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捕蝇草
重点介绍贝壳捕蝇草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贝壳捕蝇草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捕蝇草的捕虫夹具有活动能力,捕虫过程非常具有趣味性,深得人们的喜爱,已成为国内最受玩家宠爱的食虫植物品种。
贝壳捕蝇草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DionaeamuscipulaCoquillage
别名:迷你捕蝇草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五桠果亚纲
目:石竹目
科:茅膏菜科
种:西藏草莓
亚科:唐松草亚科
族:耧斗菜族
属:捕蝇草属
类型:草本类
起源
贝壳捕蝇草是法国人GuillaumeBily在荷兰Carniflora苗圃于2008年5月举办的开放日活动中发现的。在此次活动中他还发现了异形捕蝇草(Alien)。在观察中他发现贝壳捕蝇草的齿非常短,捕兽夹壁极厚,形态较圆,仿佛一个小贝壳,因而在2010年以“Coquillage(在法文中是‘贝壳’的意思)”的名字注册成功。
贝壳捕蝇草和异形捕蝇草(Alien)都是在荷兰的Carniflora苗圃被发现的。这种捕兽夹给人“肉肉感觉”的奇异捕蝇草园艺品种一经发现就备受关注,是比较珍贵的顶级捕蝇草之一。
捕蝇草属于茅膏菜科捕蝇草属(Dionaea),全属仅1种,但有较多的园艺种、变种,原产美国卡罗莱纳州的大西洋沿岸平原地区,威尔明顿市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生长在稀树草原沼泽的泥炭或沙质土壤中,生长环境常年潮湿,但一般不会出现季节性淹水的情况。这些地区通常地面生长着低矮草本,因常年的野火抑制了高大植物的生长,只有零星的松树或灌木分布其中,因此很开阔,能接受到大量的日照。因地处大西洋沿岸,受海洋气候影响,这里温暖湿润,夏季白天30度左右,极少超过35度,日夜温差10度左右,冬季最低温度0度左右,一般不低于-7度。原生地由于人类的不断开发,生存空间遭到破坏日渐缩小,为保护物种,捕蝇草也被引入佛罗里达州等地区进行了复育。
形态特征
贝壳捕蝇草是一种全年贴地生长的小型短齿系捕蝇草,捕兽夹仅有三厘米左右。由于夹子圆而厚实,关闭起来仿佛贝壳一般。在成株后齿会呈现标准短齿系的短粗“圆锥形”特征,捕兽夹内侧在充足光照和较大的温差下可以变得血红,配上植株的淡黄色会有一种晶莹剔透的感觉,异常美丽。
但当今市场涌现出了一批名为‘绿巫师(GreenWizard)’的捕蝇草,外形几乎和贝壳一样。可由于花青素丢失,绿巫师捕蝇草是全年绿色的品种,不过二者在幼苗阶段几乎无法区分。
生长习性
贝壳捕蝇草是全年贴地生长的品种,叶柄有时会非常长,如同蛇一般匍匐扭曲在地面。它们是非常喜欢光照和温差的种类,因为光照充足、温差和湿度适当时可以整株呈偏黄的颜色,同时齿变粉,捕兽夹内壁完全成为鲜红色。
但温差不足时,厚实的多肉捕兽夹也会有一种水灵剔透的感觉,是不论条件充足与否都很美丽的捕蝇草。
栽培技术
基本事项
生存温度:0-38
适宜温度:20-30
栽培基质:泥炭、水苔、珍珠岩、沙等
环境湿度:
声明:本文 贝壳捕蝇草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