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花谱 > 植物品种 > 野古草

野古草

编辑:花公子
发布时间:2022-09-06 14:29:23

重点介绍野古草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野古草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野古草,别名:硬骨草,白牛公,乌骨草,拉丁文名:Arundinellaanomala.禾本科、野古草属多年生草本。根茎较粗壮,密生具多脉的鳞片,须根直径约1毫米。秆直立,疏丛生,叶鞘无毛或被疣毛;叶舌短,上缘圆凸,具纤毛。第一小花雄性,约等长于等二颖,顶端钝,花药紫色,外稃上部略粗糙,3-5脉不明显,无芒,柱头紫红色。花果期7-10月。多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坡、路旁或灌丛中喜阳,耐轻度遮阴。耐旱,耐瘠。园林中宜数株丛植或与其他观赏草和花卉配置应用。根茎密集,可固堤,保持水土。

野古草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ArundinellaanomalaSteud.

别名:野枯草、硬骨草、马牙草、红眼巴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亚纲:鸭跖草亚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种:野古草

亚科:繁缕亚科

族:繁缕族·繁缕亚族

属:野古草属

类型:草本类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较粗壮,长可达10厘米,密生具多脉的鳞片,须根直径约1毫米。秆直立,疏丛生,高60-110厘米,径2-4毫米,有时近地面数节倾斜并有不定根,质硬,节黑褐色,具髯毛或无毛。叶鞘无毛或被疣毛;叶舌短,上缘圆凸,具纤毛;叶片长12-35厘米,宽5-15毫米,常无毛或仅背面边缘疏生一列疣毛至全部被短疣毛。花序长10-40(-70)厘米,开展或略收缩,主轴与分枝具棱,棱上粗糙或具短硬毛;孪生小穗柄分别长约1.5毫米及3毫米,无毛;第一颖长3-3.5毫米,具3-5脉;第二颖长3-5毫米,具5脉;第一小花雄性,约等长于等二颖,外稃长3-4毫米,顶端钝,具5脉,花药紫色,长1.6毫米;第二小花长2.8-3.5毫米,外稃上部略粗糙,3-5脉不明显,无芒,有时具0.6-1毫米芒状小尖头;基盘毛长1-1.3毫米,约为稃体的1/2;柱头紫红色。

花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

多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坡、路旁或灌丛中喜阳,耐轻度遮阴。耐旱,耐瘠。

分布范围

除新疆、西藏、青海未见本种外,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苏联东部、朝鲜、日本及中南半岛各地也有。

主要价值

幼嫩时牲畜喜食,秆叶亦可作造纸原料。

园林用途:不同种源的植株叶色不同,黄绿色叶片秋季变为黄棕色,深绿色叶片秋季变为紫色。植株强劲有力,质感稍缸粗糙。园林中宜数株丛植或与其他观赏草和花卉配置应用。

根茎密集,可固堤,保持水土。

园林应用参考种植密度:6~9株/m2。

繁殖技术

播种或分株繁殖。宜春季进行。

声明:本文 野古草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