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仙茅
重点介绍大叶仙茅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大叶仙茅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学名:Curculigocapitulata(Lour.)O.Ktze.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百合目Li
大叶仙茅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PlagiostachysaustrosinensisT.L.Wu
别名:牛牯缩砂、波罗砂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亚纲:姜亚纲
目:芭蕉目
科:姜科
种:疣果豆蔻.
亚科:姜亚科
族:姜族
属:偏穗姜属
类型:草本类
学名:Curculigocapitulata(Lour.)O.Ktze.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百合目Liliflorae
百合亚目SubordoLiliineae
石蒜科Amaryllidaceae
仙茅属Curculigo
大叶仙茅组Sect.Molineria
形态特征:
粗壮草本,高达1米多。根状茎粗厚,块状,具细长的走茎。叶通常4-7枚,长圆状披针形或近长圆形,长40-90厘米,宽5-14厘米,纸质,全缘,顶端长渐尖,具折扇状脉,背面脉上被短柔毛或无毛;叶柄长30-80厘米,上面有槽,侧背面均密被短柔毛。花茎通常短于叶,长(10-)15-30厘米,被褐色长柔毛;总状花序强烈缩短成头状,球形或近卵形,俯垂,长2.5-5厘米,具多数排列密集的花;苞片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1.5-2.5厘米,被毛;花黄色,具长约7毫米的花梗;花被裂片卵状长圆形,长约8毫米,宽3.5-4毫米,顶端钝,外轮的背面被毛,内轮的仅背面中脉或中脉基部被毛;雄蕊长约为花被裂片的2/3;花丝很短,长不超过1毫米;花药线形,长约5毫米;花柱比雄蕊长,纤细,柱头近头状,极浅的3裂;子房长圆形或近球形,被毛。浆果近球形,白色,直径约4-5毫米,无喙;种子黑色,表面具不规则的纵凸纹。花期5-6月,果期8-9月。
产地分布:
产福建(南部)、台湾、广东(包括海南岛)、广西、四川(峨眉山)、贵州、云南(南部至西南部)、西藏(墨脱、察隅)。生于林下或阴湿处,海拔850-2200米。也分布于印度、尼泊尔、孟加拉、斯里兰卡、缅甸、越南、老挝和马来西亚。模式标本采自越南南部。
本种提示:
山本由松(Y.Yamamoto)(1943)发表的海南岛新种C.fuziwarae的模式标本未看到,但根据原描述和对大量海南岛标本的观察,确信就是本种。
植物图片:
声明:本文 大叶仙茅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