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藤黄
越南藤黄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Ziziphus incurva Roxb.
- 别名
- 滇枣,麦抱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鼠李目
- 科
- 鼠李科
- 种
- 毛脉枣
- 族
- 枣族.
- 属
- 枣属
- 类型
- 落叶阔叶乔木类
与越南藤黄相似植物
基本信息
学名GarciniaschefferiPierre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侧膜胎座目Parietales
山茶亚目Theineae
藤黄科Guttiferae
藤黄亚科Clusioideae
藤黄族Garcinieae
藤黄属Garcinia
形态特征
乔木,高5-7米,胸径10-15厘米;树皮较厚,粗糙,棕褐色。小枝四稜形,具纵稜条。叶片厚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长8-15厘米、宽3-8厘米,顶端急尖,有时钝,基部楔形或渐狭,中脉在上面微下陷,下面隆起,侧脉28-30对,至边缘处网结;叶柄长1-2厘米。花杂性,异株,雄花序顶生,有花3-6朵;花4数;雄蕊花丝合生成块状,花药多数,4束,与萼片对生;退化子房圆柱形,具不规则的4棱,柱头盾状,微四方形,边缘反曲,具不规则的裂片,上面具瘤突。雌花和果实未见。据记载:雌花通常单生,花梗四棱形,长6-8毫米;子房近长圆球形,花柱短而粗壮,柱头盾形,扁平,边缘具8浅裂。果卵球形,长约3.5厘米,宽约3厘米,光滑,顶冠以扁平的柱头,成熟种子2。果期9月。
产地分布
原产越南北部,我国广东引入栽培,但至今仅见到雄株和雄花标本。
-
凹叶黄耆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或上升,基部多分枝,高15-20厘米,具条棱,被白色或黑色伏贴短柔毛。奇数羽状复叶,具13-19片小叶,长3-5厘米;叶柄长0.5-1厘米,向上逐渐变短;托叶基部互相合生,三角形,长2-3毫米,下面散生白色柔毛;小叶卵圆形
-
多毛茜草树
多毛茜草树基本信息学名Aidiapycnantha(Drake)Tirveng.别名毛山黄皮(海南植物志)、黄棉木(广西植物名录)、极尖茜草树(云南种子植物名录)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
鸡骨草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全草。性味味甘、微苦,性凉。归经:归肝、胃经。功效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主治湿热黄疽,胁肋不舒,胃脘胀痛,乳痈肿痛。用法用量
-
花莲铁苋菜
形态特征花莲铁苋菜为大戟科灌木;嫩枝密被柔毛。叶纸质,卵形,长10-20厘米,宽8-15厘米,顶端尾状渐尖,基部圆钝、近截平或浅心形,成长叶下面近无毛,在二级侧脉腋部具一簇粗毛,边近全缘或具圆锯齿;基出脉5条;叶柄长8-20厘米,具短柔毛。雌雄异株,雌花序穗状,腋生,长10-
-
红鳞耳蕨
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蕨纲Filicopsida薄囊蕨亚纲Leptosporangiatidae真蕨目Eufilicales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耳蕨属Polyst
-
羽裂垂头菊
羽裂垂头菊基本信息学名Cremanthodiumpinnatifidum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桔梗目Campanulales菊科Compositae管状花亚科Ca
-
喜马木犀榄
基本信息学名OleagambleiC.B.Clark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捩花目Contortae木犀亚目Oleineae
-
唇柄姜
形态特征叶鞘淡绿色,具明显的纵条纹。穗状花序长圆形或狭的椭圆形,长12—17厘米,宽4—5厘米,从根茎基部抽出1—2枚;花序梗直立,长11—19厘米,具淡绿色的鳞片;苞片卵形或宽卵形,长3.5—4.5厘米,宽2.5—3.5厘米,绿色,顶端紫红色,边缘薄膜质,疏被柔毛;小苞片管
-
窄颖早熟禾
形态特征:多年生,具短根状茎。秆单生,直立,高80-110厘米,具2-4节,顶节距基部约20厘米。叶鞘微糙涩,顶生者长约20厘米;叶舌长1-2毫米;叶片质地柔软,长10-16厘米,宽3-4毫米,上面微糙。圆锥花序开展,长10-15厘米,宽4-8厘米,分枝每节2-4枚,主枝长达8厘
-
西畴悬钩子
形态特征攀援灌木,高约0.5-1米;枝红褐色或棕褐色,幼时具浅黄色长柔毛,老时无毛,无刺或具极稀疏不明显小皮刺。单叶,近革质,长圆披针形,长11-19厘米,宽2.5-5厘米,顶端尾尖,基部圆形,上面无毛或仅沿叶脉稍具柔毛,下面密被黄色或灰黄色绒毛,沿叶脉稍具长柔毛,边缘有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