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蒿

编辑:花公子
发布时间:2022-09-29 11:20:20

重点介绍奇蒿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奇蒿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奇蒿的属性介绍

类型:草本类

奇蒿

基本信息

学名ArtemisiaanomalaS.Moore

别名刘寄奴(唐·新修本草,中药俗称),金寄奴(日华子本草),乌藤菜(通志),珍珠蒿(台湾植物志),南刘寄奴(湖北、江西),六月霜、九里光、野马兰头(江苏),化食丹(上海),六月雪、白花尾(江西),苦婆菜(福建),细白花草(湖南),“黑补标”、“黑艾”(瑶族土名)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桔梗目Campanulales

菊科Compositae

管状花亚科Carduoideae

春黄菊族Anthemideae

菊亚族Chrysantheminae

蒿属Artemisia

蒿亚属Subgen.Artiemisia

白苞蒿组Sect.Albibractea

奇蒿系Ser.Anomalae

奇蒿(原变种)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主根稍明显或不明显,侧根多数;根状茎稍粗,直径3-5毫米,弯曲,斜向上。茎单生,稀2至少数,高80-150厘米,具纵棱,黄褐色或紫褐色,初时被微柔毛,后渐脱落;上半部有分枝,枝弯曲,斜向上或略开展,长5-15厘米。叶厚纸质或纸质,上面绿色或淡绿色,初时微有疏短柔毛,后无毛,背面黄绿色,初时微有蛛丝状绵毛,后脱落;下部叶卵形或长卵形,稀倒卵形,不分裂或先端有数枚浅裂齿,先端锐尖或长尖,边缘具细锯齿,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具短柄,叶柄长3-5毫米;中部叶卵形、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9-12(-15)厘米,宽2.5-4(-5.5)厘米,先端锐尖或长尖,边缘具细锯齿,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叶柄长2-4(10)毫米;上部叶与苞片叶小,无柄。头状花序长圆形或卵形,直径2-2.5毫米,无梗或近无梗,在分枝上端或分枝的小枝上排成密穗状花序,并在茎上端组成狭窄或稍开展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半膜质至膜质,背面淡黄色,无毛,外层总苞片小,卵形,中、内层总苞片长卵形、长圆形或椭圆形;雌花4-6朵,花冠狭管状,檐部具2裂齿,花柱长,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叉端钝尖;两性花6-8朵,花冠管状,花药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圆钝,花柱略长于花冠,先端2叉,叉端截形,并有睫毛。瘦果倒卵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花果期6-11月。

产地分布

产河南(南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东部)、贵州;生于低海拔地区林缘、路旁、沟边、河岸、灌丛及荒坡等地。越南也有。模式标采自江西九江。

用途

含挥发油,主要成分有黄酮苷、酚类、氨基酸等。全草入药,东南各省称“刘寄奴”或称“南刘寄奴”,有活血、通经、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消食之效,民间用于治疗肠、胃及妇疾患,近年亦用于治血丝虫病,还可代茶泡饮作清凉解热药。

密毛奇蒿(变种)奇蒿、密毛变种(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与原变种区别在于本变种叶面初时疏被短糙毛,叶背密被灰白色或灰黄毛宿存的绵毛。

产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广西(北部)等省区。模式标本采自浙江天目山。

入药,同原变种。

声明:本文 奇蒿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

品种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