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鄂囊瓣芹
重点介绍川鄂囊瓣芹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川鄂囊瓣芹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川鄂囊瓣芹的属性介绍
类型:草本类
川鄂囊瓣芹基本信息
学名Pternopetalumrosthornii(Diels)Hand.-Mazz.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伞形目Umbelliflorae
伞形科Umbelliferae
芹亚科Apioideae
阿米芹族Ammineae
葛缕子亚族Carinae
阿米芹族九棱类与真型类Ammineae-NovenjugataeetGenuinae
囊瓣芹属Pternopetalum
齿棱组Sect.Denterioideae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根棕褐色,长10-15厘米。茎1-2,不分枝,有时1-2分枝或二歧式分枝。基生叶有长柄,长10-20厘米,基部有褐色膜质叶鞘,叶2回三出分裂,两侧的裂片卵状披针形或长卵形,长1-4厘米,宽0.5-1.5厘米,中间的裂片狭长,长7-11厘米,宽1.5-2.5厘米,基部楔形,顶端长尾状,裂片有短柄或无柄,边缘都有微向内弯的圆齿状锯齿或重锯齿;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最上部的茎生叶1-2回三出分裂,无柄或有短柄。复伞形花序无总苞;伞辐7-40,长2-4厘米;小伞形花序有花2-3,小总苞片披针形,2-3个;萼齿钻形;花瓣倒卵形,基部狭窄,顶端凹缺,有内折小舌片;花柱基圆锥形,花柱伸长,直立。果实卵形至广卵形,长3毫米,宽2毫米,果棱线形,每棱槽中油管1-3,合生面油管2-4。花果期4-8月。
产地分布
产四川、湖北。生于海拔1300-2170米的山坡沟谷、潮湿岩石上、河岸和竹林下。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南川金佛山。
本种提示
本种接近五匹青P.vulgare(Dunn)Hand.-Mazz.和散血芹P.botrychioides(Dunn)Hand.-Mazz.但本种的叶为1-2回三出分裂,裂片狭长,顶端长尾状,边缘有微向内弯的圆齿状锯齿或重锯齿,果实卵形至广卵形,而与后两种不同。
据Diels(inEngl.Bot.Jahrb.29:495.1900.)的原始文献记载和Wolff[inEngl.Pflanzenr.90(IV.228):176.f.14.1927]的描述和插图,果实棱槽中的油管是单生的,但从四川、湖北等不同地区的标本中所观察到的成熟果实,棱槽内的油管1-3。
声明:本文 川鄂囊瓣芹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