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下红
重点介绍雪下红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雪下红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雪下红的属性介绍
类型:落叶花灌木类
雪下红基本信息
学名ArdisiavillosaRoxb.
别名珊瑚树(花镜),医药师(云南),卷毛紫金牛(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报春花目Primulales
紫金牛科Myrsinaceae
紫金牛亚科Myrsinoideae
紫金牛属Ardisia
圆齿组Sect.Crispardisia
雪下红(原变种)
形态特征
直立灌木,高50-100厘米,稀达2-3米,具匍匐根茎;幼时几全株被灰褐色或锈色长柔毛或长硬毛,毛常卷曲,以后渐无毛。叶片坚纸质,椭圆状披针形至卵形,稀倒披针形,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微下延,长7-15厘米,宽2.5-5厘米,近全缘或由边缘腺点缢缩成波状细锯齿或圆齿,通常不明显,叶面除中脉外,几无毛,背面密被长硬毛或长柔毛,具腺点,以背面尤显,侧脉约15对,多少连成边缘脉,无规律或间断;叶柄长5-10毫米,被长柔毛。单或复聚伞花序或伞形花序,被锈色长柔毛,侧生或着生于侧生特殊花枝顶端;花枝长2-15(-20)厘米,长者近顶端常有1-2片叶或退化叶;花梗长5-10毫米;花长5-8毫米,花萼仅基部连合,萼片长圆状披针形或舌形,顶端钝,与花瓣等长,丙面被毛,外面尤密,具密腺点;花瓣淡紫色或粉红色,稀白色,卵形至广披针形,顶端急尖,具腺点,无毛;雄蕊较花瓣略长或等长,子房卵珠形,几无毛或被微柔毛;胚珠5枚,1轮。果球形,直径5-7毫米,深红色或带黑色,具腺点,被毛。花期5-7月,果期2-5月。
产地分布
产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岛未发现),海拔500-1540米的疏、密林下石缝间,坡边或路旁阳处,亦见于荫蔽的潮湿地方。越南至印度半岛东部亦有。
用途
全株供药用,有消肿、活血散瘀作用,用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吐血、红白痢、疮疥等。
变种
1.毛叶雪下红(海南植物志)(变种)
本变种与前者的主要区别是,植株不高,高50厘米以下,叶片两面被长柔毛,花序通常无退化叶。
产云南、广西、广东,见于疏、密林下比较干燥的地方,有时亦见于荫湿的地方。模式标本采于海南岛五指山。
2.狭叶雪下红(海南植物志)(变种)
本变种与前者的主要区别是,茎略细;叶片狭且较小,倒披针形,长5(-12)厘米,宽1.2(-3)厘米,花与果均较小。花期7-8月,果期10月以后。
产广西、广东(仅海南岛),见于林下阳处或略干燥的地方。模式标本采于海南岛陵水。
声明:本文 雪下红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