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杨
新生杨的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内容整理而来,更多植物信息,尽在花探网。
- 拉丁名
- Platanus orientalis Linn.
- 别名
- 祛汗树、净土树、法国梧桐、悬铃木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蔷薇目
- 科
- 悬铃木科
- 种
- 三球悬铃木
- 亚科
- 蝶形花亚科
- 族
- 菜豆族
- 属
- 悬铃木属
- 类型
- 落叶阔叶乔木类
与新生杨相似植物
形态特征:
乔木,树干端直,树皮灰色,纵裂或呈网状,侧枝向上斜伸,约成35-45度角开展,常轮生。近树冠顶分叉,树冠椭圆形或帚形;嫩枝淡绿色,光滑,一年生枝绿褐色、光滑,近圆筒形,长枝微具棱;腋芽椭圆状锥形,淡绿色,紧贴或微离生、顶芽长卵形,短枝顶芽单一,圆锥形,褐色,外无粘质。叶三角状,长5-10厘米,宽5-9厘米、罕宽大于长,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截形稀近圆形或微楔形,边缘具不整齐内曲圆钝锯齿,每厘米内约具3-4齿,具半透明边,具短缘毛,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叶柄长3.5-7厘米、下部近圆形,先端具不明显1-2腺点或无。只有雌株,雌花序长约7-8厘米,苞片宽,丝状条裂,花盘截形,子房近圆形,光滑,柱头2,罕3,具花梗。果序长约15-21厘米;蒴果2瓣裂。花期4月,果期5月。
-
矮丛薹草
形态特征雄性小穗具3-4朵花;雄花鳞片披针形,顶端渐尖;雌性小穗仅具1-2朵花与原变种相区别。附:羊须草(原变种)生长环境矮丛薹草生长于海拔50-1000米的石质山坡、荒山、松树与柞树混交林或油松林下。
-
百球藨草
形态特征根状茎短。秆粗壮,高70-100厘米,坚硬,三稜形、有节,节间长,具秆生叶。叶较坚挺,秆上部的叶高出花序,宽6-15毫米,叶片边缘和下面中肋上粗糙;叶鞘长3-12厘米,具突起的横脉。叶状苞片3-5枚,常长于花序;多次复出长侧枝聚繖花序大,顶生,具6-7个第一次辐射枝,
-
大王马先蒿
产地分布国内分布:自我国四川西南部,云南东北部及西北部国外分布:缅甸北部与印度的阿萨姆。形态特征暂无生长习惯暂无繁殖培育暂无园林用途暂无
-
地桃花
地桃花基本信息学名UrenalobataLinn别名肖梵天花(广州植物志),野棉花(浙江、湖北、四川、广西),田芙蓉(贵州),黐(刺、痴)头婆、大叶马松子(海南),粘油子、厚皮草(四川峨眉),野鸡花(云南),迷(尼)马桩(棵)(贵州西南至云南东南),半边月(广西),
-
西藏棱子芹
西藏棱子芹产地分布:产西藏、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北部、青海南部和甘肃等省。生长于海拔3500—4500米的山梁草坡上。模式标本采自西藏西部。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全体无毛。根较粗壮,暗褐色,直径4—6毫米。茎直立,单一或数茎丛生,圆柱形,有条棱。基
-
小果蔷薇
小果蔷薇(学名:RosacymosaTratt.)是攀援灌木,高2-5米;小枝圆柱形,无毛或稍有柔毛,有钩状皮刺。小叶3-5,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花多朵成复伞房花序,花瓣白色,倒卵形;果球形,红色至黑褐色,萼片脱落。花期5-6月,果期7-11月。多生于向阳山坡、路旁、溪边或丘陵地,海拔25
-
粉绿早熟禾
形态特征:多年生。植株具匍匐茎,粉绿色,高20-70厘米,细瘦无毛。叶舌长约0.5毫米;叶片对折,宽3-5毫米。圆锥花序长圆形,长5-10厘米;分枝4-5枚簇生各节,平滑;小穗含3-5小花,长3-5毫米;颖不等长,卵圆形,第一颖具1脉,渐尖,长2.7毫米,第二颖长3毫米;外稃卵圆
-
苹果猪笼草
形态特征由于苹果猪笼草拥有特别的捕虫笼和独特的生长习性,使得它在猪笼草属中十分的与众不同。F.E.劳埃德(F.E.Lloyd)翻译了以下特罗尔(Troll)在1932年对苹果猪笼草的描述:“在苏门答腊岛以西的西比路岛上,我在一个沼泽森林的大量植被中发现了苹果猪笼
-
细齿冬青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高达12米,全株无毛;幼枝近圆柱形,具纵棱,二年生枝具小纵裂缝,无皮孔,具平的三角形叶痕,淡褐色或灰色。顶芽狭圆锥形,芽鳞坚韧,无毛及缘毛。叶生于1~2年生枝上,叶片革质,卵状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稀倒卵状长圆形,长5~10厘米,宽2.5~4厘米,先端钝或具
-
红紫麻
学名:Oreocniderubescens(Bl.)Miq.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荨麻目Urticales荨麻科Urticac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