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茌这个月(十月)能否扦插,怎样给月季花上花肥
这是有月季茌这个月(十月)能否扦插问题及月季茌这个月(十月)能否扦插问题解答,希望对你的家庭养花之路有所帮助,本内容由蓝妖花园花谱频道于2019-09-07 11:29:03发布。
月季花径长的太高怎么办?
月季花径长的太高需要修剪.
月季的修剪方法:
对长势差的植株只保留2-3个主枝,可剪去2/3,
对长势正常,株型端正、勤开花的品种,可剪去1/2左右,
对长势健壮、开花频繁的植株,则只段剪去1/3。
切花月季如何栽培管理?
1.定植前的土壤管理
切花月季一旦栽活,即可维持5年以上,根系深入土层深而广。保持多年根系有良好生长环境,是切花月季能持久稳产、高产的重要条件。
(1)土壤改良。
若为黏重土壤,应用土壤改良物(树皮、锯末、稻糠及其他有机物的混合物)更替黏土,填入栽植沟内。用这种土壤改良物的目的是使土壤疏松通气,排水良好。改良物的用量按体积计约为总土壤量的20%,并与原有土壤充分混匀。
若为黏重土壤地区,在种植沟下要准备排水石砾与瓦管。具体做法是双行种植的畦面宽50厘米,栽植畦要深翻80厘米,沟底放排水瓦管与豌豆粒大小的石砾,深15~20厘米;种植沟的剖面可做成V形。在石砾上填放腐熟农家肥20厘米厚,再盖上疏松园土10厘米厚,在园土上再填加农家肥5厘米厚。
2)施基肥。
每100平方米施基肥量:堆肥或猪粪500千克,牛粪300千克,鱼渣20千克,羊粪300千克,油渣10千克,骨粉35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草木灰25千克。在整地挖沟时分层施入,作为月季定植后2~3年内的基本肥料。
(3)做定植床。
定植床应高出地面15~20厘米,床宽45厘米(按栽植两行为标准),床间距离40~45厘米,床南北走向,长度视具体条件而定。
4)土壤消毒。
定植前应进行土壤消毒。
2.定植
每床栽两行,株间交错,有利于通风透光。株距30~40厘米。定植时注意将根系向四周散开;苗木嫁接部位应置于土表上1~2厘米,并将土略培于嫁接口部位,使株旁土面略高于床面。待浇水土壤沉实后,松土弄平,保持接口在土面上,防止接穗产生自生根。若用贮藏或运输的苗子,定植时见根系有干的迹象,应在定植前将根系放入水中浸泡24~48小时,使苗子吸足水分后再栽植。由冷藏的苗子转移到温室栽种,不宜将苗子立即由低温进入高温,应缓慢地提高温度,使休眠苗对温度变化有一个适应过程。定植后即可灌透水。
3.定植后的管理
(1)幼苗的整枝与修剪。
在小苗期及时去掉一切花蕾,使植株处于营养生长阶段,促进根系发达,叶片发育良好,在基部多形成生长旺盛的充实枝条,培养成开花母枝(图2-4)。
第一年自土面60~90厘米上修除
待由基部发出的芽形成的枝条直径达0.6~0.8厘米时,就可留做开花母枝。若枝条粗度不够,仍然不能作为开花母枝,仍要及时去除顶端花蕾和上部萌发的侧芽。
(2)留做开花母枝枝条的管理。
当顶端花蕾着色时,从上数第二片5小叶叶片处剪去上部枝条,约为整个枝条长度的1/3,剪口下留的5~6片叶叶腋处的芽,均为发育成熟的圆形芽。当枝条足够粗或在花蕾径长到约0.5厘米时,摘去上部第二片5小叶以上的梢部。开花主枝的打梢不能过早,以免影响枝条的增粗,所留开花主枝的长度应该不短于50~60厘米,叶片不少于8~10片,保证其上能抽生出足够的开花母枝。生长势旺的开花母枝长可达到90厘米。
(3)日常修剪操作。
①经常检查,及时除去开花枝上的侧芽与侧蕾,保证花枝健壮生长与顶花蕾的发育。
②及时除去由砧木发出的芽,检查接穗基部有无自生根发生并及时除去。
③根据不同直径枝条上发出的新枝作不同修剪处理(图2-5),
