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花谱 > 植物品种 > 矮大黄

矮大黄

编辑:花公子
发布时间:2022-10-01 10:08:25

重点介绍矮大黄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矮大黄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矮大黄(拉丁学名:RheumnanumSiev.exPall..)是蓼科,大黄属多年生矮小粗壮草本,高可达35厘米;根为直或弯曲的长圆柱状,根状茎顶部被多层棕色膜质托叶鞘包围,托叶鞘光滑无毛。叶片革质,肾状圆形或近圆形,顶端阔圆,基部圆形或极浅心形,叶脉掌状,叶上面黄绿色,下面色较浅,叶柄短粗,花序由根状茎顶端生出,花成簇密生,苞片鳞片状;花梗较粗壮,花被片近肉质,黄白色,常具紫红色煊染,花盘环状,略肥厚呈肉质;果实肾状圆形,红色,纵脉靠近翅的边缘。种子卵形,5-6月开花,7-9月结果。

矮大黄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RheumnanumSiev.exPall.

别名:戈壁大黄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蓼目

科:蓼科

种:矮大黄

亚科:酸模亚科

族:酸模族

属:大黄属

类型:草本类

形态特征

矮小粗壮草本,高20-35厘米;根为直或弯曲的长圆柱状,直径2--4厘米,内部白色,无茎,根状茎顶部被多层棕色膜质托叶鞘包围,托叶鞘光滑无毛。

基生叶2--4片,叶片革质,肾状圆形或近圆形,长614厘米,宽8-16厘米,稀更大,顶端阔圆,基部圆形或极浅心形,近全缘呀略不整齐,叶脉掌状,基出脉3-5条,叶上面黄绿色,具白色优状突起,下面色较浅,无毛;叶柄短粗,长2-4.5厘米,直径7-9毫米,具细沟棱,光滑无毛。

花序由根状茎顶端生出,自近中部分枝,形成宽阔圆锥花序,小枝粗壮,具纵棱线,光滑无毛;花成簇密生,苞片鳞片状;花梗较粗壮,长1.5-3毫米,无关节;花被片近肉质,黄白色,常具紫红色煊染,外轮3片小,条状披针形,长2-2.5毫米,宽约1毫米,中间具1条纵脊,上端略呈龙骨状,内轮3片大,宽椭圆形到宽卵形,长约3.5毫米,宽2.5-3毫米;花盘环状,略肥厚呈肉质;雄蕊9,着生花盘边缘,短而不外露,子房棱状椭圆形,花柱较粗而反曲,柱头膨大成倒圆锥状。果实肾状圆形,长10-12毫米,宽12-14毫米,红色,纵脉靠近翅的边缘。种子卵形,宽约5毫米;宿存花被明显增大,几全遮盖着种子。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700-2000米或以上的山坡、山沟或砂砾地。

大黄喜凉爽、干燥气候、耐寒性强。高温多湿条件下易烂根。宜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中栽植。以中性及微碱性土壤为宜。大黄的生命力较强,种子发芽力可维持3-4年。播后当年或第二年只形成叶簇。每年4月上旬返青,第三年5-6月开花,6-10月果实成熟。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甘肃、内蒙古的中部和西部地区及新疆的东北部。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蒙古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驼、羊等喜食其叶。

成分

对矮大黄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常压、减压硅胶柱层析、ODS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进行分离,通过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其石油醚、氯仿部分及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9个化合物,分别为:大黄酚(chrysophanol)、大黄素甲醚(physcion)、大黄素(emodin)、正二十六烷酸(n-hexacosnicacid)、谷甾醇(sitosterol)、谷甾醇葡萄糖苷(sitosterol-3-O-glucoside)、葡萄糖(glucose)、大黄素-龙胆二糖苷(emodin-gentiobioside)和大黄酚-8O-β-D-吡喃葡萄糖苷(chrysophanol-8-O-β-D-glucopyranoside)。

药用

矮大黄属于砂生组的矮黄系,又名戈壁大黄,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和甘肃。甘肃省大黄属植物民间用药状况调查研究表明其具有清热缓泻、健胃安中之功效,用于治疗大便秘结、口干、口渴、口臭、脘腹痞满等症。

声明:本文 矮大黄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