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青藤
重点介绍大花青藤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大花青藤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大花青藤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SaccharumbarberiJesw
别名:野胡椒,藤子毕拨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亚纲:木兰亚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种:绿玉藤
亚科:黍亚科
族:高粱族.
属:甘蔗属
类型:藤本类
学名IlligeragrandifloraW.W.Sm.etJ.F.Jeff.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毛茛目Ranales
莲叶桐科Hernandiaceae
青藤属Illigera
形态特征
藤本,高2-6米。茎具槽棱,被黄褐色长柔毛,尤其在芽的旁边毛被较密,偶有无毛者。指状复叶有小叶3枚;叶柄长4-12厘米,被黄褐色长柔毛。小叶纸质至近革质,卵形或倒卵形至披针状椭圆形,长4-14厘米,宽3-9厘米,先端短渐尖至突尖稀近圆钝,基部圆形,两侧偏斜,上面被极疏的刚毛,中脉上较密,偶有无毛者,下面无毛,中脉基部稍被柔毛或无毛,侧脉4-5对,两面隆起,网脉不显,小叶柄长0.5-2厘米,密被刚毛。花序腋生,为较紧密的聚伞花序,较叶短,或组成圆锥花序而与叶近等长;花序轴密被黄褐色短柔毛;小花梗短,密被黄褐色短柔毛。花红色,有紫红色斑点或条纹;萼片5,长圆形,长12-14毫米,有5条脉,内面被短柔毛;花瓣与萼片同形,稍小,具3条脉;雄蕊5,长约8毫米,花丝被短柔毛;雄蕊附属物10,膜质,长卵形,长3-4毫米,具柄,背部张口状,先端有齿或全缘;子房下位,多少四棱形,密被短柔毛或刚毛;花盘上腺体小,2裂,花柱长8-13毫米,被长柔毛,柱头波状扩大成鸡冠状。果具4翅(稀2-3翅),大的长3-4厘米,小的窄或不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产地分布
产云南南部和西南部、贵州南部。生于海拔1300-2000(-3200)米林中。缅甸北部、印度有分布。
主要用途
根藤药用,味辛、麻凉,有消肿解热、散瘀之功效,用于跌打接骨,捣烂外敷。
Kubitzki在其专著中(Bot.Jahrb.89:171.1969),将本种归入I.villosaC.B.Clarke。我们比较了两种的原描述和补充描述,前者为聚伞花序,花大,萼片长达12-14毫米;雄蕊长8毫米,花丝纤细,附属物为杯形,斜的截形,张口状;花柱长8毫米。而后者花序为伞房花序;花较小,萼片长7-8毫米;雄蕊长4毫米,花丝强壮,附属物椭圆形,钝,凹,花柱长4.2毫米。这些明显的区别点证明两者显然为不同的种。就Kubitzki建立f.subglabra时所引证的我国云南标本:俞德浚16350,20503号看,其特征完全属于大花青藤,同时对照我们的大量标本(云南福贡,蔡希陶54860;碧红,蔡希陶58506;楚雄,李呜岗285;景东,李呜岗908;凤仪,秦仁昌25151;漾濞,秦仁昌25521;耿马,朱太平454;泸水,滇西北队,10435)来看,其特征比较稳定,花序不同,花大1倍;因此大花青藤I.grandifloraW.W.Sm.etJ.F.Jeff.应当保留,而不应归并入I.villosaC.B.Clarke。
小果青藤
与原变种不同在于果较小,直径约4-5.5厘米。
产云南中部至西部。生于800-2100米的山地或密林。
柔毛青藤
与原变种不同在于小叶下面密被柔毛。
产云南南部。生长于海拔1120-1680米山地密林中。
声明:本文 大花青藤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