不同直径枝条上发出的弱、壮枝条的处理
1.自弱枝上长出的弱条2.自壮枝上长出的弱条,在关节处剪掉3.在壮枝上发出的壮条,在第一片健康的5小叶上剪除
及时去除弱枝的花蕾,保留其叶片。
④检查销毁病枝、病叶。
⑤保持植株树势均匀,开花枝向上生长。修剪时,通常留外向芽,使株丛较开展。
(4)切花枝的剪取。
切花月季枝条较长,节间数多,标准开花枝有叶10~14片以上。由于月季切花质量标准主要是指枝条长度,因此剪取花枝时,应尽量将花枝长剪,但过于长剪后留下部位过少及叶腋芽发育不充实,而且再发枝条需时间长,发芽慢,所以剪取时要兼顾下次开花枝生长的快慢。比较合理的剪取部位应在基部向上2~4片叶上。
(5)二至多年生植株的修剪。
温室栽培的、盛夏季节植株因炎热而处于半休眠,或露地栽培的、在秋冬季节植株进入休眠期时,将枝条一齐重剪到60~80厘米高度;若四季开花较均匀,又无明显休眠时,则采用逐渐重剪回缩修剪,即每次采收花时剪去一段开花母枝,使植株开花枝的部位逐渐回到原有高度,这样可以保持植株均衡生长、开花。
(6)立支架。
在植床东西两边两端立桩,高1.5米,桩两头系着分别为1米与1.3米的两条铁丝,每个植床各有2条支架,使植床上两行月季植株的外侧都有1根支撑铁丝。
(7)温度管理。
大多数切花月季在温室栽培中,最适宜的温度是15~16℃。但在采收花的时期中可将温度适当降低些,以利于对病害的控制。白天温度多云天维持在20~21℃,晴天则可在24~28℃。若夜间温度只能维持在6℃,则生长速度急剧下降,花枝产量降低。一些品种在低温下形成过量花瓣的大头花,花色与花形变劣。若温度太高,则花朵变小,花瓣数目少,花头与茎软,切花质量低劣。
(8)水分。
定植后的浇水管理应有湿有干,起到促发根的作用,使根系迅速发展。进入萌芽、抽枝、开花期旺盛生长阶段要较充分地供应水肥,通常1周2~3次。同时,要保持叶面清洁,应定期使用加压喷雾方法冲洗叶片与茎秆。在炎热夏季、冬季低温期间植株将进入半休眠(休眠)状态,则应大大减少水分,间隔6天或10天以上浇水1次。
(9)施肥。
切花月季生长周期长,四季开花,一年有几次采花高峰。因此,保证足够的肥水供应,直接关系到切花的质量和产量。施肥要掌握的原则:
①根外追肥要坚持每10~15天1次。根外追肥主要用磷酸二氢钾和尿素的混合液,营养生长期间,尿素的比例为0.2%,磷酸二氢钾为0.1%,产花期间磷酸二氢钾的比例为0.2%。
②春、秋两季追施有机肥,每100平方米600千克左右,肥料以腐熟的鸡粪、人尿粪、圈肥为主,并加5千克左右的二铵混合后开沟施用。
③每次采花高峰后,追速效肥1次,每100平方米追施5千克尿素或沼气肥水或麻酱渣水。
④6月至8月上旬控肥。
⑤每次追肥后要结合浇水、松土。
(10)通风。
温室切花月季栽培,通风极为重要。当室内温度高于22℃时就应注意适当通风,特别是在有日光时,温度高而不及时通风就会引起病害,使植株受到严重的损害。
(11)光与补光。
露地栽培的切花月季,夏季(全年)的全日光照均适于大多数栽培品种。但在温室栽培,由于强光伴随着高温,就必须进行遮阳,遮阳的目的是降温。有些地方夏季最强光照可以达到129000勒克斯,应遮阳降低光强约一半。有些地方在3月初就开始遮阳,但遮阳度要低,避免植株短时间内在光强度上受到骤然变化,随着转暖,逐渐加强遮阳。若室内光强度低于54000勒克斯时,要清除覆盖物(玻璃或塑料膜)上的灰尘,9~10月应去除遮阳物,具体日期视各地气候条件而定。
冬季虽然日照时间短,而且又有防寒物的保护,使温室栽培的月季受光量明显减少,但月季仍然能开花。在冬季利用高光强度电流的荧光灯和白炽灯组合的光源补光,可以明显地提高花枝质量和单位面积花枝产量。但由于电能耗费过大,在成本核算上是不经济的。冬季经常阴天和下雪的地区,补光对切花月季生产有利。
如何种植切花月季?
