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背桂花
重点介绍绿背桂花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绿背桂花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绿背桂花(Excoecariaformosana),属大戟科海漆属植物,我国有五种,产于西南中部和台湾,云南有四种。灌木,高达1米许4老枝圆柱形,幼枝有较强的纵棱而呈四棱柱形,有皮孔,无毛。
绿背桂花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Excoecariaformosana(Hayata)Hayata
别名:鸡尾木、毒箭木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大戟目
科:大戟科
种:斑子乌桕
亚科:大戟亚科
族:乌桕族
属:海漆属
类型:常绿花灌木类
形态特征
灌木,高达1米许4老枝圆柱形,幼枝有较强的纵棱而呈四棱柱形,有皮孔,无毛。叶对生或稀兼有互生,纸质,叶片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12厘米,宽2-4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急狭或锲形,边缘有疏细齿,齿间距3-7毫米,两面绿色,无毛;中脉两面均凸起,侧脉8-12对,弧形上升,离缘2-3毫米弯拱网结。网脉在背面明显;叶柄长5-13毫米,无腺体;托叶阔卵形,顶端尖,长约1毫米。花单性,雌雄同株,异序或同序而雄花生于花序轴上部,雌花2-3朵生于花序轴下部,聚集成腋生、长1.5-2厘米的总状花序。雄花:花梗极短或几无花梗;苞片阔卵形,长和宽近相等约1.8毫米,顶端短尖,基部于腹面两侧各具一长约1毫米的腺体;每一苞包片内有1朵花;小苞片2,线形,顶端尖,长约1.6毫米,基部有2枚长约0.5毫米的腺体;萼片3,长圆状披针形,长约1.5毫米,宽约0.4毫米,边缘有撕裂状疏细齿;雄蕊3枚,伸出于萼片之外。花药近圆形,比花丝短。雌花:苞片与雄花的相同,惟小苞片比雄花的略宽,基部2腺体常不等大;萼片3,基部多少合生,卵形。长约1.5毫米,宽约1.2毫米,边缘有疏齿;子房球形,直径约2毫米,平滑,花柱3,外反,长约2.5毫米。蒴果具长约4毫米的柄,球形,直径8-10毫米;种子球形,直径约4毫米,表面有大小不等的斑纹或斑点。花期4-5月及8-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丘陵或山谷密林中。
分布范围
分布于广西西部(龙州)、广东南部(阳春)、海南及台湾(屏东)。缅甸、老挝、越南、马来西亚也有。
声明:本文 绿背桂花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