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翅参薯
重点介绍无翅参薯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无翅参薯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学名:DioscoreaexalataC.T.TingetM.C.Chan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百合
无翅参薯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Zippelia
别名:野胡椒,藤子毕拨
门:种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木兰亚纲
目:胡椒目
科:胡椒科
种:绿玉藤
亚科:蝶形花亚科
族:五味子族
属:绿玉藤属
类型:藤本类
学名:DioscoreaexalataC.T.TingetM.C.Chang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百合目Liliflorae
百合亚目SubordoLiliineae
薯蓣科Dioscoreaceae
薯蓣属Dioscorea
周生翅组Sect.Enantiophyllum
形态特征:
缠绕草质藤本。块茎长圆柱形或卵形,干时外皮棕褐色或淡褐色,断面白色。茎右旋,无毛,绿色或带紫红色。单叶,在茎下部的互生,上部的对生;叶片纸质,绿色或叶背沿叶脉处带紫红色,长椭圆状卵形至卵形,或为卵圆形,长6-16厘米,宽4-14厘米。顶端渐尖、尾尖或凸尖,基部心形、深心形至箭形,或为戟形,两耳钝,两面无毛,基出脉7-9。雌雄异株。雄花序为穗状花序,长2-3厘米,通常排列呈圆锥花序,有时穗状花序单生或2至数个簇生于叶腋;花序轴明显地呈“之”字状曲折;雄花的外轮花被片为椭圆状卵形,顶端钝,长约1.2毫米,内轮较小而厚,匙形;雄蕊6。雌花序为穗状花,1-2个着生于叶腋;雌花的外轮花被片为宽卵形,长约1.5毫米,质厚,内轮为椭圆形,较外轮厚。蒴果不反折,三棱状扁圆形,长1.5-2.5厘米,宽3.5-4.5厘米;种子着生于每室中轴中部,四周有膜质翅。花期11-12月,果期11-翌年1月。
产地分布:
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及云南。生于海拔1000-2400米的山坡、山沟、路边的阔叶林、竹林或乔灌木混交林中。模式标本采自云南蒙自。
本种提示:
本种与参薯D.alata非常相似,但茎无翅,且叶表皮明显地具3-4个形状不等的副卫细胞(见图18),而参薯的茎有翅,叶表皮通常无明显的副卫细胞(见图19);与山薯D.fordii的区别在于后者叶片通常较狭,为宽披针形、长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基部近截形、圆形、浅心形、宽心形、深心形至箭形。
植物图片:
声明:本文 无翅参薯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