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杜鹃花的叶子往下,为什么国内杜鹃比国外香?
这是有为什么杜鹃花的叶子往下问题及为什么杜鹃花的叶子往下问题解答,希望对你的家庭养花之路有所帮助,本内容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09-10 10:22:12发布。
杜鹃花叶子下垂怎样挽救
(1)浇水过多,盆土长期过湿,造成土中缺氧,使部分须根腐烂,阻碍正常呼吸和水分养分的吸收,引起叶片变黄脱落。受害后先是嫩叶变成淡黄色,继而老叶也渐渐发黄,应立即控制浇水,暂停施肥,并经常松土,使土壤通气良好。
(2)干旱脱水。养花漏浇水或长期浇半腰水(即上湿下干),影响养分吸收,也易引起叶色暗淡无光泽,叶片萎蔫下垂。先是下部老叶老化,并逐渐由下向上枯黄脱落。此时需少量浇水并喷水,使其逐渐复原后再转入正常浇水,
(3)长久脱肥。长期没有施氨肥或未换盆换土,土中氮素等营养元素缺乏,导致枝叶瘦弱,叶薄而黄。需及时倒盆,换入新的疏松肥沃的培养土逐渐增施稀薄腐熟液肥或复合花肥。
(4)施肥过量。施肥过多就会出现新叶肥厚,且多凹凸不平,老叶干尖焦黄脱落,应立即停止施肥,增加浇水量,使肥料从盆底排水孔流出,或立即倒盆,用水冲洗土坨后再重新栽入盆内。
(5)炎热高温。夏季若将性喜凉爽的花卉(如仙客来、倒挂金钟、四季海棠)放在高温处让强光直晒,极易引起幼叶叶尖和叶缘枯焦,或叶黄脱落。需及时移至通风良好的阴凉处。
(6)蔽荫过度。若将喜阳光的花卉长期放在蔽荫处或光线不足的地方,就会导致枝叶徒长,叶薄而黄,不开花或很少开花。需注意将花盆移至向阳处。
(7)水土偏碱。北方多数地区土壤及水中含盐碱较多,栽植喜酸性土花卉,如杜鹃、山茶、含笑、栀子花、兰花、白兰、桂花等,由于土中缺乏可被其吸收的可溶性铁等元素,叶片就会逐渐变黄。栽植时要选用酸性土,生长期间经常浇矾肥水。
(8)密不通风。若施氮肥过多,枝叶长得进于茂盛,加上长期未修剪,致使内膛枝叶光线不足,容易引起叶片发黄脱落。应合理施肥并加强修剪,使之通风透光。
(9)空气干燥。室内空气过分干燥时,一些喜湿润环境的花卉,如吊兰、兰花等往往会出现叶尖干枯或叶缘焦枯等现象。应注意采取喷水、套塑料薄膜罩等法增加空气湿度,
(10)温度不当。冬季室温过低,对于性喜高温花卉常易受到寒害,因而导致叶片发黄,严重时枯黄而死。若室温过高,植株蒸腾作用过盛,根部水分养分供不应求,也会使叶片变黄。应请注意及时调整室温。
(11)土壤偏酸。南方红壤土偏酸,镁元素等易流失,栽种耐碱或喜微缄性土的花木,如夹竹桃、黄杨、迎春等,常易出现老叶叶脉间失绿发黄现象。可施钙镁磷肥或喷洒硫酸镁溶液。
(12)病虫为害。受到真菌等病菌侵害引起的叶斑病,易使叶片局部坏死,出现黄色斑点或斑块,严重时整叶枯黄脱落,受到花叶病毒侵染后叶片上出现黄绿相嵌的斑驳;遭受介壳虫、红蜘蛛等为害,叶片也会变成局部黄枯,甚至整叶萎黄脱落。均应及时喷药防治。
(13)强性刺激。防治病虫害时使用农药浓度过大,或者受到大气中有毒气体污染,或者气温高时骤然浇灌冷水等,均易引起叶尖或叶面局部发黄焦枯,甚至全株枯死。因此应注意合理使用农药,设法排除空气污染源。盛夏避免在中午前后用冷水浇花。最后还应提到的是,盆花黄叶有时是一种原因引起的,但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应作出正确诊断,方能对症下药。
杜鹃花的叶子为什么会这样
杜鹃花有花骨朵不开花是怎么回事啊
施肥可以施一些由豆饼或菜籽饼沤制成的氮肥或用烂菜叶、果皮、鱼肠、变质的豆制品沤制的肥料。由于杜鹃花的根系很弱,所以要薄肥勤施,不可一次太浓,烧坏了根系。
为什么国内杜鹃比国外香?
我国虽然栽培杜鹃花的历史很悠久,但栽培种类少,主要集中在啊扎里亚类杜鹃花。大约在1843年,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派出福琼来中国收集园艺植物,特别是杜鹃花。福琼在我国的浙江山区采到了云锦杜鹃。
这种杜鹃花十朵左右的花簇生枝顶,艳丽如云锦,还伴有淡淡的清香。这种杜鹃被运回英国后引起了英国园艺界的重视。
1867年,法国传教士法盖斯在川、陕交界的四川一侧,收集到粉红杜鹃、喇叭杜鹃和四川杜鹃等西方人认为最好的杜鹃花标本。后来英国著名园艺学家威尔逊来华引种了60余种杜鹃花送回欧美等国栽培。
随着中国杜鹃花的引入,英国公众对杜鹃花的爱好日益增长,因此成立了杜鹃花协会。1904年爱丁堡植物园的园丁福雷斯特受雇于一家花木公司被派到中国收集杜鹃花。从1904年始福雷斯特在我国的西南设点进行了长达28年的收集,主要是在云南丽江等地雇人采集,重点在滇西北兼顾川西和藏东。英国人从那里弄走了不下200种杜鹃花。由于英国的气候很适合杜鹃花的栽培,加上杜鹃花色彩艳丽,深受英国园林界的欢迎。在福雷斯特来华后不久,还有一些西方人在我国收集了不少杜鹃花回国栽培,其中包括后来在喜马拉雅山地区考察取得突出成绩的英国人瓦德,以及在研究纳西族文字方面声名显赫的洛克。西方人利用我国众多杜鹃花培育出了众多的新品种。
我国由于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处于政治上的动荡时期,战争不断,人民吃饭都很困难,更不要说植物学研究了。这种状况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有所好转,但又遇到了“文化大革命”,因此,国内杜鹃国外香也就不是那么难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