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为什么不能在家栽,盆栽杜鹃花为什么不宜经常松土?
2019-09-14 11:38:26
这是有杜鹃花为什么不能在家栽问题及杜鹃花为什么不能在家栽问题解答,希望对你的花卉养殖之路有所帮助,本内容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09-14 11:38:22发布。
杜鹃花为什么只长花苞不开花,然后花苞就干了,具体怎么办?
杜鹃花不开花原因一:空气过于干燥
刚买回家的杜鹃花对家中环境还不是很适应,尤其是家中环境干燥,及时原本的花蕾正常发育,在干燥的环境下花蕾就会停止生长。紧接着就会出现干枯、萎缩、落蕾的现象。若不改善环境,增加湿度,植株就会一片凋零,怎么还会开花呢!
杜鹃花现蕾时,需要每天浇一次水,喷水2~3次,经常向周围地面洒水,增加空气湿度。下雨天可以接点雨水浇灌,植株会生长的更好,开花更快。
杜鹃花不开花原因二:发新芽抽死花
冬季杜鹃花放在室内养护,大部分家庭室内温度在15~20℃之间,很容易萌发新芽。而抽发的新芽往往会在花蕾旁边,来年春季时花芽继续生长,与花蕾争夺养分,花蕾养分不足,就会慢慢萎缩,难以开花。
冬季尽量控制杜鹃花的环境温度在10℃左右,不能过高,或者在春季时及时抹芽,阻碍花芽的生长,避免其与花蕾争夺养分。
杜鹃花不开花原因三:肥水过大
杜鹃花只长叶子不开花,可以理解为,营养过剩,新枝勃发却不开花。肥水过大,尤其是氮肥过大,所有的养分都集中在叶片,营养分配不均匀,并且浇水过多,会影响植株的整体生长。
开花之前(3~4月),不要施用氮肥,只增施磷、钾肥促进花芽的分化。及时剪掉徒长枝,减少树冠的枝叶,增强透光性。入春后控制浇水,做到盆土湿润,盆面偏干。
刚买回家的杜鹃花对家中环境还不是很适应,尤其是家中环境干燥,及时原本的花蕾正常发育,在干燥的环境下花蕾就会停止生长。紧接着就会出现干枯、萎缩、落蕾的现象。若不改善环境,增加湿度,植株就会一片凋零,怎么还会开花呢!
杜鹃花现蕾时,需要每天浇一次水,喷水2~3次,经常向周围地面洒水,增加空气湿度。下雨天可以接点雨水浇灌,植株会生长的更好,开花更快。
杜鹃花不开花原因二:发新芽抽死花
冬季杜鹃花放在室内养护,大部分家庭室内温度在15~20℃之间,很容易萌发新芽。而抽发的新芽往往会在花蕾旁边,来年春季时花芽继续生长,与花蕾争夺养分,花蕾养分不足,就会慢慢萎缩,难以开花。
冬季尽量控制杜鹃花的环境温度在10℃左右,不能过高,或者在春季时及时抹芽,阻碍花芽的生长,避免其与花蕾争夺养分。
杜鹃花不开花原因三:肥水过大
杜鹃花只长叶子不开花,可以理解为,营养过剩,新枝勃发却不开花。肥水过大,尤其是氮肥过大,所有的养分都集中在叶片,营养分配不均匀,并且浇水过多,会影响植株的整体生长。
开花之前(3~4月),不要施用氮肥,只增施磷、钾肥促进花芽的分化。及时剪掉徒长枝,减少树冠的枝叶,增强透光性。入春后控制浇水,做到盆土湿润,盆面偏干。
盆栽杜鹃花为什么不宜经常松土?
