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花谱 > 植物品种 > 荞麦地鼠尾草

荞麦地鼠尾草

编辑:花公子
发布时间:2022-10-10 13:31:41

重点介绍荞麦地鼠尾草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荞麦地鼠尾草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荞麦地鼠尾草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ZiziphoratenuiorL.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管状花目

科:唇形科

亚科:野芝麻亚科

族:塔花族

属:新塔花属

类型:草本类

基本信息

学名SalviakiaometiensisLevl.

别名丹参、红根(云南巧家)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管状花目Tubiflorae

唇形科Labiatae

野芝麻亚科Lamioideae

鼠尾草族SALVIEAE

鼠尾草属Salvia

弧隔鼠尾草亚属Subgen.Salvia

宽球苏组Sect.Eurysphace

多年生亚组Subsect.PerennesC.Y.Wu

栗色鼠尾草系Ser.Castaneae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主根条状,伸长,长达40厘米,粗达2.5厘米,扭曲状,木质,外皮剥落,红色。茎高25-50厘米,钝四稜形,具四槽,被绒毛状的黄褐色柔毛或渐变无毛。叶片卵圆形,长4-15厘米,宽2-10厘米,先端锐尖,基部心形,边缘具圆齿,齿端具小尖头,薄纸质,上面干时橄榄绿色,被小刚毛,下面灰绿色,沿脉上略被短柔毛或近无毛,全面满布黄褐色腺点;叶柄长9-21厘米,被毛与茎相同或近无毛。轮伞花序2-4花,紧密,幼时集合成球果状,开花时下部稍疏离,组成顶生总状或总状圆锥花序;苞片宽卵圆形或近圆形,通常长1-2.4厘米,先端钝,具小尖头,基部圆形,全缘,具缘毛,上面疏被小刚毛或近无毛,下面被短柔毛;花梗长约3毫米,与花序轴密被黄褐色长柔毛及腺疏柔毛。花萼狭钟形或钟形,长1.3-1.5厘米,外被黄色长柔毛及腺疏柔毛,密布小腺点,内面被微硬伏毛,二唇形,唇裂不及萼长1/3,上唇半圆状宽三角形,长3.5毫米,宽约9毫米,先端具小突尖,下唇与上唇近等长,宽约8毫米,半裂成2齿,齿三角状卵圆形,先端具小突尖:果时花萼稍增大,长约1.7厘米,基部略一面膨,中部以上稍收缩,口部略开张,外面脉纹明显隆起。花冠紫褐色或红色,长2.8-3.5厘米,外被疏柔毛,内面离冠筒基部8-12毫米有斜向不完全的小疏柔毛毛环,冠筒圆柱状,基部宽约3.5毫米,在伸出花萼部分渐向上腹状膨大,至喉部宽达9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略内凹或略呈盔状,近圆形,长约7毫米,先端微缺,下唇比上唇略长,3裂,中裂片倒心形,长4毫米,宽6毫米,先端微缺,基部略收缩,边缘波状,侧裂片斜半圆形。能育雄蕊伸至上唇,花丝扁平,长约5.5毫米,药隔长6-7毫米,弯成弧形,上臂较下臂稍长。花柱与花冠上唇近等长,先端不相等2浅裂,后裂片较短。花盘前方稍膨大。小坚果暗褐色,倒卵圆形,长约斗毫米,顶端圆,背部具条纹。花期5-11月,果期11月。

产地分布

产云南东北部,四川中南部;生于山坡草地上,海拔2500-32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巧家荞麦地。

用途

根入药,功效同丹参。

本种提示

可分三变型。一为原变型f.kiaometiensis。二为柔毛变型f.pubescensStib.inAct.Hort.Gothob.9:134.1934(图版18:5-8),这一变型亦名土丹参(四川盐源),与原变型不同在于茎粗大,高达1米,最下部叶长达30厘米,宽21厘米,花序具2-8侧枝,叶上面极密被贴生疏柔毛,下面被柔软的短柔毛及腺点,产云南西北部及四川西南部,生于山坡草地,海拔2300-2600米,等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宁蒗。三为绒毛变型f.tomentellaStib.inAct.Hort.Gothob.9:134.934,这一变型与原变型不同在于叶上面无毛,有光泽,下面被灰白色短绒毛,产云南西北部,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中甸。

声明:本文 荞麦地鼠尾草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