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山鹅观草
重点介绍五龙山鹅观草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五龙山鹅观草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学名:RoegneriahondaiKitag.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禾本目Graminales禾
五龙山鹅观草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Roegneriatibetica(Melderis)H.L.Yang
别名:被子植物门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亚科:早熟禾亚科
族:小麦族
属:鹅观草属
类型:草本类
学名:RoegneriahondaiKitag.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禾本目Graminales
禾本科Gramineae
早熟禾亚科Pooideae
小麦族Triticeae
鹅观草属Roegneria
犬草组Sect.Cynopoa
毛盘草系Ser.Barbicallae
形态特征:
秆高70-100厘米,无毛;基部的叶鞘常具倒毛。叶片扁平,长13-20厘米,宽3-7毫米,上面粗糙,脉上具糙毛,下面较平滑。穗状花序长约15厘米,多少带紫色,具小穗11枚;小穗较疏松的两侧排列于穗轴上,长约16毫米(芒除外),通常含,小花;颖宽披针形,先端渐尖或具小尖头,脉上粗糙,边缘无毛,第一颖长7-10毫米,第二颖长8.5-11毫米;外稃上部具明显5脉,粗糙,先端两侧或1侧具微齿,第一外稃长约10毫米,先端芒长15-25毫米;内稃稍短于外稃,先端钝圆而微下凹成2齿,脊中部以上具纤毛,脊间上部被微毛而下部无毛。
产地分布:
产河北、内蒙古等省区。生于山坡。模式标本采自河北五龙山。原种记载的叶片宽达9毫米;穗状花序长达20厘米,具15枚小穗,小穗长约17毫米;与上述种的性状描述略有差异,因差别不大,而其他性状均相同,故仍为本种。
本种提示:
另耿以礼教授根据刘慎谔1350(1930年7月21日采自北京,西山)标本鉴定为1新变种—蛊草var.fascinataKeng禾本科图说361.图290.1959;南京大学学报(生物学)1:26.1963),其与原种主要区别在于该变种的叶片边缘粗糙,两面均较平滑或稀可基部两面密生细柔毛,宽3-7毫米,外稃先端具芒长15-20毫米。鉴于在原种叶的上面沿脉上疏生糙毛,而该变种无毛或亦可有两面密生柔毛者,可以看出叶的被毛状况在该变种中也有变异,故此处将该变种的性状差异看作为原种的变异幅度,不再列为新的种下等级。
声明:本文 五龙山鹅观草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