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栗
重点介绍美洲栗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美洲栗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形态特征美洲栗是落叶乔木,稀灌木,树高18-24米,最高达30米;树冠幅径达3米。树皮纵裂,无顶芽,冬芽为3-4片芽鳞包被;叶互生
美洲栗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Castaneaamericana(Michx.)Raf.
别名:美国栗树、美洲栗树、美国板栗、美洲板栗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山毛榉目
科:壳斗科
种:美洲栗
亚科:李亚科
族:蒲桃族
属:栗属
类型:落叶阔叶乔木类
形态特征
美洲栗是落叶乔木,稀灌木,树高18-24米,最高达30米;树冠幅径达3米。树皮纵裂,无顶芽,冬芽为3-4片芽鳞包被;叶互生,叶缘有锐裂齿,羽状侧脉直达齿尖,齿尖常呈芒状;托叶对生,早落。
花单性同株或为混合花序,则雄花位于花序轴的上部,雌花位于下部;穗状花序,直立,通常单穗腋生枝的上部叶腋间,偶因小枝顶部的叶退化而形成总状排列;花被(5)6裂;雄花1-3(5)朵聚生成簇,每簇有3片苞片,每朵雄花有雄蕊12-10枚,中央有被长绒毛的不育雌蕊,花丝细长,花药细小,2室,背着;雌花1-3(-7)朵聚生于一壳斗内,花柱9或6枚,子房9或6室,每室有顶生的胚珠2颗,仅1室1胚珠发育,柱头与花柱等粗,细点状。
壳斗外壁在授粉后不久即长出短刺,刺随壳斗的增大而增长且密集;壳斗4瓣裂,有栗褐色坚果1-3(5)个,通称栗子,果顶部常被伏毛,底部有淡黄白色略粗糙的果脐;每果有1(2-3)种子,种皮红棕色至暗褐色,被伏贴的丝光质毛,不育胚珠位于种皮的顶部,子叶平凸,等大,若不等大,则镶嵌状,富含淀粉与醣,种子萌发时子叶不出土。
产地生境
美洲栗原来是美国东部的主要树种,仅在宾夕法尼亚州一地,估计占所有的硬木总量的25-30%。但被亚洲真菌寄生隐丛赤壳菌传染几乎灭绝。现在成熟的树木在当土非常罕见,而种植的品种,通常成为90厘米到4.5米高的灌木群,或作为林下树,株高仅达4.5到18米高。
主要价值
栗子除富含淀粉外,尚含单糖与双糖、胡罗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类等营养物质。
栗木的心材黄褐色,边材色稍淡,心边材界限不甚分明。纹理直,结构粗,坚硬,耐水湿,属优质材。壳斗及树皮富含没食子类鞣质。叶可作蚕饲料。
声明:本文 美洲栗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