盆栽杜鹃属浅根性植物,根须细且脆弱,松土易损伤根须,影响植株生长。养护杜鹃,可在根部土上放几块碎瓦片,以防表土冲刷。根须露在土上时,可加入一些疏松的土壤,以覆盖根系为准。
杜鹃花折枝盆栽可以种活吗
杜鹃花的养殖栽培方法:
栽培养殖杜鹃花首先要选择对的培养土。疏松、排水通畅、通气良好,酸性土壤、腐殖质丰富、基肥充足是养殖好杜鹃的基本条件。酸性土壤会使杜鹃生长得旺盛,但在碱性土壤中,很快会枯萎凋谢。腐叶土一般属于酸性土壤,其中以松叶腐殖土最好,是养殖杜鹃花理想的培养土。在山区松柏林下取土,或庭院种植松柏树多的地下取土。在使用前增加一些硫磺粉、白矾,提高土壤酸性。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最适合养殖杜鹃。腐殖质多,可及时补充土壤中的养分,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保水,保肥、通气、吸热保温,减轻土壤中有毒物质危害,促进杜鹃根系扩展。
给杜鹃花浇水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杜鹃根系比较细弱,过于干燥或过于湿润对植株生长都不利,因此养殖杜鹃时要特别注意控制水量。在展叶期缺水,就会使杜鹃花叶颜色变黄,枝叶卷曲,如干燥严重,则会使其枯死。开花时缺水,则会使花瓣软瘪,花朵下垂,颜色不鲜艳,甚至会花朵凋谢枯萎。所以给杜鹃浇水必须根据天气、空气湿度和土壤含水量等情况酌情浇水。浇水的时间在清晨傍晚,不宜在中午浇水特别在酷热的夏季。浇水时要注意是不干不浇,浇必浇透,不能浇半截水。用水最好用不含漂白粉等药物和杂质的天然雨水,或者河水、池塘水,不宜长期使用自来水。水质采用经过酸化处理的水最佳。通常的方法是每隔2周时间在土壤表面撒上少量硫酸亚铁,或在水中加入1%的食用醋浇灌一次,保持土壤的酸性。
春秋季节是杜鹃花生长、开花、育蕾的时期,浇水要适当多些;但在杜鹃花期不能浇太多水,防止花朵过早凋谢。一般倩况下,春秋两季,每隔2-3天浇1次。夏季萌发新枝,生长旺盛,消耗的水分多,加之气温高,空气干燥,需每天浇足1、2次。如果连续几天不下雨,空气干燥,则应用细眼喷壶向花叶喷水,增加空气湿度。多雨天,应停止浇水及时排出盆中积水。秋后空气干燥,水分蒸发量大,也要经常浇水保持湿润。花芽分化时,要控制水量,促使花芽成形。花盆移至室内后,浇水量应酌情减少,保持盆土稍有潮湿即可。入室越冬初期,还应该注意开窗通风。如果将杜鹃花长期放置在荫处,则容易发生落蕾现象。越冬室温以10℃左右最佳。不要低于5℃,西洋鹃畏寒,越冬室温不要低于8℃。但温度也不能过高,如过冬季室温过高,新陈代谢加快,会消耗大量养分,不利于翌年杜鹃花的生长发育。
杜鹃花比较喜肥,养殖杜鹃花较好的方法是采用腐殖熟的饼肥、鱼粉、蚕豆或紫云英等。经过腐殖后掺入弱酸性水浇灌,不宜使用动物粪便。春季移出室内后一直到花蕾吐花前,每隔十天施一次薄肥,浓度为12%-18%,连续一个月,促进杜鹃花老叶转绿,新根生长发育。带到杜鹃花谢后,为促使枝叶生长,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每隔半月施肥一次稀饼肥水或稀薄矾肥水。若连续阴雨,可施干肥。移入室内前,杜鹃花的生长即将停止前,还应再施肥1、2次磷酸钙等磷肥。每次施肥之后,还应隔2天浇一次清水,并松土,使土壤充分通气。入冬以后,天气渐冷,杜鹃植株停止生长,施肥也应立即停止。
