作业之地和退耕还林中,造林初植密度:纯林为2205-3000株/亩,混交林为2250-2505株/亩。
移苗准备
基肥:每穴施磷肥0.5千克,施复合肥0.25千克。
栽植季节:冬季或2月份,一定在拟赤杨的芽未萌动之前栽植。在冬季或春季的阴天或雨后造林为最好。
苗木起苗:用1年生苗造林,在起苗时如土壤干燥,要先一天浇水润根,用机具松土起苗,不宜用手强拔。
苗木分级:苗木取出后要根据苗的平均高度将所有苗木分为2-3级,以便分级造林。
苗木修剪:苗木分级后,要尽快将所有的苗木进行修剪,修剪主要是剪除裸根苗上的过长的主根、多头、双株。
苗木的浆根:苗木修剪后,要马上进行浆根处理。浆根最好用黄心土和钙镁磷肥,按10:1配合,再加适量的腐熟人尿和水调成的泥浆,这样有利促进根系生长,提高造林成活率。
苗木的保护:苗木修枝打叶和浆根后,要马上按50株一捆将苗木捆扎好,然后用地膜将每捆的根系捆扎好,并将捆扎好根系的苗木放到阴凉处,等待苗木运输,这样可以防止浆根的苗木根系的水分损失。苗木装车后,要用塑料薄膜或类似能防止水分损失的材料将苗木覆盖,苗木运到后,要小心将苗木下车,并存放在阴凉处。总之苗木要及时起苗、及时分级、及时修剪打叶、及时浆根、及时包装、及时运输,尽可能减少苗木在空间暴露,遭受风吹日晒的时间。
栽植方法
裸根苗采用“三覆二踩一提苗”的通用造林方法。栽后及时浇水定根,确保根系与土壤密接。
修枝:在头3年及时剪除树根处的萌发枝、树干上的霸王枝,确保主茎的生长。幼苗基部喜生萌生枝,影响主干生长,以培育用材为目的的,在造林头几年要进行抹芽和及时剪除主干上的一些非营养枝,以确保主梢的生长,加快主干高生长。
施肥:在头3年,于每年拟赤杨的芽萌发前在树冠周围开沟每株施复合肥0.25千克。
松土除草:幼林抚育宜在生长高峰和旱季将到之前进行。造林的第一年抚育次数宜多,一般以不少于三次较好。以后每年抚育次数应根据幼林生长发育情况决定。一般每年都要进行二、三次,及至幼林开始郁闭,林地杂草少了,可以每隔1-2年除杂松土一次。如能在林内间种农作物,以耕代抚是促进林木生长的较好办法。
病虫防治
截至到2016年5月未发现危害拟赤杨的主要病虫害。
主要价值
该种木材纹理通直,结构致密,材质轻软,易于加工,旋刨性能较佳,干燥微裂,不变形,不耐腐,为一美观轻工木材,适于火柴工业,雕刻图章,轻巧的上等家具及各种板料、模型等用材,亦为一种放养白木耳的优良树种。
-
皱叶安息香
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1.5-6米,胸径达18厘米;嫩枝圆柱形,密被黄褐色星状绒毛,老枝无毛,紫红色。叶纸质,互生,卵状长圆形、卵形或椭圆形,长4-8.5厘米,宽3-4.5厘米,但在花序枝上的叶常渐变小,顶端渐尖,常稍弯,稀短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上部边缘具锯齿或有时有大小
-
南方香茶菜
产地分布澳洲形态特征为多年生产生常绿草本植物。茎枝四菱形,并披有黄橙色的软茸毛。叶卵圆形,叶端钝圆,叶基部截形或浅信形,叶缘有半圆形的粗锯齿,长宽6-7厘米,页面黄绿色,富有光泽,叶脉带有赤褐色,叶背紫色或灰绿色。生长习惯
-
银钟花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24米,胸径达45厘米;树皮光滑,灰色;小枝紫褐色,后渐变为灰褐色;冬芽长圆锥形,有鳞片包裹,鳞片3-4片,褐色,有光泽。叶纸质,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3厘米,宽3-4.5厘米,顶端渐尖或钝渐尖,常稍弯,基部楔形,稀近圆形,边缘
-
台湾安息香
产地分布安徽、江西、湖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台湾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栓叶安息香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长江夜南各省区国外分布:越南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棍棒椰子
产地分布暂无形态特征酒瓶椰属,原产马达加斯加岛,单干通直,茎表面有明显叶痕及花序遗痕。树干有如棍棒,高6~1Om,形态与酒瓶椰子相似。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
-
金叶山梅花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株形紧凑,叶卵形或狭卵形,具浅锯齿,整个生长季节叶色金黄。花白色,微香,7-11朵成总状花序,5-6月开花,花期较长。生长环境喜光,较耐寒,耐旱,怕水湿,不择土壤,生长快。分布范围产陕西南部、甘
-
绿春安息香
产地分布云南、广西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防治暂无
-
赤杨叶属
产地分布印度、越南和我国南部各省形态特征乔木或灌木;叶互生;花两性,排成总状花序;萼5齿裂;花瓣5,基部合生;雄蕊10,花丝基部合生成一管;子房近上位,5室,每室有胚珠5-8颗;蒴果木质,长椭圆形,5裂;种子有翅。生长习惯
-
白花龙
产地分布安徽、湖北、江苏、浙江、湖南、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