【来源】
在市场上,切花月季常被称为玫瑰或者月季花,严格地讲这是不对的。因为玫瑰、月季花是植物分类学上的名词,表示不同的植物种。切花月季属于现代月季,是玫瑰、蔷薇类和月季花原种反复杂交选育出的后代,血统来源十分复杂,已不属于植物学上任何一个种,是一大类栽培品种的统称。常见的玫瑰、蔷薇、月季花的主要特征如下:
玫瑰(Rosarugosa)原产于中国北部,现在仍有大量的野生植株,为落叶灌木,高可达两米。茎粗壮丛生,灰褐色,密被绒毛、刚毛和皮刺;羽状复叶,小叶5~9枚,椭圆形至椭圆状倒卵形,长2~5毫米,边缘有钝齿,质厚,表面亮绿色,皱褶明显,正面无毛,背有刺毛,托叶大部分附着于叶柄上;花朵单生或数朵簇生,白色至紫红色,直径6~8cm,含玫瑰油,芳香,一般一年中仅一次开花,花期5~6月,也有的在7~8月再次零星开放;果实扁球形,转红色,具宿存萼片。有众多变种。
蔷薇类:是一大类植物的总称,共同特点是落叶灌木,枝条细长蔓生,羽状复叶,花较小而多朵组成花序,一年仅开放一次。原产中国、西欧、北美。如中国原产的多花蔷薇(野蔷薇Rosamultiflora)小叶5~11枚,边缘有齿,托叶明显,边缘筚齿状。花较小,白色至红色,组成密集圆锥伞房花序,花期5~6月,果实较小,球形;另有狗蔷薇(Rosa.canina)、光叶蔷薇、黄蔷薇,突厥蔷薇、法国蔷薇等。
月季花(Rosaindica):原产我国湖北、四川、云南、江苏、广东等省,现仍有野生植株和古老品种。为落叶或半落叶灌木,植株直立或半开张。羽状复叶,小叶3~5枚,广卵状至卵状椭圆形,长2~3cm,先端尖,边缘有锐锯齿,两面无毛,表面有光泽,托叶大部分附生在叶柄上。花数朵单生或簇生枝顶,直径5cm,白色至深红色,微有香气,花梗细长,一年中可以反复开花,花期4月下旬至10月。果卵形至球形,果熟9~11月。染色体组2n=2x=14。有众多变种,重要的有:月月红:茎纤细带紫红晕,有刺或近无刺,小叶薄,花多单生,花梗细长常下垂,是现代月季的决定性亲本;小月季:植株矮小,多分枝,叶、花均小,是现代小花月季的重要亲本。
现代月季形成过程可概括为由野生原种演化为栽培的古代月季,再由古代月季演化为现代月季。育种过程先后经历了中国选育和欧洲选育两个阶段,在此过程中中国月季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我国早在公元前140~87年(汉武帝)时就开始在宫廷中种植蔷薇类观赏,北宋时代已有众多爱好者,开展了天然授粉和实生选种工作,掌握了扦插繁殖等技术,从野生的单瓣月季花原种驯化选育出半重瓣和重瓣、花色丰富、四季开花的栽培月季花品种,还用一季开花、蔓生的大花蔷薇和月季花杂交选育出四季开花的香水月季。明代以后中国的月季育种工作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育种中心开始转移到欧洲。欧洲从古代巴比伦时代已开始栽培蔷薇类植物,罗马时代常用作祭品。17世纪以前欧洲栽培的蔷薇都是由小亚细亚以西原产的原种改良而成,一年仅一次开花,不耐寒,花色单调,没有香味。17世纪末中国的香水月季、野蔷薇、月季花等传入欧洲的法国,与当地玫瑰(R.gigantea和R.gallica)反复杂交于1837年育成芳香的杂种长春月季;与南欧原产的玫瑰R.gallica等杂交选育出育出茶香月季。19世纪人们用杂种长春月季和茶香月季杂交,于1867年育出第一个杂种茶香月季品种。杂种茶香月季融多种亲本的优点于一身,开花不断、生长势强、花形优美、花色丰富,立即成为栽培的主流。人们以杂种茶香月季为亲本,进一步选育出其他月季类群,统称为现代月季,现在品种已经超过2万个。主要类群有:
杂种茶香月季(HybridTeaRosesHT)占现代月季的大多数,由长春月季、茶香月季、月季花杂交选育而来,第一个品种是法兰西(天地开LaFrance)。其特点是多为灌木,植株健壮高大,半开张;花单生于茎顶,花梗长而坚韧,花蕾卵形秀美,花朵大而且花芯高出四周花瓣,花型高雅,有的具有芳香,花色丰富,一年中反复开花;叶片肥厚光亮;茎上刺钩状,一般不结果实。染色体组2n=3x,4x=21,28。品种繁多,主要用作切花和园林绿化。品种在5000个以上。代表品种和平、萨曼莎等。
丰花月季(FloribundaRosesFL)又名聚花月季,是从杂种茶香月季和小花矮灌月季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特点是树形分枝扩张,中等株高,生长势强壮;花朵比杂种茶香月季小,瓣数也少,不具高耸的花心,但许多花朵簇生枝顶成为花束,花色齐全,多数不具芳香,连续开花;叶和刺类于似杂种茶香月季但较小。品种繁多,多用于园林绿化,也有用作切花的品种。代表品种杏花村、金玛丽等。
