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花谱 > 植物品种 > 异色黄芩

异色黄芩

编辑:花公子
发布时间:2022-09-18 13:39:32

重点介绍异色黄芩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异色黄芩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异色黄芩的属性介绍

类型:草本类

异色黄芩

基本信息

学名ScutellariadiscolorWall.exBenth.

别名挖耳草、一支箭、紫背草(云南思茅、红河),熊胆草(云南临沧),夜(野)行草(云南潞西),四天红、追天花根(广西隆林),土黄芩(贵州兴义)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管状花目Tubiflorae

唇形科Labiatae

黄芩亚科Scutellarioideae

黄芩属Scutellaria

黄芩亚属Subg.Scutellaria

异花黄芩组Sect.Heteranthesia

异色黄芩(原变种)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节上密生纤维状须根。茎上升或直立,连花序高5.5-38厘米,粗0.8-2毫米,四棱形,具槽,密被微柔毛,通常带红色,不分枝或间有花序分叉,近基部具叶且多少木质化,上部无叶。茎叶通常2-4对,罕有6-7对,密集于茎基部如基生叶状,或彼此远离,相隔1.6-3.5厘米,叶片坚纸质,椭圆形,卵圆形或宽椭圆形,长1.5-7.4厘米,宽1-4.8厘米,先端浑圆或钝,基部心形或浅心形,边缘具波状圆齿,上面绿色,密被极细的微柔毛间杂有短柔毛,下面绿色或常带紫色,有时灰绿色,被短柔毛,尤以脉上者为甚,侧脉4-5对,与中脉均上面略凹陷下面突出,在叶缘的内方网结,叶柄长0.5-2.2厘米,有时达4.8厘米,扁平,密被短柔毛;苞叶细小,草质,卵圆形至椭圆形,长0.7-2.5厘米,宽0.5-1.5厘米,先端钝,基部圆状截形,无柄或具短柄。花互生或少数在花序下部者对生,组成背腹向的总状花序或因花序分叉而多少呈圆锥状,花序长5-24厘米,花葶状;苞片小,狭卵圆形或卵圆形,长1.5-3毫米,宽约1毫米,全缘,被短柔毛;总梗长2.5-4厘米,与序轴均密被微柔毛;花梗长2.5-3毫米,通常带紫色,密被短柔毛。花萼长约2毫米,外被短柔毛及具腺短柔毛,内面无毛,盾片开张,半圆形,高0.5-0.8毫米,被短柔毛,果时增大,盾片高起且外卷,与萼几等长。花冠紫色,长0.9-1.2厘米;冠筒长0.7-1厘米,外面疏被短柔毛及具腺短柔毛,内面前方基部被微柔毛或短柔毛余部无毛,基部成膝曲状,由下向上渐渐增大,至喉部径达3毫米;冠檐二唇形,长约3毫米,外面疏被短柔毛及具腺短柔毛,内面被微柔毛或短柔毛,上唇盔状,先端微凹,下唇中裂片卵状圆形,两侧裂片卵圆形或长圆状卵圆形。雄蕊4,二强;花丝细长,扁平,中部以下被纤毛。花盘肥厚,倾斜,边缘具淡黄色泡状突起;子房柄不明显。花柱细长,无毛。子房具瘤。小坚果成熟时褐色或棕褐色,卵状椭圆形,长约1毫米,径不达1毫米,具瘤,腹面中央隆起,其上有一小果脐。花期6-11月,果实渐次成熟。

产地分布

产云南西部、南部及东南部,广西西部及贵州南部;生于海拔(20)-610-1800米间的山地林下、溪边或草坡上。印度,尼泊尔,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等地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

用途

民间用全草治感冒,高热,胃肠炎,咽喉肿痛,痈毒疔疮以及中耳炎(滴耳)。

地盆草(植物名实图考)结筋草(云南富民)

这一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在于,叶两面特别是下面沿脉上,与叶柄均被硬毛;花全然对生;花冠筒基部具明显的毛环。

产云南中部、西北部,四川西南部;生于向阳山坡草地上或路旁,海拔约2000米。模式标本采自昆明(?)。

云南民间用于治筋结。

声明:本文 异色黄芩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