栽培养殖杜鹃花首先要选择对的培养土。疏松、排水通畅、通气良好,酸性土壤、腐殖质丰富、基肥充足是养殖好杜鹃的基本条件。酸性土壤会使杜鹃生长得旺盛,但在碱性土壤中,很快会枯萎凋谢。腐叶土一般属于酸性土壤,其中以松叶腐殖土最好,是养殖杜鹃花理想的培养土。在山区松柏林下取土,或庭院种植松柏树多的地下取土。在使用前增加一些硫磺粉、白矾,提高土壤酸性。腐殖质含量高的土壤最适合养殖杜鹃。腐殖质多,可及时补充土壤中的养分,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保水,保肥、通气、吸热保温,减轻土壤中有毒物质危害,促进杜鹃根系扩展。
给杜鹃花浇水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杜鹃根系比较细弱,过于干燥或过于湿润对植株生长都不利,因此养殖杜鹃时要特别注意控制水量。在展叶期缺水,就会使杜鹃花叶颜色变黄,枝叶卷曲,如干燥严重,则会使其枯死。开花时缺水,则会使花瓣软瘪,花朵下垂,颜色不鲜艳,甚至会花朵凋谢枯萎。所以给杜鹃浇水必须根据天气、空气湿度和土壤含水量等情况酌情浇水。浇水的时间在清晨傍晚,不宜在中午浇水特别在酷热的夏季。浇水时要注意是不干不浇,浇必浇透,不能浇半截水。用水最好用不含漂白粉等药物和杂质的天然雨水,或者河水、池塘水,不宜长期使用自来水。水质采用经过酸化处理的水最佳。通常的方法是每隔2周时间在土壤表面撒上少量硫酸亚铁,或在水中加入1%的食用醋浇灌一次,保持土壤的酸性。
春秋季节是杜鹃花生长、开花、育蕾的时期,浇水要适当多些;但在杜鹃花期不能浇太多水,防止花朵过早凋谢。一般倩况下,春秋两季,每隔2-3天浇1次。夏季萌发新枝,生长旺盛,消耗的水分多,加之气温高,空气干燥,需每天浇足1、2次。如果连续几天不下雨,空气干燥,则应用细眼喷壶向花叶喷水,增加空气湿度。多雨天,应停止浇水及时排出盆中积水。秋后空气干燥,水分蒸发量大,也要经常浇水保持湿润。花芽分化时,要控制水量,促使花芽成形。花盆移至室内后,浇水量应酌情减少,保持盆土稍有潮湿即可。入室越冬初期,还应该注意开窗通风。如果将杜鹃花长期放置在荫处,则容易发生落蕾现象。越冬室温以10℃左右最佳。不要低于5℃,西洋鹃畏寒,越冬室温不要低于8℃。但温度也不能过高,如过冬季室温过高,新陈代谢加快,会消耗大量养分,不利于翌年杜鹃花的生长发育。
杜鹃花比较喜肥,养殖杜鹃花较好的方法是采用腐殖熟的饼肥、鱼粉、蚕豆或紫云英等。经过腐殖后掺入弱酸性水浇灌,不宜使用动物粪便。春季移出室内后一直到花蕾吐花前,每隔十天施一次薄肥,浓度为12%-18%,连续一个月,促进杜鹃花老叶转绿,新根生长发育。带到杜鹃花谢后,为促使枝叶生长,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每隔半月施肥一次稀饼肥水或稀薄矾肥水。若连续阴雨,可施干肥。移入室内前,杜鹃花的生长即将停止前,还应再施肥1、2次磷酸钙等磷肥。每次施肥之后,还应隔2天浇一次清水,并松土,使土壤充分通气。入冬以后,天气渐冷,杜鹃植株停止生长,施肥也应立即停止。
杜鹃花如何栽培与管理
杜鹃花地栽和盆栽
杜鹃花多数可以地栽和盆栽,只有西洋杜鹃娇嫩,全用盆栽。
(1)地栽 根据杜鹃花根系细、分布浅,喜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忌碱性及重黏土,忌浓肥和水淹的特性,选土壤酸性、疏松、腐殖质含量高、排水良好、空气流通的凉爽阴坡栽培杜鹃花。
秋季时,挖大坑(坑的大小以树苗品种特性而定,一般树冠较高大的半乔木化品种,坑深、宽以1m为宜;树冠较小的冠丛型品种以60~80cm×60—80cm为宜)施足底肥后栽植。定植当年可不再施肥,定植后2~4年以施混合肥水为主。
