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鼠麴草
重点介绍拉萨鼠麴草品种,让您了解更多有关拉萨鼠麴草的生长特性及分布范围。
拉萨鼠麴草的属性介绍
拉丁名:ZanoniaindicaLinn.
别名:山菊花,疏花百日草,疏花百日菊,五色梅野菊花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亚纲:菊亚纲
目:菊目
科:葫芦科
种:翅子瓜
亚科:紫菀亚科
族:向日葵族
属:翅子瓜属
类型:草本类
基本信息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合瓣花亚纲Sympetalae
桔梗目Campanulales
菊科Compositae
管状花亚科Carduoideae
旋覆花族Trib.Inuleae
鼠麴草亚族Subtrib.Gnaphalinae
鼠麴草属Gnaphalium
美苞组Sect.Calolepis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上升,稍弯,高14-16厘米,基部径1-1.2毫米,丛生,基部通常木质,中部和中上部有分枝,具细沟纹,分枝密被紧贴的蛛丝状棉毛,主茎基部多少脱毛,节间长5-10毫米。基生叶近于花期萎谢,比中部叶小,线形,长10-12毫米,宽约1.5毫米;中部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18毫米,宽2-3毫米,基部扩大而抱茎,顶端具短尖头,边缘狭反卷,上面绿色,被疏蛛丝状毛,下面被白色密棉毛,有1两面稍显著的中脉;上部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0-15毫米,宽3-5毫米,基部极扩大,顶端钝或有极细的短刺尖,两面被白色密棉毛。头状花序多数,径4-5毫米,具梗,在茎枝顶端排列成复伞房花序,花黄色;总苞钟形,径约4-5毫米;总苞片4-5层,有光泽,干时污白色而带淡黄色,外层卵形,长2-2.5毫米,顶端略钝,基部增厚呈红褐色,背面被白色棉毛,中层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3-4毫米,顶端浑圆或有时具齿刻,下部增厚呈红褐色,基部略被白色棉毛,最内层倒卵状长圆形,长4.5-5毫米,中部以下极狭,顶端钝、浑圆或有时具齿刻,中部增厚呈红褐色,背面无毛或近无毛;花托微凸,无毛。外围的雌花多数,花冠丝状,长2.5-3毫米,上部扩大,檐部通常4齿裂,有时3或5裂,裂片不整齐,顶端被棒状毛,花柱分枝略扁,顶端钝,盘花冠檐5齿裂。瘦果长圆形或略带椭圆形,长约1毫米,被乳头状突起。冠毛粗糙,污白色,易脱落,长约3.5毫米。花期8-11月。
产地分布
产西藏拉萨附近。生于山坡上。模式标本采自西藏拉萨。
本种提示
本种总苞片干时污白而带有淡黄色,略似香青属Anaphalis,但头状花序全部小花均能结实。边花较纤细,花冠顶端通常不整齐4齿裂,有时3齿裂或5齿裂者(盘花花冠5齿裂)。仅存的锺补求(1952年11月10日采自西藏拉萨北山)的5592号标本可能是雌株。无疑,该标本属于Kitamura的Gnaphalisflavescens。新种记载未指明盘花是否为两性花,有待今后研究。
声明:本文 拉萨鼠麴草 由花友整理而来,如在内容上有不妥之处,可联系我们进行修改,若此内容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联系QQ:58589584立即删除。