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花谱 > 植物品种 > 透骨草

透骨草

编辑:花公子
发布时间:2022-06-20 10:37:19

重点介绍透骨草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透骨草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透骨草的属性介绍

类型:草本类

透骨草

基本信息

学名PhrymaleptostachyaL.subsp.asiatica(Hara)Kitamura

别名药曲草(河北),粘人裙、前草(福建),一扫光(湖南、贵州、云南),倒刺草(广西),蝇毒草(日本名)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管状花目Tubiflorae

透骨草科Phrymaceae

透骨草属Phryma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0-)30-80(-100)厘米。茎直立,4棱形,不分枝或于上部有带花序的分枝,分枝叉开,绿色或淡紫色,遍布倒生短柔毛或于茎上部有开展的短柔毛,少数近无毛。叶对生;叶片卵状长圆形、卵状披针形、卵状椭圆形至卵状三角形或宽卵形,草质,长(1-)3-11(-16)厘米,宽(1-)2-8厘米,先端渐尖、尾状急尖或急尖,稀近圆形,基部楔形、圆形或截形,中、下部叶基部常下延,边缘有(3-)5至多数钝锯齿、圆齿或圆齿状牙齿,两面散生但沿脉被较密的短柔毛;侧脉每侧4-6条;叶柄长0.5-4厘米,被短柔毛,有时上部叶柄极短或无柄。穗状花序生茎顶及侧枝顶端,被微柔毛或短柔毛;花序梗长3-20厘米;花序轴纤细,长(5-)10-30厘米;苞片钻形至线形,长1-2.5毫米;小苞片2,生于花梗基部,与苞片同形但较小,长0.5-2毫米。花通常多数,疏离,出自苞腋,在序轴上对生或于下部互生,具短梗,于蕾期直立,开放时斜展至平展,花后反折。花萼筒状,有5纵棱,外面常有微柔毛,内面无毛,萼齿直立;花期萼筒长2.5-3.2毫米;上方萼齿3,钻形,长1.2-2.3毫米,先端多少钩状,下方萼齿2,三角形,长约0.3毫米。花冠漏斗状筒形,长6.5-7.5毫米,蓝紫色、淡红色至白色,外面无毛,内面于筒部远轴面被短柔毛;筒部长4-4.5毫米,口部直径约1.5毫米,基部上方直径约0.7毫米;檐部2唇形,上唇直立,长1.3-2毫米,先端2浅裂,下唇平伸,长2.5-3毫米,3浅裂,中央裂片较大。雄蕊4,着生于冠筒内面基部上方2.5-3毫米处,无毛;花丝狭线形,长1.5-1.8毫米,远轴2枚较长;花药肾状圆形,长0.3-0.4毫米,宽约0.5毫米。雌蕊无毛;子房斜长圆状披针形,长1.9-2.2毫米;花柱细长,长3-3.5毫米;柱头2唇形,下唇较长,长圆形。瘦果狭椭圆形,包藏于棒状宿存花萼内,反折并贴近花序轴,萼筒长4.5-6毫米,上方3萼齿长1.2-2.3毫米。种子1,基生,种皮薄膜质,与果皮合生。花期6-10月,果期8-12月。

产地分布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南部)、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吉隆、波密)。生于海拔380-2800米阴湿山谷或林下。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韩国、日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越南北部、印度(卡西山)、尼泊尔、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北部也有分布。根据东亚标本描述,选模式未定。

主要价值

民间用全草入药,治感冒、跌打损伤,外用治毒疮、湿疹、疥疮。根及叶的鲜汁或水煎液对菜粉蝶、家蝇和三带喙库蚊的幼虫有强烈的毒性。根含透骨草素(phrymarolin)及透骨草醇乙酸酯(leptostachyolacetate),后者为杀虫成分。民间用全草煎水消灭蝇蛆和菜青虫。

本种提示

本种是北美透骨草的亚种。

本亚种与原亚种不同在于:花期上萼齿长仅为萼筒的一半至7/10,萼筒长2.5-3.2毫米,于果期长达4.5-6毫米;花冠上唇先端2浅裂。

声明:本文 透骨草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