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屿山槟榔
重点介绍兰屿山槟榔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兰屿山槟榔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茎单生直立,高约2-4米,罕为4米以上,直径15-20厘米,基部和顶部坛状增大,有灰白色皱纹;叶鞘长约1米,锈褐色;叶羽状,长2米以上,羽片互生或对生,披针形,长约60厘米,宽4-5厘米,先端极渐尖,基部宽2厘米,具2-4条叶脉,叶面深绿色,发亮,背面苍白色,叶脉上稍具绒毛,上部的羽片较宽,先端撕裂。
兰屿山槟榔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PinangatashiroiHayata
别名:蜡花,淘金彩梅,风蜡花,澳洲腊梅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初生目
科:棕榈科
种:九翅豆蔻
亚科:槟榔亚科
族:槟榔族
属:山槟榔属
类型:常绿花灌木类
形态特征:
茎单生直立,高约2-4米,罕为4米以上,直径15-20厘米,基部和顶部坛状增大,有灰白色皱纹;叶鞘长约1米,锈褐色;叶羽状,长2米以上,羽片互生或对生,披针形,长约60厘米,宽4-5厘米,先端极渐尖,基部宽2厘米,具2-4条叶脉,叶面深绿色,发亮,背面苍白色,叶脉上稍具绒毛,上部的羽片较宽,先端撕裂。花序二次分枝,长40厘米,具3-5个分枝花序,下垂,每分枝花序约有30个长约18-25厘米的小穗状花序。花乳白色。果实卵形,顶端圆锥状急尖,基部钝,长18毫米,直径12毫米,深红色。种子的胚乳嚼烂状,胚基生。花期7月。
产地分布:
产我国台湾兰屿(模式标本产地)。生于该岛中部海拔330-600米的森林中。
本种提示:
本种在《台湾树木志》和《台湾植物志》中都被当作山槟榔(PinangabaviensisBecc.)的异名处理,但根据文献描述(未见标本),本种和山槟榔有较大的区别,首先是本种植株较高大,粗壮,叶片较大型,羽片较多;另外,最大不同点是本种花序较大型,而且是二次分枝,与本属所有已知种类不同;所以,应保留本种的种名。
声明:本文 兰屿山槟榔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