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花谱 > 植物品种 > 小金樱子

小金樱子

编辑:花公子
发布时间:2022-08-13 09:13:53

重点介绍小金樱子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小金樱子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小金樱子,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小果蔷薇RosacymosaTratt的果实。分布于河南、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具有化痰止咳,养肝明目,益肾固涩之功效。常用于痰多咳嗽,明目昏糊,遗精遗尿,白带。

小金樱子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FlemingiaphilippinensisMerr.etRolfe

别名:鸡公子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种:小果蔷薇

亚科:蝶形花亚科

族:菜豆族

属:千斤拔属

类型:落叶花灌木类

入药部位

果实。

性味

味酸、甘,性温。

归经

归肺经。

功效

化痰止咳,养肝明目,益肾固涩。

主治

用于痰多咳嗽,明目昏糊,遗精遗尿,白带。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60g;外用:捣敷。

采集加工

秋、冬季果熟时采摘。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

攀援灌木,高2-5m;小枝圆柱形,无毛或稍有柔毛,有钩状皮刺。小叶3-5,稀7;连叶柄长5-10cm;小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稀长圆披针形,长2.5-6cm,宽8-25mm,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边缘有紧贴或尖锐细锯齿,两面均无毛,上面亮绿色,下面颜色较淡,中脉突起,沿脉有稀疏长柔毛;小叶柄和叶轴无毛或有柔毛,有稀疏皮刺和腺毛;托叶膜质,离生,线形,早落。花多朵成复伞房花序;花直径2-2.5cm,花梗长约1.5cm,幼时密被长柔毛,老时逐渐脱落近于无毛;萼片卵形,先端渐尖,常有羽状裂片,外面近无毛,稀有刺毛,内面被稀疏白色绒毛,沿边缘较密;花瓣白色,倒卵形,先端凹,基部楔形;花柱离生,稍伸出花托口外,与雄蕊近等长,密被白色柔毛。果球形,直径4-7mm,红色至黑褐色,萼片脱落。花期5-6月,果期7-11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较暖的山坡或丘陵地区。分布于河南、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

药材性状

果实圆球形,直径约4mm。表面棕红色或黑褐色,平滑,微有光泽,顶端有不高的花柱残基,基部常带有细小果柄。果肉较薄,棕色,内有小瘦果5-10枝,蒜瓣形,棕黄色。气微,味甘微涩。

相关论述

《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损伤,小金樱子捶敷患处。”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风痰咳嗽。”

声明:本文 小金樱子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