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
重点介绍红薯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红薯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红薯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TetrastigmatonkinenseGagnep.
别名:土瓜、野黄瓜、老鼠拉冬瓜、天罗网、钮子果、红果果、大树献钮子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葫芦目
科:葫芦科
种:钮子瓜
亚科:马利筋亚科
族:马利筋族
属:马[瓜@交]儿属
类型:藤本类
红薯干原名番薯(学名:Ipomoeabatatas(L.)Lam.),又名茴芋、甘储、甘薯、朱薯、金薯等,属管状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片通常为宽卵形,长4-13厘米,宽3-13厘米,花冠粉红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钟状或漏斗状,长3-4厘米,蒴果卵形或扁圆形,有假隔膜分为4室。[1]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含糖量达到15%-20%。具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又俗称地瓜。
红薯红薯民间里大多数人叫作番薯,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片生长一般为椭圆形,花冠有很多种颜色,最多的是粉红色、白色、紫色。埋在地下的部分多为椭圆形的块根。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地下部分具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块根,块根的形状、皮色和肉色因品种或土壤不同而异。茎平卧或上升,偶有缠绕,多分枝,圆柱形或具棱,绿或紫色,被疏柔毛或无毛,茎节易生不定根。叶片形状、颜色常因品种不同而异,也有时在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叶形,全缘或3-5(-7)裂,裂片宽卵形、三角状卵形或线状披针形,叶片基部心形或近于平截,顶端渐尖,两面被疏柔毛或近于无毛,叶色有浓绿、黄绿、紫绿等,顶叶的颜色为品种的特征之一;叶柄长短不一,长2.5-20厘米,被疏柔毛或无毛。聚伞花序腋生,有1-3-7朵花聚集成伞形,花序梗长2-10.5厘米,稍粗壮,无毛或有时被疏柔毛;苞片小,披针形,长2-4毫米,顶端芒尖或骤尖,早落;花梗长2-10毫米;萼片长圆形或椭圆形,不等长,外萼片长7-10毫米,内萼片长8-11毫米,顶端骤然成芒尖状,无毛或疏生缘毛;外面无毛;雄蕊及花柱内藏,花丝基部被毛;子房2-4室,被毛或有时无毛。开花习性随品种和生长条件而不同,有的品种容易开花,有的品种在气候干旱时会开花,在气温高、日照短的地区常见开花,温度较低的地区很少开花。种子1-4粒,通常2粒,无毛。
红薯生长习性温度喜暖怕冷,低温对其生长有害,当气温降到15℃,就停止生长,低于9℃,薯块将逐渐受冷害而腐烂;在18~32℃范围内,温度越高,红薯生长速度越快,超过35℃则对生长不利。块根形成与膨大的适宜温度是20~30℃,以22~24℃最适宜。
水分
红薯的地上部和地下部产量都很高,茎叶繁茂,根系发达,生长迅速,蒸腾作用强,红薯需水量较大。土壤相对含水量在生长前期和后期保持在60-70%为宜,生长中期是茎叶生长盛期和薯块膨大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以保持在70~80%为宜。
光照
红薯喜光喜温,属不耐阴的作物。光照不足,叶色变黄,严重的脱落。受光不好的一般减产20~30%。红薯是短日照作物,每天日照时数在8~10小时范围内,能诱导红薯开花结实。
土壤
对土壤的适应性强,耐酸碱性好,能够适应土壤pH4.2~8.3的范围。
3地理分布中国分布
分布于中国北京、河南省、天津、河北省、东三省、内蒙古、云南、四川、甘肃、安徽等地。
世界分布
分布于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主产于北纬40°以南)。
声明:本文 红薯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