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草
重点介绍微孔草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微孔草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微孔草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PhloxsubulataLinn.
别名:丛生福禄考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管状花目
科:花荵科
种:针叶天蓝绣球
属:天蓝绣球属
类型:草本类
微孔草基本信息
学名Microulasikkimensis(Clarke)Hemsl.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管状花目Tubiflorae
紫草科Boraginaceae
紫草亚科Subfam.Boraginoideae
齿缘草族Trib.Eritrichieae
微孔草属Microula
微孔草组Sect.Schistocaryum
微孔草系Ser.Myosotidiae
形态特征
茎高6-65厘米,直立或渐升,常自基部起有长或短的分枝,或不分枝,被刚毛,有时还混生稀疏糙伏毛。基生叶和茎下部叶具长柄,卵形、狭卵形至宽披针形,长4-12厘米,宽0.7-4.4厘米,顶端急尖、渐尖,稀钝,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中部以上叶渐变小,具短柄至无柄,狭卵形或宽披针形,基部渐狭,边缘全缘,两面有短伏毛,下面沿中脉有刚毛,上面还散生带基盘的刚毛。花序密集,直径0.5-1.5厘米,有时稍伸长,长约达2厘米,生茎顶端及无叶的分枝顶端,基部苞片叶状,其他苞片小,长0.5-2毫米;花梗短,密被短糙伏毛;花萼长约2毫米,果期长达3.5毫米,5裂近基部,裂片线形或狭三角形,外面疏被短柔毛和长糙毛,边缘密被短柔毛,内面有短伏毛;花冠蓝色或蓝紫色,檐部直径5-9(-11)毫米,无毛,裂片近圆形,筒部长2.5-3.8(-4)毫米,无毛,附属物低梯形或半月形,长约0.3毫米,无毛或有短毛。小坚果卵形,长2-2.5毫米,宽约1.8毫米,有小瘤状突起和短毛,背孔位于背面中上部,狭长圆形,长1-1.5毫米,着生面位腹面中央。5-9月开花。
产地分布
分布于陕西西南部,甘肃、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中甸以北)、西藏东部和南部。生海拔3000-4500米(在青海东部和甘肃一带海拔为2000-3000米,在陕西西南部低达1900米)山坡草地、灌丛下、林边、河边多石草地,田边或田中。锡金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微孔草耐寒,耐旱,喜强光照。生长于高寒草甸、林地、灌丛和次生植被中,常与1年生作物或1-2年生野生植物混合生长形成植物群落。这些群落与环境之间未达到平衡,处于不稳定状态,群落内部物种成分常发生变化。随原有种的消失,新物种的入侵,微孔草的数量逐步减少,有时从群落中消失。微孔草在植物群落中通常不是优势种,其优势度处在7%-15%。它作为次生演替初始阶段植被成员而占据有效空间,成为高山地区次生植被中的生态适宜种而生存。
主要价值
药用:微孔草是传统藏药,全草可治疗眼疾、痘疹等病。
经济:微孔草综合利用价值高,种子提油后的饼粕蛋白质含量高,可作动物饲料;茎秆可作牲畜饲料;花是优质蜜源,并有观赏价值。
声明:本文 微孔草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