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石豆兰
重点介绍海南石豆兰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海南石豆兰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学名:BulbophyllumhainanenseZ.H.Tsi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微子目Micros
海南石豆兰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ElatostemabeshengiiW.T.Wang
别名:零余子荨麻等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荨麻目
科:荨麻科
种:福建红小麻
族:楼梯草族.
属:楼梯草属
类型:草本类
学名:BulbophyllumhainanenseZ.H.Tsi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微子目Microspermae
兰科Orchidaceae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树兰族Trib.Epidendreae
石豆兰亚族Subtrib.Bulbophyllinae
石豆兰属Bulbophyllum
无假鳞茎组Sect.Aphanobulbon
形态特征:
根状茎纤细,坚硬,粗约0.8毫米,节上具2-3条纤细、弯曲的根。无假鳞茎。叶出自根状茎的节上,肉质,彼此相距1-1.5厘米,椭圆形,长8-15毫米,中部宽6-8毫米,先端钝,基部具长约1毫米的柄,具多数或不明显的脉。花葶出自生有叶的根状茎节上,直立,纤细,圆柱形,高出叶外,长2-3.5厘米,伞形花序具2朵花;花序柄粗约0.4毫米,被3-4枚鞘;鞘筒状,紧抱于花序柄,长约2.5毫米,先端锐尖;花苞片卵状披针形,长约1.5毫米,先端锐尖;花梗和子房长约3毫米;花纯黄色,稍垂头,质地较厚,萼片分离;中萼片卵状披针形,长5-7毫米,中部宽2.5毫米,先端近急尖,具3条脉,仅中肋到达先端;侧萼片斜卵状三角形,长4.5-6.5毫米,中部宽3.2毫米,先端急尖,基部贴生在蕊柱足上,具3条脉,仅中肋到达先端;花瓣长圆形,长约3毫米,中部宽1.2毫米,先端钝,具1条脉,边缘全缘;唇瓣的整体轮廓为宽卵形,长3.2毫米,基部与蕊柱足连接而形成活动关节,中部以上骤然收狭而呈3裂,侧裂片近半圆形;中裂片短小,披针形,长约1毫米,先端钝;唇盘具一对八字形的胼胝体;蕊柱长2毫米;蕊柱足向上弯曲,长2.5毫米,其分离部分长约1毫米;药帽光滑无毛。花期11月。
产地分布:
产海南(吊罗山)。生于海拔约500米的混交林中树干上。
本种提示:
本种近圆叶石豆兰BulbophyllumdrymoglosumMaxim.和小叶石豆兰B.tokioiFyku-yama,不同于前者在于花序具2朵花,花纯黄色,唇瓣宽卵形,中部以上骤然3裂,中裂片很短小;与后者的区别在于花序伞形,唇瓣形状也不同。
植物图片:
声明:本文 海南石豆兰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