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裂复叶耳蕨
重点介绍细裂复叶耳蕨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细裂复叶耳蕨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细裂复叶耳蕨学名Arachniodesconiifol
细裂复叶耳蕨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BromusangrenicaDrob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亚科:早熟禾亚科
族:雀麦族
属:雀麦属
类型:草本类
细裂复叶耳蕨学名Arachniodesconiifolia(T.Moore)Ching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蕨纲Filicopsida
薄囊蕨亚纲Leptosporangiatidae
真蕨目Eufilicales
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
复叶耳蕨属Arachniodes
形态特征
植株高达1米。叶柄长50-60厘米,粗4-5毫米,禾秆色,基部密被黑褐色、线状披针形鳞片,向上连同叶轴被有相当多黑色、线状披针形较小鳞片。叶片长圆状卵形,长50-56厘米,宽25-40厘米,顶部渐尖,充分四回羽状;羽状羽片8-10对,基部一对对生,向上的互生,有柄,斜展,拉近,基部一对最大,三角状披针形,长达30厘米,基部宽约12厘米,长渐尖头,三回羽状;一回小羽片约12对,互生,有柄,下侧的比上侧的略较长,披针形,基部下侧一片略较大,长达12厘米,宽约3厘米,长渐尖头,基部阔楔形,二回羽状;二回小羽片约22对,互生,有柄,上下两侧的几同大,阔披针形,基部的略较大,长2厘米,宽约1厘米,钝尖头,基部不对称,上侧近截形,下侧斜切,羽状;末回小羽片约6对,几无柄,长圆形,基部上侧一片略较大,长7毫米,宽3毫米,锐尖头,边缘浅裂,裂片狭长圆形,宽约1.5毫米,锐尖头并有长尖齿,全缘;第二片羽片披针形,长达24厘米,宽约5厘米,渐尖头,基部阔楔形,三回羽状,上下两侧的一回小羽片等大,披针形,第三对羽片与第二对同形,向上的各对羽片逐渐缩小,三回至一回羽状或羽裂。叶干后薄草质,暗绿色,光滑,各回羽轴下面略被黑色、线形小鳞片。孢子囊群小,每裂片基部上侧1枚,略近中脉;囊群盖棕色,薄膜质,全缘,早落。
产地分布
产于四川西南部和云南中部及南部。生山谷林下或山坡灌丛中,海拔1100-2300米。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
声明:本文 细裂复叶耳蕨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