壮花月季(GrandifloraRosesGr)是HT和FL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第一个品种出现于1946年。特点是长势和高度多大大超过亲本,花梗和花径介于亲本之间,花型和叶形、刺类似HT,花单生或多朵聚生,连续开花,花色也较丰富。品种现在还不很多,主要用于园林绿化,也有作切花的品种。
微型月季(MiniatureRosesMr)该类株高仅15~30cm,枝叶细小,花径仅2~4cm,芳香,花色丰富,开花不断,特别灌丛月季适合盆栽观赏。
灌木月季(Shrubs,ShrubRoseS)植株在紧凑型和松散型之间,高度一般超过150cm,多是现代月季品种和古代月季品种或种、变种杂交的品种。花期长,一季或二季开花。如天山之星等。
蔓性月季(地被月季)(Ramblers,GrandCoverRosesR)藤本,植株蔓生型,茎枝匍匐生长,花多朵聚生成束开放,一般抗病性较强。品种较少,有道潘金(DorothyPerkins)等。
小姐妹月季(PolyanthasPol)植株紧凑,矮灌丛,株高约100cm左右,枝细,叶小;花小约2.5cm左右,重瓣,花多朵聚生成大簇,四季开花,抗旱性、耐热性较强。代表品种有Paquerette、冬梅等。
一般将1867年作为现代月季的诞生时间,在此之前选育出的月季品种统称为古代月季,古代月季现在栽培的很少,著名的有多花月季(PolyanthaRoses)、杂种长春月季(HybridperpentualRoses)、茶香月季(TeaRoses)、法国蔷薇等。目前栽培的切花月季都属于现代月季,切花月季品种主要来自于杂种茶香月季,其次是丰花月季。壮花月季微型月季仅占极少数
月季花要在几月份插枝能成活?
在早春(二月)或晚秋(九月)
在二月和九月剪取成熟的带3至4个芽的枝条进行扦插。如果嫩枝扦插,要适当遮荫,并保持苗床湿润。扦插后一般30天即可生根,成活率70%至80%。扦插时若用生根粉蘸枝,成活率更高。
播种法即春季播种繁殖。可穴播,也可沟播,通常在4月上中旬即可发芽出苗。移植时间分春植和秋植两种,一般在秋末落叶后或初春树液流动前进行。
月季的养殖方法
1、土壤:月季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以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土壤为佳,一般选择肥沃、疏松、排水性好的土壤,盆要底部有孔,垫一些碎石最大化利用排水能力。
2、光照:月季喜欢阳光充足且空气流通的环境,切记不可将月季置于阴暗而潮湿处养殖,为了避强光直射可暂放荫蔽处,花期尤其注意遮阴,否则易使花朵干枯。
3、温度:月季喜欢生长在温暖环境下,但是惧怕炎热,因而夏季养殖时需注意适当遮阴,酷暑时期可移入室内,最适应的气温为22~25℃。
4、浇水:月季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空气湿度75~80%最适宜,也可耐轻微干旱。基本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浇水时间及浇水量要根据盆内泥土情况具体实施。
5、施肥:月季在5月后是生长旺季,每隔10天就应当追肥1次,肥料不用专门购置,可用腐熟发酵的鱼腥汁、菜叶汁等,肥水比例3:7左右,施肥一直持续到11月。
:--月季花(蔷薇科植物)
怎样给月季花上花肥
原料:控释肥,水溶肥,发酵鸡粪,磷酸二氢钾
步骤:
第一步:初次种植月季时最好选择在每年的冬季,苗相对大一些。选用有机肥和松鳞泥炭等介质混合好,每个20厘米的盆子可以放发酵鸡粪20克到50克左右。也可以混入骨粉,饼肥,发酵羊粪等有机肥,但是总体用量不能太多。
第二步:在混入有机肥的同时可以加入缓释肥,用量基本上是每升土4克混匀。一加仑的盆子用量在12克左右。也可以直接撒在种好的月季土层表面,但是用量要减少一半。
第三步:日常养护可以用氮磷钾比例为20-20-20的肥料浇灌,比例通常为1克肥料兑水一公斤。
第四步:在开花期,可以施用磷酸二氢钾促花。基本用法是在花期来之前和花期刚到的时候施用1500倍磷酸二氢钾液浇灌。
第五步:像家里有的鱼肠等肥料,可以少量埋入土中促进花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