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花谱 > 植物品种 > 金挖耳

金挖耳

编辑:花公子
发布时间:2022-09-16 12:37:42

重点介绍金挖耳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金挖耳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金挖耳基本信息别称除州鹤蝨(大观本草)学名CarpesiumdivaricatumSieb.etZucc.被子植物门Angiospe

金挖耳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Zinniaperuviana

别名:山菊花,疏花百日草,疏花百日菊,五色梅野菊花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亚纲:菊亚纲

目:菊目

科:菊科

种:多花百日菊

亚科:紫菀亚科

族:向日葵族

属:百日菊属

类型:草本类

金挖耳

基本信息

别称除州鹤蝨(大观本草)

学名CarpesiumdivaricatumSieb.etZucc.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桔梗目Campanulales

菊科Compositae

管状花亚科Carduoideae

旋覆花族Trib.Inuleae

旋覆花亚族Subtrib.Inulinae

天名精属Carpesium

膜苞组Sect.Abrotanoides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25-150厘米,被白色柔毛,初时较密,后渐稀疏,中部以上分枝,枝通常近平展。基叶于开花前凋萎,下部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12厘米,宽3-7厘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圆形或稍呈心形,有时呈阔楔形,边缘具粗大具胼胝尖的牙齿,上面深绿色,被具球状膨大基部的柔毛,老时脱落稀疏而留下膨大的基部,叶面稍粗糙,下面淡绿色,被白色短柔毛并杂以疏长柔毛,沿中肋较密;叶柄较叶片短或近等长,与叶片连接处有狭翅,下部无翅;中部叶长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柄较短,无翅,上部叶渐变小,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两端渐狭,几无柄。头状花序单生茎端及枝端;苞叶3-5枚,披针形至椭圆形,其中2枚较大,较总苞长2-5倍,密被柔毛和腺点。总苞卵状球形,基部宽,上部稍收缩,长5-6毫米,直径6-10毫米,苞片4层,覆瓦状排列,外层短(向内逐层增长),广卵形,干膜质或先端稍带草质,背面被柔毛,中层狭长椭圆形,干膜质,先端钝,内层条形。雌花狭筒状,长1.5-2毫米,冠檐4-5齿裂,两性花筒状,长3-3.5毫米,向上稍宽,冠檐5齿裂,筒部在放大镜下可见极少数柔毛。瘦果长3-3.5毫米。

产地分布

产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和东北各省区。生于路旁及山坡灌丛中。日本、朝鲜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药用价值

民间药用,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牙痛、蛔虫腹痛、急性肠炎、痢疾、尿道感染、淋巴结结核;外用治疮疖肿毒、乳腺炎、带状疱疹、毒蛇咬伤。它的果实就是宋本草中记载的除州鹤蝨。

声明:本文 金挖耳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