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滇还阳参
重点介绍藏滇还阳参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藏滇还阳参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藏滇还阳参(学名:Crepiselongata)是菊科还阳参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云南、四川、西藏等地,生长于海拔2,600米至4,200米的地区,见于林缘、山坡草地、灌丛或草甸,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藏滇还阳参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CrepiselongataBabcock
别名:长茎还阳参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桔梗目
科:菊科
种:斑叶竹节秋海棠
亚科:舌状花亚科
族:菊苣族·莴苣亚族
属:还阳参属
类型:草本类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偏斜或垂直,生多数细根。茎直立,高约40厘米,单生或3-6个茎成簇生,裸露或几裸露,近基部被白色稀疏短柔毛或几无毛,不分枝或少分枝,分枝细长或短,全部分枝被多细胞节毛,小花序梗被稠密或稀疏的多细胞节毛或头状具柄的短腺毛并兼被白色蛛丝状柔毛。基生叶多数,全形倒披针形、长椭圆形、长椭圆状倒披针形或匙形,包括叶柄长3-16厘米,宽0.8-2厘米,顶端急尖、钝或圆形,基部楔形渐狭或急狭成宽或狭翼柄,羽状浅裂或半裂或边缘凹缺状锯齿或齿尖或边缘全缘或几全缘,侧裂3-6对,三角形,向下方的侧裂片渐小,最基部的侧裂片锯齿状;茎无叶或茎叶1-2片,下部的茎叶与基生叶同形并等样分裂,上部的茎叶线形,不裂;全部叶两面及叶柄被白色稀疏短柔毛。头状花序3-12枚在茎枝顶端排成不规则的伞房花序或伞房圆锥花序,极少植株含两个头状花序或仅有1个单生茎顶的头状花序。总苞钟状,长7-9毫米,黑绿色。总苞片4层,外层及最外层短,披针形,长2毫米,宽1毫米或不足1毫米,顶端急尖或钝,内层及最内层长,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7-9毫米,宽1.2毫米,顶端渐尖;全部总苞片外面被稀疏的蛛丝状柔毛,沿中脉被稠密的多细胞节毛。瘦果纺锤形;深褐色,长5毫米,顶端无喙,有10条等粗的纵肋,肋上无小刺毛。冠毛白色,长4.2毫米。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600-4200米的山坡草地、灌丛、林缘及草甸。
分布范围
分布于云南(禄劝、丽江、中甸、维西)、四川(康定、汉源)、西藏(拉萨、吉隆、林芝、隆子、波密、普兰)。
声明:本文 藏滇还阳参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