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巨竹
重点介绍花巨竹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花巨竹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花巨竹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P.virdi-glaucescens(Carr.
别名:粉绿竹(竹林培育),金竹(江苏宜兴),乌竹(浙江),红根笋竹(福建)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亚纲:鸭跖草亚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种:船竹
亚科:稻亚科
族:倭竹族
属:刚竹属
类型:竹类
花巨竹种名:花巨竹
学名:Gigantochloaverticillata(Willd.)Munro
别名:
科:禾本科
属:巨竹属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产云南省勐腊和景洪等地,香港有栽培。国外分布:越南、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有分布,都普遍栽培。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尼西亚爪哇。
形态特征:
竿直立但尾梢下垂而斜倚,高8—15米,直径7—10厘米,竿基部数节环生气根;节间绿色并杂以黄色纵条纹多条,长28—42厘米,幼时贴生白色或淡棕色脱落性小刺毛,以后则渐变无毛,竿壁厚约1.6厘米;节内和各节的下方均环生一圈白色绒毛;箨环被棕色小刺毛,箨鞘早落性,革质,幼时绿色,亦有黄色纵条纹,背面密被贴生而易落的白色至棕色小刺毛,先端宽,稍下凹,边缘生短纤毛;箨耳不明显;箨舌高约3毫米,上缘被流苏状毛或齿裂;箨片外翻,窄卵形或三角形,长6—10厘米,基底宽3.5—4.5厘米,基部的两侧外延而各成一窄带,后者长1—2厘米,高2—3毫米,末端近圆形。分枝常自竿第四或第五节开始,每节以多枝簇生,主枝较粗长。末级小枝具8-10叶;叶鞘初时被棕色小刺毛,后变无毛;叶耳常缺;叶舌截形,高5-10毫米,全缘;叶片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24—47厘米,宽3.5—7厘米,下表面近无毛,次脉11—14对,小横脉稍明显。花果未见。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400—800米的热带季雨林中,可形成竹木混交林。
繁殖培育:
园林用途:
声明:本文 花巨竹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