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穗莎草
重点介绍垂穗莎草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垂穗莎草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垂穗莎草为草本植物,秆为扁三稜形,果实多为长圆形,也有长圆形的。国内主要产于云南省、海南省和两广地区。国外的越南、印度、马来亚、印度尼西亚以及非洲也有分布。
垂穗莎草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CyperusnutansVahl
别名:翅托叶野百合(海南植物志)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亚纲:鸭跖草亚纲
目:莎草目
科:莎草科
种:刺田菁
亚科:蝶形花亚科
族:合萌族
属:莎草属
类型:草本类
形态特征
根状茎短,木质,具根出苗。秆粗壮,高75-110厘米,扁三稜形,平滑。叶短于秆,宽6-12毫米,平张,边缘粗糙。苞片4-8枚,叶状,下面的3-4枚常较花序长,宽达12毫米,上面两条侧脉上具粗糙的细锯齿,边缘粗糙;复出长侧枝聚繖花序具8-10个第一次辐射枝,辐射枝最长达16厘米,每个辐射枝具4-10个第二次辐射枝;穗状花序圆柱状,长2-5厘米,宽4-7毫米,具多数松散的小穗;小穗排列较疏松,近于直立,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11毫米,宽1.5毫米,具6-10朵花;小穗轴具白色透明的翅;鳞片排列稀疏,膜质,椭圆形,顶端具小短尖,长约2毫米,背面中间红棕色,具龙骨状突起,脉7-9条,两侧淡黄色,具锈色斑纹;雄蕊3,花药线状长圆形,药隔红色,突出于花药顶端;花柱极短,柱头3,细长,露出鳞片外。小坚果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三稜形,长约为鳞片的2/3,具密的微突起细点。花果期5-10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谷中近水处。
分布范围
产于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岛。
参考文献
CyperusnutansVahl,Enum.II(1806)363;C.B.ClarkeinJourn.Linn.Soc.Bot.XXI(1884)143etXXXVI(1903)215;Merr.inLingn.Sci.Journ.XIII(1934)19;Hand.-Mzt.Symb.Sin.VII(1936)1247;Kukenth.inEngl.Pflanzenr.Heft101,IV,20(1935)144.
声明:本文 垂穗莎草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