杜鹃喜欢肥沃的土壤,但因其根系纤细,遇浓肥容易烂根,故杜鹃的施肥宜以淡薄肥、多次施为宜。从萌芽到开花前,追肥2~3次稀薄的沤制饼肥;谢花后,施1次以氮肥为主的液肥,或巩肥水(用2~3kg硫酸亚铁,粪肥10~15kg混合饼肥5~6kg,再加水150~200kg,则配成沤制腐熟的肥水)。在花芽分化期喷施2次0.2%磷酸二氢钾或0.5%~1%过磷酸钙。在炎热的盛夏则停止施肥。初秋7月中下旬至8月份,可追施1~2次以磷肥为主的液肥。每次追肥都要中耕除草后施,经常保持土壤疏松。冬前挖施肥沟,施人有磷肥的腐熟有机肥。
杜鹃花喜湿、怕干又怕涝,只要保持土壤湿润,可不必浇水,但在萌芽展叶抽梢和开花期,一定要保证水的供应,在秋旱严重的年份,也要注意浇水以保证花芽分化的正常进行。无论什么季节,在大雨、暴雨之后都要注意排水。
地栽杜鹃花的树形以自然形为主。在有酷暑的地方要搭荫棚遮阴。在生长期注意去萌蘖枝,抹芽控枝,还需摘除过多的花蕾和残花。在休眠期要注意整形修剪,除以自然形为主外,还可整理成伞形、圆球形、宝塔形等。修剪应剪去过密臃肿枝、交叉枝、扰乱树形的徒长枝,以及病虫枝、枯枝等,保持树冠通风透光良好。
(2)盆栽盆土用腐叶土7份、园土1份、砂2份混合、pH4.5—5.5的酸性培养土。花卉种植技术忌用高筒盆,一般选用素烧盆、瓦盆等浅盆或浅木箱为好。盆底垫一层粗砂后再上盆土。于萌芽前上盆,不宜栽得过深,也不宜过浅,以齐根颈为宜。栽好浇透水后置于阴凉处,待扎根后再放到固定处所。一般每2年换一次盆。
杜鹃盆栽的水分管理很重要,需经常保持盆土湿润、通气,不干不浇水,以免造成涝害烂根。如需浇水,以浇酸性水为主,一次要浇透,以盆底见水为度。生长期要保证水的供应,开花前后必须适时适量。大水、干旱都会影响开花,休眠期以盆土不干为原则。盛夏最好叶面喷水及花盆周围地面喷水。
杜鹃的需肥期是春、夏、秋、冬四季,花期停止施肥。立春至初夏,每隔10天左右放1次稀薄的沤制饼肥。6~8月喷施0.2%磷酸二氢钾,谢花后施1次以氮肥为主的液肥或人畜粪水。进入秋初追施1~2次沤制的饼肥。秋末控梢节制肥水,准备越冬。
盆花整形,一般整修成伞形、宝塔式、绣球式、悬臂式、俯枝式、盘龙式等形。整形方法如下:
伞式:主干lOcm左右,无中心干。主干上四周分布4~5个主枝,主枝上自然均匀分生侧枝,向四周扩展,对上部徒长枝及时摘心,促进分枝。
宝塔式:主干10cm左右,主干延伸成中心干,然后主枝在中心干上分别着生成2—4层。每年修剪时,控制上层、扶持下层,逐年成为宝塔形。
绣球形:枝条在树冠中均匀分布呈圆球状。定干10cm左右,定干后,前4年培养下部第一层枝,保证主侧枝生长健壮;后4年培育第二层枝,然后放顶。在10年内培养成圆球形。整形修剪时,主要采用拉、撑、吊、弯、摘心、剪梢等方法控制顶端优势。
悬臂式:主要是将中心干刻伤后,用金属丝捆扎弯成90。,然后沿水平方向伸展。
俯枝式:在幼苗期将中心干逐步向下弯曲,然后发展顶端,让其枝梢向下延伸形成俯枝式。
盘龙式:趁枝条细嫩,于中午强光照晒时,把几个枝条盘绕扭转在一起并扭曲向上生长而形成盘龙式。
换盆时,修剪过密的纤细枝、交叉枝、重叠枝、横向枝、病虫枝、过长的纤细根。在生长期及时抹芽、除萌、摘蕾、摘除残花和摘心。
杜鹃花多数可以地栽和盆栽,只有西洋杜鹃娇嫩,全用盆栽。
(1)地栽 根据杜鹃花根系细、分布浅,喜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忌碱性及重黏土,忌浓肥和水淹的特性,选土壤酸性、疏松、腐殖质含量高、排水良好、空气流通的凉爽阴坡栽培杜鹃花。
