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松
台湾松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Oroxylumindicum(L.)Kurz
- 别名
- 海船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菊亚纲
- 目
- 玄参目
- 科
- 紫葳科
- 种
- 大果榉
- 亚科
- 柏木亚科
- 族
- 印加树族
- 属
- 木蝴蝶属
- 类型
- 落叶针叶乔木类
与台湾松相似植物
种名:台湾松
学名:Pinustaiwanensis
别名:黄山松、天日松、台湾油松、台湾二针松、短叶松等
科:松科属:松属
产地分布:
原产我国。分布广泛,台湾、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
形态特征:
树皮灰褐色,鳞状脱落。大枝平展。幼树树冠圆锥形,老树冠顶较平,呈广伞形。1年生枝淡黄褐色或暗红褐色,无白粉,无毛。冬芽深褐色,微被树脂。针叶二针一束,稍粗硬,通常长7-10厘米。叶鞘宿存。球果卵圆形或圆卵形,长3-5厘米,径3-4厘米,近无柄,成熟后栗褐色。
生长习性:
喜凉润的高山气候。适生于空气相对温度较大,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黄壤。为喜光、深根性树种。生长速度较马尾松慢。耐寒冷,抗风雪,病虫害少,但畏酷署。在瘠薄的山地,则生长缓慢,呈低矮之小乔木,树干弯曲。平原引种栽植常生长不良。
繁殖培育:
以播种繁殖。
园林用途:
台湾松树姿雄健优美,最适合植于山岳风景区、山林绿地中。黄山风光就是以松称绝而蜚声中外。应用时,植于岩际、道旁,或聚或散,或与栎混植,无不相宜。叵取其低矮古奇之植株制作成树桩盆景,则多为上品之外。
-
盖喉兰
学名:Smitinandiamicrantha(Lindl.)Holttum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permae兰科Orchidaceae兰亚科Subf
-
矮生羽叶花
形态特征本变与原变种区别在于,植株生长甚矮,基生叶小叶排列密集;花通常单生,稀2-3朵。花果期6-8月。生长环境主要生长于海拔3500-5400米的高山草地。分布范围主要产于青海、云南、西藏。锡金、尼泊尔也有分布
-
复伞银莲花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株高45-60厘米。基生叶约4,有长柄;叶片心状五角形,长6-10厘米,宽7-15厘米,三全裂或分裂近基部,中全裂片宽菱形,近羽状深裂,二回裂片有少数小裂片或牙齿,侧全裂片斜扇形,不等二深裂,表面疏被短柔毛,背面只沿脉有伏毛;叶柄长10-40厘米,近无毛
-
阔鞘岩风
阔鞘岩风种名:阔鞘岩风学名:LibanotisacaulisShanetSheh别名:科:伞形科属:岩风属产地分布:产我国新疆和靖。生于海拔2300—2600米干旱冲积平原或针茅草原。模式标本采自和靖。形态特征:
-
佩兰
佩兰(EupatoriumfortuneiTurcz.)为菊科植物佩兰(兰草)的地上部分,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又名鸡骨香、水香(《本经》)。以全草入药。有解热清暑、化湿健胃、止呕的作用。分布于河北、山东、江苏、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浙江、福建等省区。佩兰被子植
-
深杯鳞盖蕨
形态特征叶远离,相距约1.5-2厘米,柄长约30厘米,上部直径4-5毫米,坚硬,直立,浅褐色,近基部深褐色,全部疏被节状几为贴生的浅黄色短毛,上面有狭沟;叶体卵形,渐尖头,长80-90厘米,宽约35厘米,先端渐狭,为羽状分裂的尖尾头,顶部为一回羽状,上部为二回羽状,中部以下为
-
川滇野丁香
川滇野丁香基本信息学名LeptodermispilosaDiels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茜草目Rubiales茜草科Rubiac
-
阔舌大丁草
拉丁学名Gerberalatiligulata.为菊科大丁草属下的一个植物种,产于云南东北部(巧家)。生于石缝中。阔舌大丁草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
-
长柄合耳菊
基本信息学名SynotislongipesC.JeffreyetY.L.Chen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
-
钟苞麻花头
钟苞麻花头基础信息学名SerratulacupuliformisNakaietKita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