秋季时,挖大坑(坑的大小以树苗品种特性而定,一般树冠较高大的半乔木化品种,坑深、宽以1m为宜;树冠较小的冠丛型品种以60~80cm×60—80cm为宜)施足底肥后栽植。定植当年可不再施肥,定植后2~4年以施混合肥水为主。
杜鹃喜欢肥沃的土壤,但因其根系纤细,遇浓肥容易烂根,故杜鹃的施肥宜以淡薄肥、多次施为宜。从萌芽到开花前,追肥2~3次稀薄的沤制饼肥;谢花后,施1次以氮肥为主的液肥,或巩肥水(用2~3kg硫酸亚铁,粪肥10~15kg混合饼肥5~6kg,再加水150~200kg,则配成沤制腐熟的肥水)。在花芽分化期喷施2次0.2%磷酸二氢钾或0.5%~1%过磷酸钙。在炎热的盛夏则停止施肥。初秋7月中下旬至8月份,可追施1~2次以磷肥为主的液肥。每次追肥都要中耕除草后施,经常保持土壤疏松。冬前挖施肥沟,施人有磷肥的腐熟有机肥。
杜鹃花喜湿、怕干又怕涝,只要保持土壤湿润,可不必浇水,但在萌芽展叶抽梢和开花期,一定要保证水的供应,在秋旱严重的年份,也要注意浇水以保证花芽分化的正常进行。无论什么季节,在大雨、暴雨之后都要注意排水。
地栽杜鹃花的树形以自然形为主。在有酷暑的地方要搭荫棚遮阴。在生长期注意去萌蘖枝,抹芽控枝,还需摘除过多的花蕾和残花。在休眠期要注意整形修剪,除以自然形为主外,还可整理成伞形、圆球形、宝塔形等。修剪应剪去过密臃肿枝、交叉枝、扰乱树形的徒长枝,以及病虫枝、枯枝等,保持树冠通风透光良好。
(2)盆栽盆土用腐叶土7份、园土1份、砂2份混合、pH4.5—5.5的酸性培养土。花卉种植技术忌用高筒盆,一般选用素烧盆、瓦盆等浅盆或浅木箱为好。盆底垫一层粗砂后再上盆土。于萌芽前上盆,不宜栽得过深,也不宜过浅,以齐根颈为宜。栽好浇透水后置于阴凉处,待扎根后再放到固定处所。一般每2年换一次盆。
杜鹃盆栽的水分管理很重要,需经常保持盆土湿润、通气,不干不浇水,以免造成涝害烂根。如需浇水,以浇酸性水为主,一次要浇透,以盆底见水为度。生长期要保证水的供应,开花前后必须适时适量。大水、干旱都会影响开花,休眠期以盆土不干为原则。盛夏最好叶面喷水及花盆周围地面喷水。
杜鹃的需肥期是春、夏、秋、冬四季,花期停止施肥。立春至初夏,每隔10天左右放1次稀薄的沤制饼肥。6~8月喷施0.2%磷酸二氢钾,谢花后施1次以氮肥为主的液肥或人畜粪水。进入秋初追施1~2次沤制的饼肥。秋末控梢节制肥水,准备越冬。
盆花整形,一般整修成伞形、宝塔式、绣球式、悬臂式、俯枝式、盘龙式等形。整形方法如下:
伞式:主干lOcm左右,无中心干。主干上四周分布4~5个主枝,主枝上自然均匀分生侧枝,向四周扩展,对上部徒长枝及时摘心,促进分枝。
宝塔式:主干10cm左右,主干延伸成中心干,然后主枝在中心干上分别着生成2—4层。每年修剪时,控制上层、扶持下层,逐年成为宝塔形。
绣球形:枝条在树冠中均匀分布呈圆球状。定干10cm左右,定干后,前4年培养下部第一层枝,保证主侧枝生长健壮;后4年培育第二层枝,然后放顶。在10年内培养成圆球形。整形修剪时,主要采用拉、撑、吊、弯、摘心、剪梢等方法控制顶端优势。
悬臂式:主要是将中心干刻伤后,用金属丝捆扎弯成90。,然后沿水平方向伸展。
俯枝式:在幼苗期将中心干逐步向下弯曲,然后发展顶端,让其枝梢向下延伸形成俯枝式。
盘龙式:趁枝条细嫩,于中午强光照晒时,把几个枝条盘绕扭转在一起并扭曲向上生长而形成盘龙式。
换盆时,修剪过密的纤细枝、交叉枝、重叠枝、横向枝、病虫枝、过长的纤细根。在生长期及时抹芽、除萌、摘蕾、摘除残花和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